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發頭條歡迎您
發發頭條>佛教>蔡禮旭:拓寬孩子的心量

蔡禮旭:拓寬孩子的心量

時間:2019-06-10 19:04:41 來源:網絡投稿   編輯:佛教

蔡禮旭老師主講

  有一句古話說“士先器識而後文藝”,這個士就是指讀書人,器就是心量,識就是深遠的見識,可以看得很深遠,士先器識而後文藝,而後就是先後順序。但我們現在孩子一個禮拜排的、學的,這些數學、跳舞、珠算,一大堆的文藝排得滿滿的,但是有沒有教他擴寬心量?有沒有教他人生的見地、智慧?假如沒有的話,那就本末倒置。

甚至於孩子回到傢裡,說:“媽,我們今天學校發生瞭一件事,有個同學吃飯不小心把飯給打翻瞭,我就把我的一半都給他吃瞭。”結果媽媽馬上從他的頭推瞭一下:“傻孩子,那個錢媽媽付的,你怎麼可以給你同學吃?”這個心量就沒有教到,我們不能教給孩子是錯誤的人生態度。整個我們中國的歷史看到,心量大的人有福分。范仲淹先生是“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所以他的傢道綿延瞭一千年不衰,這就是器度。諸位同修們,我們的傢族、我們的傢道要綿延多久?有想過這個問題的舉手。

這個很值得我們深思,我們都沒有想過這個問題,明天都不知道走到哪兒去瞭。我們的孩子問說:“爸,去哪?”我們說:“你問我,我問誰?”要看得深遠!范仲淹先生當初在他們傢的祖堂前面種瞭兩棵樹,叫君子樹,種瞭松樹。在樹的兩旁寫瞭一副對聯,“清蔭大庇,期與千年”,你看這棵樹的庇蔭,其實樹叫君子樹,代表君子的德風庇蔭他的孩子能達千年之久而不衰。所以范仲淹先生非常有信心,他的風范一定可以垂范他的子孫。我們現在有沒有信心,我們的一言一行、我們的人生態度,可以垂范後世?所以這是心量大。

 

閱讀全文
熱點文章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