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發頭條歡迎您
發發頭條>佛教>宣化上人:這個欲界,我們人誰能超出去瞭?

宣化上人:這個欲界,我們人誰能超出去瞭?

時間:2019-06-05 11:47:12 來源:網絡投稿   編輯:佛教

宣化上人慈悲開示:

涉路而去。當願眾生。

履凈法界。心無障礙。

“涉路而去”:涉路也就是行路,在路上跋涉。這個路也就是我們修道,我們行路也就是修道,修道就是行路。行路,你要是半途而廢,中道自畫,你就不會到達你的目的地,不會直達寶所。那麼你要是忍苦耐勞,披荊斬棘向前勇猛精進,涉路而去,不怕苦地來修行。

“當願眾生,履凈法界”:履就是走路、步履,走到這個路上。走到什麼路上呢?走到這個凈法界上。凈法界就是我們所修的一切佛法,這叫凈法界。“心無障礙”:修行的時候,心裡不生退心,不生矛盾心,不生在半路不向前去走的心,也不生向後退的心,這是心無障礙。

見升高路。當願眾生。

永出三界。心無怯弱。

“見升高路”:走路遇到高的路,向高瞭走的時候,這又發願,“當願眾生,永出三界”:永遠超出這個欲界、色界、無色界。

你看!這個欲界,我們人誰能超出去瞭?修行若超出欲界,就沒有淫欲心瞭;超出色界,就不著色相瞭;超出無色界,那更是如如不動瞭,那時候是超出三界外,永出三界。

“心無怯弱”:可是修行出三界這個法,很不容易的,很困難的!這個也不許可,那樣也不行。吃肉也不方便,喝酒也不方便,抽煙更是不如法,也不能去種種的娛樂--不歌舞倡伎及故往觀聽,這些個種種的娛樂都不可以做瞭,也不可以打麻將瞭,也不可以去賭牌瞭。你看!一賭牌,人傢說:“喔!你知道嗎?他是個信佛的,還是在那兒一天到晚做個賭徒,佛徒變瞭賭徒瞭,佛徒變瞭酒徒瞭,佛徒變瞭色徒瞭,佛徒變瞭棍徒瞭,在那兒舞神棍呢!在那兒盡騙人呢!”就被人在背後這麼講。人傢這麼一說,就膽怯瞭,就害怕瞭:“哎唷!我沒信佛之前,我什麼也不怕;信佛之後,麻煩可就多囉!這樣也不行,那樣也不行。”你看!這就生瞭怯弱瞭,向後轉瞭。

這個向上就好像所謂“為善如登百尺竿”,我們給它改成“修行如登百尺竿,下來容易上去難”,下來就很容易的,上去就很困難的,我們要在這個百尺竿頭重進步,十方世界才能現全身呢!

見趣下路。當願眾生。

其心謙下。長佛善根。

“見趣下路”:見走這個下坡的時候,“當願眾生,其心謙下”:這個心要謙下,要客氣一點,不要那麼貢高我慢,唯我獨尊,天上天下,天下天上,都是隻有我,沒有你,向人很驕傲的,很不客氣的,這就是不對瞭,要謙下。

“長佛善根”:這個字讀長(音掌),不是長(音常)瞭。長佛善根,生長出來佛的善根。佛的善根,就沒有驕傲,沒有貢高我慢瞭,都是和一切眾生合而為一,和一切眾生都看成是一個,是一體。

見斜曲路。當願眾生。

舍不正道。永除惡見。

“見斜曲路”:走路有的時候遇著彎彎曲曲的,又很不正當的路。斜,斜坡;曲,很多彎曲的。

“當願眾生”這時候也要發願,發願願一切眾生。“舍不正道”:舍不正當的道,就是舍這個邪道。“永除惡見”:永遠把自己的惡見除去它。惡見,好像嫉妒、障礙、貪瞋癡、邪知邪見,這都屬於惡見。這種惡見就是害人的,凡是你對人傢不利,有妨礙其他人修道的,這都叫惡見,要把這個惡見拔除瞭它。

若見直路。當願眾生。

其心正直。無諂無誑。

“若見直路”:若走到其直如矢這個路,好像一個箭似的那麼直。

“當願眾生,其心正直”:要成直心,所謂“直心是道場”,處處都用這個直心。直心,在下邊再加兩點,就是個真心。用真心、直心,不要用那個彎曲心,不要用那個假心。“無諂無誑”:諂就是諂媚。諂媚,俗話就叫拍馬屁,又叫溜虛。也可以說是雪中送炭,哦!不是雪中送炭,是錦上添花,那麼和雪中送炭正是相反。就是人傢越好,他越到那兒去逢迎、諂媚,所謂“諂富驕貧”。諂富,見著這個有錢的人,就叫大爺爺、大奶奶啊、某某先生、某某老爺啊,這麼叫個不停。驕貧,等見著貧窮的人,他眼睛看都不看,很驕傲的,這叫“諂富驕貧”。

諂媚,又叫脅肩諂笑,“脅肩諂笑,病於夏畦”。脅肩,就是見著人,就表示和人傢是老朋友,拍拍肩膀,說:“你啊!我真想你啊!很想見你,今天真見你瞭,一見你我高興得不得瞭!”說這種一點價值也沒有的話,這就是諂媚。諂笑,就是本來沒有笑,他故意擠出來笑,在這個面上擠出一臉笑,笑得很不自然、很難看的,所以這叫諂。諂媚就是狐媚,就是對人很捧盛的,所以我常常罵果寧,我不準他那麼去諂媚,總想要討好人,也就是這個。無論你哪一個出傢,你不可以有這種諂媚的習氣,你一有諂媚習氣,那就快點還俗,比做出傢人好得多。所以不要諂媚;無誑,也不要驕傲,說:“我是出傢人,我應該很貢高我慢的。”那也不對的。誑就是狂妄自大。

見路多塵。當願眾生。

遠離塵坌。獲清凈法。

“見路多塵”:看見那個路上多塵,很多塵土。像美國這個路很多是柏油路,用tar來造這個路就沒有那麼多塵,普通的路很多塵土的。這時候又發願瞭,“當願眾生,遠離塵坌”:遠離這個紅塵世界。這個塵坌就是在這個世界上,這麼胡胡鬧鬧的,總是這麼情情愛愛的、爭爭吵吵的、煩煩惱惱的,在這裡頭來轉,來攪鬧。願意一切眾生都離開這種的煩惱,離開這種塵坌的染污法。“獲清凈法”:得到清凈沒有染污這種的法,這種的快樂。

見路無塵。當願眾生。

常行大悲。其心潤澤。

前邊所說的那條路上是有塵,有塵就是這個路上不太幹凈,有一些個樹葉子,或者垃圾在那兒,很多的塵垢遮蓋這個路。也就是人很多煩惱、無明、習氣在那兒遮障著你的菩提道路。現在是“見路無塵”:這時候又該發願瞭,“當願眾生,常行大悲”:時時刻刻都行持這個大悲心,愛人如己,能“其心潤澤”:這心裡很慈悲的、很潤澤的、很溫暖的。

若見險道。當願眾生。

住正法界。離諸罪難。

“若見險道”:若見著這個世界上有危險的道路,很危險的,一走到這條道路上,就會墮落地獄、餓鬼、畜生,這謂之危險的道路。這時候又發願,說“當願眾生,住正法界”:住持這個正法的法界裡邊。“離諸罪難”:離一切犯罪的這種因緣。

若見眾會。當願眾生。

說甚深法。一切和合。

“若見眾會”:假設見著講經法會,或者是無遮大會,或者種種的會,種種的聚會之處,這時候又“當願眾生,說甚深法”:能演說這個甚深的法要。“一切和合”:對一切都和合而不相擾,而不相害,所謂“道並行而不相背。”那麼相安共處,彼此互相利益,互相和合,所以說一切和合。一切和合,就是沒有爭、沒有貪、沒有自私、沒有自利,這一切的毛病都沒有瞭,這叫和合。

恭錄自《大方廣佛華嚴經》凈行品淺釋

 

閱讀全文
熱點文章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