凈土法門:清凈功夫如何做?
我們看修因的這三個綱領:
清凈,身口意三業,離一切惡行、煩惱、垢染之謂。
我們的身口意三業,業是造作,我們所造作的不清凈,第一個我們的心理不清凈,心裡面有妄想,妄想是迷惑。覺悟的人沒有妄想,迷惑的人有妄想。妄想是迷的樣子,迷的相狀。有煩惱,煩惱更是嚴重的污染,貪欲、嗔恚、愚癡、貢高我慢,這些嚴重染污瞭我們的清凈心。這就是凡夫跟佛不相同的地方在哪裡,佛菩薩的心是清凈的,凡夫的心是污染的。我們怎樣把這個一切心地的污染,我們現在人講精神的污染、思想的污染、見解的污染,怎樣把它洗得幹幹凈凈,恢復自己的清凈心,這個是佛法修學裡面的中心。因為心清凈瞭,你的身口自然就清凈瞭,心是主宰。佛在一切大乘經論裡頭常說,常常教導我們,一切法從心想生。這一句話非常重要,佛教給我們這個法門,這個法門快速穩當地成佛,實在講就是根據這個原理。一切法從心想生,那為什麼不想佛呢?念佛,想佛,“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就是根據這個道理。凡夫迷惑顛倒,不懂,天天打妄想。打妄想就作凡夫,想佛就成佛啊,想菩薩就成菩薩啦,想天天賺錢就變餓鬼瞭,因為鬼貪財。佛給我們講,鬼是貪心,地獄是嗔恚心。不可以發脾氣,常常發脾氣、天天發脾氣,這造的地獄業因,不好,那就是想地獄。想發財,就是想作餓鬼,不好啊。為什麼不想佛呢?想佛就到極樂世界去成佛去瞭,根據這個道理說的,一切法從心想生。
離開一切惡業、離開一切煩惱、離開一切污染,那你的心就清凈瞭。這三句話,是有淺深意思不同。最粗的這是惡行,造作惡業,這個相最粗。煩惱在心裡頭,那就比較細瞭。所以從粗的斷,再斷細的。更細的是念頭,那就是垢染,那是念頭,這個統統都要放下,統統都要離開。用什麼方法來修呢?用念佛。所以這個念頭要是起來瞭、沖動瞭,趕快阿彌陀佛、阿彌陀佛,把它壓下去,這叫功夫。用久瞭,妄想煩惱自然不起現行瞭,這個心一起心、一動念,就是阿彌陀佛,這就叫功夫得力瞭,這就叫“功夫成片”。隻要到這個功夫就能往生,這就說明往生不難。這樣的功夫,我們每個人都可以能做到。就是不肯做,那就沒法子瞭。不肯做呢,世緣放不下。
不但這個世間緣要放下,再給諸位說,佛緣也要放下。我們在佛門裡做好事,幫助眾生弘揚佛法,給諸位說,你要是貪著在這上面,往生也往生不成瞭,那就完蛋瞭。這些功德都變成來生的福報,那才叫冤枉呢!所以,弘法利生的事情,也是隨緣不攀緣。有緣應當要做,沒有緣決定不要去找。“我一定要怎麼做”,那就壞瞭,那就錯瞭。為什麼呢?心不清凈,心不清凈不能往生瞭,你說這個關系多大。許許多多的念佛人,不能往生。這一般人常說,念佛的人多,往生的人少,原因在哪裡呢?他不曉得這個道理,以為多做功德可以往生,錯瞭!實際上他不是功德,他做的是福德。功德,功是功夫。清凈心是功夫,平等心是功夫,那是決定能往生。戒、定、慧是功夫,是屬於功德。弘法利生做很多慈善事業,是福德。這個生死大事、六道輪回,福不能救啊。從前,六祖惠能大師講過,福不能救。
經雲,心凈則佛土凈,表一即一切,一切即一。
這個“一”,就是阿彌陀佛。所以我們起心動念,都是這一句“阿彌陀佛”。這樣稱名念佛,用這個方法念到心清凈,把妄想念掉,把煩惱念掉,把習氣念掉,就恢復到清凈心瞭。心清凈瞭,一定就平等瞭,平等裡面就沒有分別。清凈心裡頭沒有執著,有執著就不清凈,有分別就不平等。沒有分別,這個事情很難。是難,難在哪裡呢?難在你的習氣太深,難在你的迷惑太重。所以我們念佛人,一定要有一個很清楚的認識:我們到這個世間來,是旅行的、是作客的,這不是我的傢鄉。這個地方的事,好也好,不好也好,與我統統不相幹。我就不分別,不執著瞭嘛。不相幹嘛!過幾天我回傢,到極樂世界去啦!你能夠常作如是觀,你的清凈心、平等心就容易得到。這個地方的大小事情樣樣關心,你還能想到極樂世界,你還能想脫離輪回?沒那回事情啊。所以,這邊事情不相幹,不必想知道。遇到瞭、知道瞭,可以,遇到瞭,隨緣嘛。決不故意去打聽,決沒一個“我想要知道”,那就錯瞭。學佛的人,我想的是心清凈,我想的是心平等。
想佛、想菩薩,心是清凈的,就把我們無量劫來這個污染洗刷掉瞭。本經裡面教給我們“灑心易行”,怎樣灑心呢?念阿彌陀佛,想阿彌陀佛。除阿彌陀佛、西方極樂世界,其他的統統不想,統統不想。這是真話。現在人迷,迷得很重,認假不認真。真的是阿彌陀佛,他不相信。假的是什麼?鈔票啊,他偏偏相信。那是假的,那不是真的,生不帶來,死不帶去。而且為這個東西天天生煩惱,苦到極處。聰明人把它丟掉,絕對不去想它。所以諸位細細去思惟,冷靜去想想,你就會聰明瞭,你就會有智慧瞭,就能夠看破世界。這個世界上哪些是真的,哪些是假的。我們要真的,不要假的。一切惡業,決定不造。所謂心凈則佛土凈。在日常生活當中,我們前面講過,個人一生快樂幸福,傢庭美滿,社會和諧,都是以清凈心為基礎。人心地清凈,清凈心就是真誠心。
(摘自 凈空法師《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凈平等覺經》講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