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達吉堪佈:從法王如意寶的一個夢境談放生!
今天再談一談“放生”。放生對每個佛教徒而言都比較熟悉,多年以來,許多中心、寺院以及個人,都通過不同方式參與過這一善舉。那為什麼要再次講呢?因為我最近發現菩提學會為主的各地放生比較多,但裡面有很多不太如法的現象,故想給大傢提一些希望。既然放生具有無上功德,就該如理如法地去行持,否則可能會造成不良後果。因此,今天利用這個時間,跟大傢簡單交流一下放生的有關知識。
對我來講,放生是一生中最歡喜、最有意樂去做的事情。每次隻要一放生,想到能挽救大量眾生的生命,無論是自己身體上、精神上、生活上有什麼困難,都會盡量地克服,任何饑餓寒冷都不足掛齒。
法王呈白瞭心中的疑問,托嘎如意寶以和藹的語氣說:“你們此次修法極為殊勝,不管能否使魔眾解脫,凡是念誦降伏儀軌,以等持、咒語、手印、清凈發心等印持進行降伏,功德都是不可思議,對眾生有很大的利益,真正是作瞭一次大放生。”隨後,根本上師又講述瞭放生的種種功德。
法王知道放生能令上師歡喜,因而很高興,就跟上師說:“我前年從新加坡回來後,至少已在漢地放瞭一億個生命。”
托嘎如意寶聽後雙手合掌,連連贊嘆:“善男子、善男子,你真正是末法時代的如意寶,你真正是末法時代的紅太陽!”如此說瞭三遍。又以金剛歌的方式賜予四句教言:“深寂離戲光明無為法,證悟猶如甘露法性義,隨順所化善巧方便行,願得度化無邊眾生力。”
之後,托嘎如意寶賜給法王一尊大威德像,並將法王喚至近前,給予碰頭加持。法王悲喜交集,正如根本上師在圓寂前一天,也曾給他碰頭加持的感覺一樣。夢就在這個時候醒瞭,表上的時針正好指到凌晨5點鐘。清晨,法王在房中發現瞭從未有過的一尊大威德像,隻是夢境中的雙身像變成瞭單身像,一面二臂成瞭三面六臂,顏色也已不同。
以此為緣,法王開示:在末法時代,放生是諸善事中能令諸佛菩薩、根本上師歡喜的唯一因,並勸請漢地各金剛法會、寺院、居士林等佛教團體,及出傢、在傢等各位信士,廣行放生。從此,在法王的大力倡導下,全國各地開展瞭轟轟烈烈的放生活動,成果喜人。包括我們學院的大堪佈、大活佛,也紛紛前往漢地或藏地各地放生。哪怕是學院一個普通僧人或居士,到瞭城市裡,也在力所能及的范圍內,投入到救護生命的行列中去……
在五濁橫流的當今時代,上師如意寶有如此威力和感召力,真是非常不可思議。從那個時候起,我就在內心中默默發願:有生之年,哪怕能救護一條生命,自己也要全力以赴。為瞭勉勵自他共襄善舉,1997年6月我撰寫瞭《放生功德甘露妙雨》一文,圍繞著“殺生報應”、“聖者亦受殺生之報”、“懺悔殺業”、“大悲為要”、“肉食與素食”、“放生得利無邊”、“放生能得解脫往生”等角度,闡述瞭戒殺放生的利益和功德。同時,還寫瞭《最可貴的是什麼?》、《勸友放生書》等文章,並編集瞭適用於放生的念誦儀軌。雖然我沒有太大的能力,但在小范圍中多多少少會起點作用,極少數眾生通過這些書和方法,或許會有一些幫助。
放生之重要性
在座的許多道友,一直對放生極有興趣;許多上師前往漢地時,也把放生當作首要大事來抓,這是特別值得隨喜的。不過,後來的有些出傢人、居士,可能不太清楚放生的功德、此舉對今生來世的重要性,因而今天有必要作個簡單介紹。
放生為什麼非常重要呢?因為在這個世間上,無論是人還是動物,都無比愛惜自己的生命,眾生的生命都是平等的。然而現在這樣的理念比較少,人與人之間可以有平等觀,尤其是當今21世紀,隻要是人,都有生存權、言論權,這是全球的一種共識。但人類最缺乏的是什麼?就是動物也有生存權的理念,不知道動物也貪生怕死,隻不過它們不會說話而已。
我們作為佛教徒,日常生活中經常要舉行一些慶祝活動,如逢年過節、結婚生子、開業剪彩等,此時若能行持放生,則是最好不過的。很多居士常問:“我傢今年某某人結婚,請上師加持,您說到時最重要的事是什麼?”我往往回答:“是放生。如果能放生,以此殊勝因緣,將來必定傢庭和合、幸福美滿;反之,倘若為瞭慶祝而殺害無量眾生,餐桌上擺滿瞭鮮活的生命,以此所造的彌天大罪,未來勢必不會有好結果。”
在古代,藏地每傢一年最多殺一兩頭犛牛,即便是這樣,許多人也特別害怕因果,拼命地念經懺悔。而現在的城市裡,人們吃吃喝喝的全都與眾生的生命息息相關,特別可怕!因此,我們作為佛教徒,除瞭放生以外,飲食還要以素食為主。退一步說,即使實在不能吃素,至少也要做到不點活物,盡量過一種簡單的生活。
這個世間上,最寶貴的莫過於生命,若為自己一時的口腹之欲而殺生,則是最殘忍的事情。蓮池大師也說:“世間至重者生命,天下最慘者殺傷。”又雲:“放生非獨佛教,儒中君子無不奉行。”戒殺放生這一理念,不單單是佛教奉行,儒教為主的很多宗教也極力提倡。當然,我們以前也分析過,他們主要是維護人類的生命,范圍並未擴展至一切眾生。所以,大傢要清楚佛教慈悲觀的廣大性和殊勝性,在此基礎上,應對所有眾生平等相待、平等維護,這樣到瞭一定時候,哪怕看見一個小含生受到生命威脅,自己也會盡心盡力去幫助它、救護它。
當今世界,一些弱勢群體受到打擊,政府會想方設法施以援手,而我們身邊千千萬萬的動物每天遭到殘殺,許多所謂的慈悲人士卻不聞不問、不理不睬。所以有時候看來,人類的行為真的有點可怕。為什麼現在今天出現傳染病,明天出現地震,後天出現雪災,各種天災人禍此起彼伏?其實也跟人類的肆意殺生有關。假如這種血腥行為繼續蔓延,勢必會激起天怒人怨,大自然對人類將進行報復,從而使人類的生存空間越來越狹窄。
但遺憾的是,現在大城市裡的很多人,根本沒有慈悲觀,為瞭維護自己的利益,殺害無數眾生也面不改色,覺得理所當然。為改變這種惡劣的現象,我們一定要提倡放生,即使沒有太大能力,每年放生一兩次也可以。
志公禪師講過:“放生功德,不可限量。”並引用佛經的教證,廣泛說明瞭其中義理。寒山亦雲:“一念慈悲,救一物命,是一念觀世音也。日日放生則慈悲日日增長,久久不息則念念流入觀世音大慈悲海矣。”可見,放生之舉非小善所能相比。
現如今,在漢地很多大菩薩的支持下,放生具足各方面的順緣和方便,因此,希望學會為主的十方信眾,也能積極投身於這一善行。試想,假如你是屠夫刀下的一頭牛,馬上面臨著被宰殺的命運,此時有人把你從刀下救出,重新放回大自然中,你心中會作何感想?或者,你是一個被判死刑的囚犯,在執行槍決的當下,有人想方設法把你救走,你心情會如何歡快?對他又是如何感恩?相信答案不言而喻。
有時候我去放生時,看到魚兒、泥鰍自由自在地遊在水中,小鳥迫不及待地沖向藍天,心情真的極其舒暢。雖然我的身體不能飛,但是心似乎也跟著小鳥在空中快樂翱翔,那種感覺非常美妙。所以,放生是一件很快樂的事。以後因緣具足時,希望大傢辦一些大型放生,時間也盡量長一點。但若實在沒有這個條件,買一條生命放也可以。
我以前有個熟悉的學生,他讀初中、高中、大學時,每次一有零花錢,就到市場買些魚放生,這種行為堅持瞭好多年,也感動瞭很多老師和同學。由於他的善心善行,周圍的因緣非常殊勝,去年考到美國去瞭。前不久聽說,他在那邊讀書時,在基督教等其他宗教的群體中,仍盡量地作放生。
其實,有時候不一定你非要是個高僧大德,有特別大的能力,隻要相續中有一顆善心,隨時都可以發揮應有的作用。就像一盞小小的燈,盡管不如大燈那樣光芒萬丈,但也有驅除黑暗的一分能力。因此,不管你是什麼樣的人,都應該對放生加以重視。
我經常想,世間上除瞭生命以外,再沒有比這更珍貴的瞭。有些人說佛法最珍貴,雖從意義上講的確如此,可是作為凡夫人,到瞭緊要關頭時,也許選擇的還是自己的生命。因此,每個人都要尊重生命、關愛生命,動物也有它生存的權力,我們哪怕能幫助一個眾生,也應該竭盡全力、傾盡所有。
在座的四眾道友,多年來對放生、慈善等,不遺餘力地支持幫助,對此我表示由衷的感謝。我們共同做善事,目的就是想讓眾生得利,並不是一味地為瞭自己健康。當然,放生的功德不可思議,今生可令壽命延長、身體強健、事業成功、傢庭平安,來世能清凈罪障、往生凈土、現見如來等,這也是不爭的事實,但我們註重的不僅僅是這些,而是眾生的生命。
眾生的生命高於一切,若能保護它免於被殺,果報確實極為超勝;反之,假如故意去殺害一個眾生,這種罪業也不容易清凈。有時候我生病時,好多人勸我去看病,我總是想:“這是不是前世的殺業所致?若是如此,即生做一點簡單的善事肯定不行。我把別人殺瞭,就該用我的命來賠償,若隻是給他幾塊錢、做個小小的善事,就想化解這一切,不要說他本人,連他的親屬恐怕也不會答應。”因此,大傢一定要發願:生生世世切莫轉生為殺生者。
其實,我們出瞭傢以後,即使修行各方面很差勁,但起碼不會造下殺生的惡業。不然,倘若自己沒出傢,在社會上與各界人士交往時,殺生必然在所難免,就算不是你親自去殺,間接為你而殺的也有無量無邊,這些罪業註定都會落到你的頭上,故對此務必要註意!
(二)要讓所放的眾生喝到甘露。甘露丸一定要來源清凈,若是破誓言者、密乘戒不清凈者手中傳來的,不但沒有加持,反因晦氣而對眾生有極大損害,所以最好是高僧大德賜予的觀音丸、解脫丸、放生丸等。將這些甘露丸泡在水中,如果是魚類,則倒在桶裡;如果是鳥類,則灑在它們身上,或想辦法讓它們喝到。密續中經常有見解脫、觸解脫、嘗解脫,這即是所謂的“嘗解脫”——品嘗之後得解脫。我以前每次放犛牛時,有些犛牛特別厲害、很難接近,但也要想盡辦法、花很長時間逮住它,張開它的嘴,把甘露倒進去,這樣品嘗後才能得解脫。
(三)要在所放眾生的耳邊念經。所念的內容,最好是《放生功德文》中藥師七佛、八大菩薩的名號,緣起咒,及《普賢行願品》等。現在很多放生儀軌,雖不敢說完全不如法,但有些是為宣揚個人而造,對眾生有沒有大利益很難說。所以,希望菩提學會的道友們,以集體性、組織性放生時,一定要念我們的儀軌。並不是說我的如法、別人的就不如法,不是這個意思。我曾對比過很多儀軌,假如別的儀軌可以,我也沒必要再編集,但通過詳細觀察,為瞭對所放的眾生負責,我們才融合顯密的放生精要,匯集瞭這一套完整的儀軌。
(四)動作要輕柔。有些居士放生時,把魚在空中隨便亂扔,一點悲心也沒有,這樣肯定不行。按照《俱舍論釋》的觀點,若讓眾生內心產生極大恐慌,來世自己會變成精神癲狂者或瘋子。所以,這些方面應該註意。
(五)發心要清凈。大傢放生時要像放生,不要隻是過個形式,要麼以放生為借口化緣,要麼找這樣那樣的人,這都沒有必要。當然,放生時每個人的發心不同,有些是為瞭健康無病,有些是為瞭漂亮,有些純粹是出於好奇。原來四川有些人說要去放生,我問他們為什麼去,回答是:“聽說龍泉湖很好玩,回來時可在農傢樂那邊休息,特別舒服!”以這種心態放生,沒有什麼意義。應該發起利益眾生的大悲心,一心一意想幫助眾生,如此參與放生、念諸佛菩薩名號,才有真正的實義。
(六)放生最好是親力親為。有些人認為:“我捐點錢放生就可以,不一定要親自去。”這是一種懶惰的借口。實際上你若親自去放,和大傢一起共誦儀軌,親手把眾生放回大自然,功德肯定比你捐錢隨喜要大得多。隨喜雖說也有功德,但按照《俱舍論》和《毗奈耶經》的觀點,親自去做的善根更殊勝。因此,各方面因緣具足時,放生最好是親自去。
(七)放生時要註意環保。有些人放生從不考慮對周圍的影響,比如把毒蛇放在人煙密集的地方,讓當地人苦不堪言,而且引起很多麻煩。因為現在不像古代,人煙稀少之處幾乎沒有,所以很多情況都要考慮。曾有一則新聞報道,有一群放生的人,在農村放瞭千餘條蛇,每到中午、晚上,蛇就會往村民傢裡爬,許多雞被咬死瞭,人們晚上睡都不敢睡,甚至有的老太太被嚇哭瞭。當然,有人說毒蛇不能放,因為它是害人的。這種說法也不對,畢竟它是一條生命,隻不過以嗔心而轉生,故也值得我們維護。
(八)放生應選擇地點,觀察所放眾生在什麼環境中可以存活。譬如,水生動物有很多種,有些是淡水裡的,有些是海水裡的,如果你一看見是魚,就隨隨便便倒到海裡,也許它不能在那裡生存,一下子都死掉瞭,統統漂在水面上,對環境也是一種污染。所以,在放生之前,首先要打聽好這些動物適合什麼環境,買的時候也一定要註意。
(九)不定期放生。很多人常在四月初八、六月初四等佛教紀念日,或每個月的初八、十五、三十號放生,這樣的話,很容易被魚販子等人抓住規律。聽說以前拉薩那一帶,每個月的十五號、三十號,街上就會出現很多要被殺的動物,而且那一天的價錢特別高。雖然按理來講,佛陀的誕生日、成道日做善事功德很大,但如果牽涉到眾生的生命,我們也不一定非要如此,否則,有些商傢可能會趁機提價,特意去抓很多眾生。
(十)遣除幾種常見的誤區:
1、有些人認為:“救出正在屠刀下的眾生,這才叫真正的放生,故應該去市場上買動物。”這種想法雖然好,但在價錢上,肯定差別很大。如果你去批發市場,一斤泥鰍可能要15塊錢(以前我們剛開始放生時,泥鰍是一斤3塊錢左右),而若在市場上買,則要二十幾塊錢。雖說市場上的動物很可憐,你花高價也願意,但那些魚老板很壞,他把這一盆賣完後,又到批發市場去再拿一盆,回來繼續宰殺。這樣一來,我們的錢在中間就被浪費瞭,救不到很多眾生的生命。
2、有些人放生沒有經驗,買時雖然過瞭秤,但送到放生地點的時候,根本不過秤。如此一來,有些市場老板特別狡猾,中途把魚卸掉一部分又帶回去,然後再把剩下的運去放生。結果到瞭那裡時,如果真要過秤,可能連一半都沒有。所以,沒有經驗的人,剛開始會遇到很多問題。假如你是長期放生,對這些更要註意;即便不是長期放生,跟市場上的人打交道,也要用智慧進行觀察,看放生的結果怎麼樣?整個過程中如何監督一些環節?不然的話,很多錢不知不覺就白白浪費掉瞭。
3、有些人認為:“放生錢不能直接給魚老板,否則他有瞭錢之後,還會再買動物殺生。”這種說法不成立。因為那些魚、泥鰍本來就是錢,即使魚老板不賣給你,還可以賣給其他人,因此,過於計較這些可能沒有必要。
4、如今藏地有些人說:“殺犛牛是應該的,以此可刺激經濟發展,提高牧區的生活水平。”這種說法不合理。發展生產力不一定非要殺生,還可以有很多其他途徑,如學知識、辦工廠、制造工藝品等。殺生是造惡業的行為,即使能賺到錢,也是很卑鄙的一種產業。然而,現在很多人既不懂慈悲的理念,也不懂放生對大自然的和諧作用,一味地鼓吹“殺生致富論”,這是相當可悲的。
總之,現在有些人放生,從頭到尾不太如法,急急忙忙把錢花光瞭,結果卻沒救到很多眾生。即使救瞭一部分,也沒有令其與解脫法結上善緣。因此,大傢以後放生時,一定要註意這些問題。
現在有些道場和學會,兩三年中一次放生也沒有,這不太好。我到外面去的時候,像上海、汕頭等地,有些居士是天天放生,真的很瞭不起;也有些居士是每個星期都放生,或每個月都放生。這一點,我們不一定能做得到,但即便沒有這種能力,每年放生一兩次也應該沒問題。前段時間我寫瞭一封信,要求學會一年要放幾次生,但真正能依教奉行的,恐怕沒有。其實別的事情,我不需要你們依教奉行,但利益眾生、弘揚佛法方面,倘若我提的建議有價值、有意義,希望大傢還是要斟酌,盡量記在自己心裡,這樣對自他都有利!
-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