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發頭條歡迎您
發發頭條>佛教>宣化上人:隻要你明白、會用,修行也就在這個地方

宣化上人:隻要你明白、會用,修行也就在這個地方

時間:2019-06-10 11:54:34 來源:網絡投稿   編輯:佛教

清清凈凈、不貪不染,

這就是智慧。

宣化上人慈悲開示:

你能勤修戒定慧,貪瞋癡自然就息滅瞭;你若貪瞋癡不息滅,戒定慧也不能勤修。有貪心的人就好逸惡勞;你有瞋心,就好發脾氣、好瞋恚;你有癡心,就盡打妄想。想這個不成功,又想那個;想那個也不成功,又想另一個。所謂“夜晚千條路,早起賣豆腐”,躺到床上,有一千條路可跑的;可是明早起來,還是要去賣豆腐。這就是癡心妄想!

你若不息滅這貪瞋癡,戒定慧就不能現前。戒,第一就是戒貪;就是不要貪得無厭、不要好逸惡勞。所以“戒”就是對治“貪”的定。你若有定瞭,所謂“你有千條妙計,我有一定之規”,無論你用什麼方法、Goodideasyouhave,IhaveSamadhi!(我有定力),也都搖不動我,想給我麻煩也沒有法子,因為我有定力。所以“定”就是對治“瞋”的;你就是脾氣發得再大,我也不管。

“慧”就是對治“愚癡”的,你有瞭智慧,那愚癡就變瞭智慧瞭;你若有瞭愚癡,智慧也就變成愚癡瞭。它們兩個是一個的,就是一反一正;這個樣子是智慧,那樣就是愚癡瞭,一面陰、一面陽。你要是攀緣,這就是愚癡;你要是不攀緣,這就是智慧。你醉生夢死、顛顛倒倒,這就是愚癡;你清清凈凈、不貪不染,這就是智慧。

你一時清凈,你一時就在靈山;你時時清凈,時時都在靈山。靈山,就是釋迦牟尼佛說法的道場;說法道場是靈山,就是比喻你心裡清凈。

所以說:“一時清凈,一時靈山;時時清凈,時時靈山。”都在靈山法會上,不要向外去找,都在自己這裡,隻要你明白、會用。所以,修行也就在這個地方!

恭錄自《妙法蓮華經》安樂行品淺釋

 

閱讀全文
熱點文章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