達真堪佈:為什麼世間人把苦當成樂,假當成真?
“於諸惑業及魔境”:“惑”指煩惱;“魔”,比如天魔、煩惱魔、色蘊魔和死魔等四魔。
“世間道中得解脫”:出傢、獲得解脫都離不開世間。“世間道”指六道輪回,也指世間八法。無論在六道裡,還是在世間八法中,可以當下解脫。解脫不是要離開六道,成就也不是要離開世間八法。雖然在六道裡,但不屬於六道;雖然在世間八法中,但是不被世間八法束縛、控制。這就是大乘的特點,它和小乘不一樣。其實,對一個大乘行者來說,世間八法是修煉的一種方便,也是度化眾生的一種方便。隻要自己的相續沒有被世間八法染污,沒有受到世間八法的影響,沒有因為世間八法而生煩惱,沒有因為世間八法而造業,就可以瞭。
普通凡夫會被世間八法染污,因為他們總是想追求快樂,逃避痛苦,患得患失,所以非常煩惱。自己去追求快樂,得不到快樂時,就會痛苦;自己想逃避痛苦,卻逃避不瞭,反而更痛苦;追求贊嘆,需求贊嘆,不願意接受誹謗,於是就患得患失。這些就是受世間八法的影響瞭。心裡沒有放下世間八法,總是被世間八法束縛,相續受到瞭染污。如果起煩惱瞭,患得患失,生起貪心、嗔恨心、嫉妒和傲慢心等這些非理作意,就是相續被染污瞭。因為沒有放下,沒有看破,所以不得自在,不得快樂。什麼叫看破?稱譏、毀譽、苦樂、利衰等世間八法都是空性的、無常的,都是在時時變化,在剎那剎那中生滅,沒有恒常的,沒有不變的。
我經常給大傢講,我們不是要逃避,而是要勇敢地面對。一切都是無常的,都是在剎那中生滅,隨時在遷變。諸法的實相就是如此。心裡明白,有所準備,這樣自然就沒有恐懼瞭,自然就勇敢瞭。痛苦來瞭,你也不會太在意而隨之痛苦,因為它也會變。快樂來瞭,你也同樣不會得意忘形。有快樂就有痛苦,有痛苦就有快樂,這就是諸法的實相。你有準備,快樂來瞭,就準備迎接痛苦;痛苦來瞭,就準備迎接快樂。
“若是這樣,仍然是一會兒快樂、一會兒痛苦啊,與此前有什麼區別?”不一樣。你知道一切事都在變。雖然境在變,但是心不變;雖然境在動,但是心不動。心不變瞭,不動瞭,這叫解脫。這樣才有恒常的快樂,之前是不會有的。隻要是變化的,就是痛苦的。因為佛講過三大根本苦—:變苦、行苦、苦苦。為什麼說六道輪回隻有痛苦,沒有安樂呢?因為都是變化的。你心態不變,心態不動,這叫解脫,這時才會感覺到真正的快樂,才會享受到真正的快樂,之前沒有快樂。
所謂“三分痛苦、七分快樂”,這是世間的概念,世間人是這樣認為的。這“七分快樂”是相對的快樂,在佛法裡它也是一種痛苦。為什麼世間人把苦當成樂,假當成真?因為凡夫顛倒。若是從佛法的角度上講,按諸法的實相和真理來分析,這“七分快樂”也是痛苦的。世間隻有痛苦,沒有安樂,因為世間是變化的。
順境也會動,逆境也會變,心不動、不變就行。雖然生瞭滅瞭,來瞭去瞭,好瞭壞瞭,但心都瞭瞭分明,如如不動。心沒有跟著境動,沒有跟著境變,就可以瞭。境的變化是很正常的,境的動搖是很正常的。若是你明白瞭,有準備瞭,心就不會動瞭,對一切境相都能很淡定地看待。他的感情有動搖瞭,很正常;他的態度有變化瞭,很正常。什麼叫動心?一變一動,就覺得“天塌瞭、地陷瞭,完瞭”。天沒有塌,地也沒有陷,是心塌瞭,心陷瞭,這叫動心。一會兒高興,一會兒又傷心;一會兒覺得快樂,一會兒又覺得痛苦,這叫動心。如果心不動,心裡有準備,那一切都很正常。快樂來瞭,沒有特別的高興;痛苦來瞭,也沒有特別的害怕,特別的煩惱。主要是不受世間八法的影響,自己的相續沒有因此而染污,就OK瞭。
-
2
-
6
-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