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發頭條歡迎您
發發頭條>佛教>達真堪佈:把法融入自相續才能成為法的主人

達真堪佈:把法融入自相續才能成為法的主人

時間:2019-06-10 14:34:10 來源:網絡投稿   編輯:佛教

為修持成佛要發殊勝菩提心!
為度化一切父母眾生要發誓修持成佛!
為早日圓成佛道要精進認真聞思修行!
大圓滿法是一種至高無上的法門,它是沒有程序的,是以果為道,和其他法門不一樣。有這種證量,這種正見,那種喜樂是自自然然的。心靈的安寧,本來就是一種無比的喜樂,它自然就有;但是這個不重要,重要的是知見。
你真正領悟到瞭大圓滿的境界,那個時候,你看什麼都順眼,看誰都順眼,也覺得誰看你都順眼。這種特別好的自我感覺,和和氣氣、安安靜靜的狀態是不可思議的,是無比喜悅、無比快樂的。然而我們現在不是這樣,自己看別人不順眼,也覺得別人看自己不順眼。
我們慢慢去理解,慢慢去體悟,才能明白密法的殊勝之處。現在很多人對密法有一些不好的看法,這也沒辦法。他的根基就在那裡,這也沒有什麼錯。他們沒有研究過,也沒有仔細體會過,不知道這裡有很多奧妙,有很多不可思議的東西。如果真能體悟到,說明根基已經不低瞭。根基不同,意樂不同,在不同境界裡,有不同的想法,不同的見解,這也是很正常的。
有的人連聽聞佛法、聽聞密法的緣分都沒有,那也不能怨別人,就怨自己,是自己福報不夠。為什麼沒有出生在一個有條件聽聞佛法的環境裡?肯定是自己前世沒有發好願,所以今生的機緣不成熟。要怨就怨自己,不能怨別人,別人沒有錯,都是自己的錯。
我們今天有機緣在這裡相聚,你們還遇到瞭佛法,得到瞭法益,這也是福報。其實真正有福報、有緣分的人,不管是在近處還是在遠處,都一樣能得到;沒有福報,沒有善根的人,無論是在近處還是在遠處,都一樣得不到。比如說藏區有那麼好的修行環境——雖然我們不能說藏傳佛法更高、更深、更殊勝,但是可以說,它非常純凈,傳承沒有間斷過,而且法也非常全面。藏傳主要是修大乘的,但是小乘的教法也不缺。也就是說既有大乘,又有小乘;既有顯宗,又有密宗。
在內地,宗派是以一部經來分的;在藏地,是以一個完整的傳承與修持方法來分的。每一個教派,從小乘到大乘、從顯宗到密宗都有。就像我們的傳承,從普賢王如來到第十八代傳承上師,一直傳到現在,從來沒有間斷過,現在傳到我們這裡。十八代傳承上師是我們的近傳,遠傳上師就更多瞭,一天也祈禱不完。傳承方式有三種:佛與佛之間是如來密意傳,持明與持明之間是持明表示傳,蓮花生大士以後,都是補特伽羅耳傳。
什麼是持明表示傳呢?比如說你相續成熟瞭,上師不一定通過何種示現與動作,不一定通過何種方式與機緣,直接就讓你契入一種狀態,然後你就開悟瞭。一切都是表法嘛!萬事萬物,無論是好的景象,還是壞的景象;無論是順境,還是逆境;無論是好事,還是壞事,都在給你表法,都在給你機會開悟、證悟,讓你成就。主要是你自己能否抓住,能否認識到。補特伽羅耳傳,就是口耳相傳,是最低的。
大圓滿法通過這三種方式傳承下來,傳承一直沒有間斷過,這都是非常殊勝、清凈的。雖然藏地有很多出傢人,但是真正有修有證的人,還是非常罕見的。這些不是隨便得到的,而是要具足很多福德與因緣。
修行人在一切對境當中都要把握好心態,做生意也是,發心很重要。你是為瞭什麼做生意,在做生意的過程中,你懷的是什麼心?自己發心清凈瞭,別人怎麼評價都無所謂。如果你是為瞭服務社會,為瞭給他人提供方便,這是可以的。在社會上,做生意有做生意的方式與規則,你照這樣做就行瞭。不要特意想要賺多少錢,賺錢瞭也不要隻為自己。
比如某種東西你想多賣點,要看你的發心是什麼。若是出於貪心等煩惱,肯定不好;如果沒有摻雜這些煩惱,就沒有關系。比如說這個商品你想多賣點,然後可以為他做一些善事與功德,這樣也可以。主要是發心正確,發心清凈。
給國傢、給老板工作也是,你用心做,他給你發工資是應該的;你為眾生,為上師三寶服務,得到一些回報也是正常的。發心很重要!不要貪,不要想著欺騙他人,這樣不太好。發心就是一個轉念。如果總想著自己掙錢,心裡就有壓力瞭。能掙就掙,不能掙也沒辦法,就是這麼個機緣。
修行也是一樣,隨緣而做。有時候自己努力瞭也沒什麼進步,然後著急,這也是錯誤的。修行不能著急,要不緊不松,把握適度。但是隨緣不是隨便,盡量別散亂,別懈怠就行瞭。我們都不知道自己的根基,也許很快就會有進步、有變化,也許暫時沒有。但是不要急,慢慢會有的。
修行就是修一種心態,但是有的人卻在走一些形式,不會修行,真可憐!真正明白佛法瞭,佛法對我們的幫助特別大,那是生生世世的幫助;對我們現實當中的幫助也特別大。真正放下瞭,就心想事成瞭。隻有通過修行,才能心想事成;通過其他方法,不可能心想事成。知足常樂嘛!
加持不可思議,有信心就有加持。信心是非常重要的。現在很多人都覺得自己明白瞭佛法,其實沒有明白。我以前也是這樣的。在喇榮學習五部大論的時候,覺得自己真的都明白瞭,後來經過實修才知道,以前明白的那些都不是什麼,就是皮毛上的,紙上談兵一樣。
沒有真正明白之前,都是別人的境界。就像是給別人看傢,好是好,美是美,但都是別人的東西。真正明白瞭,才是成自己傢的瞭,就得意瞭,就安心瞭。佛菩薩的境界、聖者的境界,我們現在還沒有領悟到。一旦真正融入到自己的相續,那個時候就相當於是自己的傢瞭。比如今天你在別人傢裡當保姆,有一天別人傢突然變成自己的傢瞭,那是什麼感覺?佛法裡講的這些道理也一樣,現在這些都是佛菩薩的東西,但是你真正能把法融入相續,自己都得到瞭,就變成自己的東西瞭。佛法是無價之寶,但是他沒有主人;誰用心去學,用心去體會,誰就是法的主人。
佛法能帶給人的喜悅和快樂是無比的。以前的很多時候,一些大德高僧在某個山溝裡互相談佛法、談感受,這樣就成就瞭。華智仁波切和他的弟子,在一個晚上聊天。華智仁波切說:“哎,下面有個村莊,你看見瞭嗎?狗正在叫,你聽見瞭嗎?”這樣一說,弟子就開悟瞭,非常不可思議!我們《金剛歌》裡面有,“恒常不變大樂的會場裡,本尊與上師的面目不用觀想自然見到。”這種覺性是本來具足的,但是我們現在沒有領悟到,這是自己的問題。
以前有三個人去見另一個人,但是他們看到的都不一樣。第一個人看到的是一尊真正的佛,是金剛手菩薩;第二個人看到的是一位很有德性、很有威儀的國王;第三個人看到的就是一個很普通的凡夫。一杯水也是同樣,不同的眾生看到的是不同的形象,我們人看就是一杯水,天人看就是一杯甘露,餓鬼看就是一杯膿血,地獄眾生看就是一杯鐵汁,佛菩薩看就是一尊佛。不可思議啊!
我們每次開法會,那種環境,那種氣氛也是非常不可思議,那麼多人從四面八方趕來,內心深處的感受都不一樣。這些覺歌、道歌、贊頌歌,都是自然而然的。不是誰給誰安排,今天必須唱這個歌,都是自己主動排的;有時候排不上,心裡還難受。因為內心快樂、喜悅嘛,所以就願意唱、願意跳。就是那種感覺,控制不住。
參加法會的人當中,有很多成就者,還有很多佛菩薩降臨,在上面撒蓮花,撒甘露,還有善神護法在圍繞,真的是無比殊勝。心性一相通,加持像火焰一樣燃燒起來,所以就淚流滿面,感動得不能自已。這些眼淚不是普通的淚,不是痛苦的淚,而是快樂的淚。這些眼淚也不是白掉的,而是有價值,有意義的淚。
今天就講到這裡。功德回向:
此福已得一切智,摧伏一切過患敵。生老病死猶波濤,願度苦海諸有情!
以佛所獲三身之加持,法性不變真諦之加持,僧眾不退意樂之加持,如是回向發願悉成就!
達雅塔,班贊哲雅阿瓦波達呢耶所哈!

 

閱讀全文
熱點文章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