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發頭條歡迎您
發發頭條>佛教>嫖妓的因果惡報

嫖妓的因果惡報

時間:2019-06-11 20:35:41 來源:網絡投稿   編輯:佛教

《優婆塞戒經》受戒品第十四:

復應語言。善男子。受優婆塞戒。有五處所所不應遊。屠兒淫女酒肆國王旃陀羅舍。如是五處汝能離不。若言能者。復應語言。善男子。受優婆塞戒。復有五事所不應作。一者不賣生命。二者不賣刀劍。三者不賣毒藥。四者不得沽酒。五者不得壓油。(1、唱令傢:歌廳舞廳;2、沽酒傢:酒店;3、淫女傢:妓院。社會上流行的一些不幹凈的地方,什麼洗腳城、桑那浴,這些地方去不得;4、國王傢;5、旃荼羅羯恥那傢:占相吉兇、算卦這些地方。總之對修行人造成譏嫌,造成身心有染污、有傷害,對修道沒有幫助、有障礙的地方都不能去。這種因緣都要遠離、都要遮止,不要貪染、不要去追逐,這些地方就象吸毒一樣,一墮落就回不來瞭。)

2、《妙法蓮華經》中所說:“諸淫女等,盡勿親近。”

3、《發起菩薩殊勝志樂經》

:“是名眾務過。是人多愛染。往來淫女傢。如鳥入樊籠。”“不依契經,不依戒律,猶如倡妓(約指歌舞女子),戲弄之法。”

4、《大般涅槃經雲》:善男子。譬如長者唯有一子。遣至他國市易所須。示其道路通塞之處。而復誡之。若遇淫女慎莫親愛。若親愛者喪身殞命及以財寶。弊惡之人亦莫交遊。其子敬順父之教敕。身心安隱多獲寶貨。菩薩摩訶薩為諸眾生敷演法要亦復如是。示諸眾生及四部眾諸道通塞。是諸眾等以聞法故。遠離諸惡具足善法。”(末學理解,佛陀告訴我們嫖妓是惡事,這裡佛陀通過長者菩薩的話警示我們,如果去嫖妓,會減損財命,就會削減自己的福報、壽命、財產,嚴重者還會喪身殞命的。這和中國民間神道設教的說法相似,損福折壽。)

“出入遊行不凈之處。所謂沽酒淫女博弈。如是之人我今不聽在比丘中。”“愛之淫女亦復如是。愚人無智與之交通。而是愛女奪其所有一切善法。善法既盡驅逐令墮三惡道中。唯除菩薩。是名淫女。”

5、《佛說長壽滅罪護諸童子陀羅尼經》(卍續藏部150冊,742頁):

復次文殊,我滅度後,濁惡世時,一切眾生,或奉王敕,或父母教,而於他國及險道處,以商為業,求諸珍寶,為財利故,我慢貢高,圍棋六簙,樗蒱投壺,親近淫女,交惡知識,不用王敕,及父母誡,嗜酒耽淫,喪身殞命。

6、《大寶積經》三律儀會第一之一

大唐三藏法師菩提流志奉詔譯:

不往淫女寡婦處女之傢。不近他妻。亦不親近羅捕魚鳥畋獵魁膾旃荼羅等。

《大寶積經》卷第二大寶積經卷第三:

復次迦葉。在傢菩薩。有三種法所不應作。何等為三。不應往彼淫女之傢。不應親近諸媒媾者。不住屠殺牛羊等處。如是三法所不應作。爾時世尊而說頌曰:不至淫女傢專行穢欲者速致世譏嫌親近下欲故尊者知其往便即起嫌訶招疾害其身以之令壽盡。

(嫖妓者會喪失良好的名聲而遭人輕視、甚至會招來致命的性病而死亡。這都是凡夫能看到的明顯的因果報應。推而論之,淫欲、惡因緣的熏染力量,極有可能會阻礙、腐蝕、消亡善因結成的善果,壽命、功名利祿等幸福會因而喪失。使你一生變得坎坷不平、貧窮潦倒。後世還會墮入惡道受苦。所以佛說:貪淫之人。身壞命終如擲貝珠頃。報應夠快的吧!多麼可惜啊!戒之!戒之!)

7、《華嚴經》卷十《離垢地第二》雲:"離於邪婬。自足妻色。不求外欲。屬他女人。尚不生心。何況從事",已經暗含瞭不要做嫖妓之類的邪淫行為。《十住經》的異譯《漸備一切智德經》,其〈離垢住品〉雲:又舍愛欲邪淫之行。不欲重習。自於妻室而知止足。未曾興心慕樂他妻。心不思想不幹他室。奉清白行不為穢濁。如母如姊如妹如女無異。清凈鮮明而無沾污。無有二心況犯色耶。

8、《大方廣十輪經》卷7<遠離譏嫌品>:

復次善男子。菩薩摩訶薩終身遠離邪婬。一切眾生皆為欲流之所沈沒。而能施於無畏無嫉無熱惱害。於己妻色恒生知足無非法欲。(邪淫多欲的眾生一定會因為業力的牽引而墮落。)

9、《前世三轉經》西晉沙門法炬譯:時有一男子至其淫女人舍。欲與共作非法。(雜阿含經:殺生乃至邪見,具足十不善業因緣故,婆羅門!是非法行,危嶮行,身壞命終生地獄中)

10、《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唐三藏法師玄奘奉詔譯:佛言:「善男子!假使有人為財利故,置十淫坊,一一坊中,置千淫女,一一淫女種種莊嚴,誑惑多人,恒為欲事,如是相續,至滿千年,此人獲罪不可稱計,算數譬喻所不能及;如前十輪壓油人罪,等一淫坊所獲罪業。

(末學理解:開妓院的罪過很大,等於壓油人罪過的10倍,而壓油人的殺業罪過很大的,是所獲罪業不可稱計!那麼可以推理,嫖妓也是有罪的!)

11、《佛說屍迦羅越六方禮經》安世高譯:“一者出入當敬於婦。二者飯食之。以時節與衣被。三者當給與金銀珠璣。四者傢中所有多少。悉用付之。五者不得於外邪畜傳禦。”(“邪畜傳禦”之“邪”可做“不正”解,如“[廣韻]邪、不正也。論語曰、思無邪”(林尹高明1973:14569);“畜”,“養也”,可做“蓄妾”解(林尹高明1973:9515&9516);“傳”,可做傳喚、召喚解;“禦”可做“禦人”之一意的“婦人”解,另外其他諸意亦可參考,如“侍夜勸息也。幸也。[禮記、內則]必與五日之禦。[註]禦、謂侍夜勸息也。[文選、張衡、思玄賦]斥西施而弗禦兮。[註]禦、幸也”,還有“進奉於天子曰禦。[獨斷、上]天子所進曰禦、禦者、進也、凡衣服加於身、飲食入於口、妃妾接於寢、皆曰禦。[後漢書、安帝紀、論]雖稱尊享禦、而權歸鄧氏”(林尹高明1973:5128&5129)。對照回《大藏經》(1994)新文豐版,冊1,頁251下面的註,“傳禦”之“傳”=“傅”,是為明本所註,但是未釋其義。)

《佛說善生子經》支法度譯:是以夫當以五事正敬正養正安其婦。何謂五。正心敬之。不恨其意。不有他情。時與衣食。時與寶飾。

東晉僧伽提婆譯的《中阿含.善生經》夫當以五事,愛敬供給妻子。雲何為五?一者,憐念妻子;二者,不輕慢;三者,為作瓔珞嚴具;四者,於傢中得自在;五者,念妻親親。……

《長部.教授屍伽羅越經》:居士子!依五理由,夫婿應奉侍西方之妻女:依敬意、依禮儀、依不邪行、依與主權、提供裝飾品。

陳美華的《佛教的婚姻觀》:在安譯有“不得於外邪畜”,(“不得於外邪畜傳禦”,意指“不應在外蓄養女人或召妓”。)支譯作“不有他情”,晉譯作“念妻親親”,南傳作“依不邪行”,英譯作byfaithfulness。這是指不應有婚外情,須對妻子愛情專一、忠心不二。(王開府2000:74~75)

12、《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第三百三 初分魔事品第四十之一》 三藏法師玄奘奉詔譯:

復次善現。住菩薩乘諸善男子善女人等。書寫受持讀誦修習思惟演說如是般若波羅蜜多甚深經時。若起惡賊惡獸念。若起惡人惡鬼念。若起眾會遊戲念。若起淫女歡娛念。若起報恩報怨念。若起諸餘無量異念。皆是惡魔之所引發為障般若波羅蜜多。當知是為菩薩魔事.

13、、《彌勒難經第七》:作禮畢就座。以偈問佛言 淫欲著女形大道解癡根

願受尊所戒得教行遠惡

意著淫女形亡尊所教令

亡正致睡臥是行失次第

本獨行求諦後反著色亂

14、嫖妓之人一定是貪淫、好色、淫亂之人!他已經違反瞭十善業道,是非法行、危嶮行,喪失瞭善男子資格。

《大般涅槃經》卷第四 北涼天竺三藏曇無讖譯:我又示現於閻浮提入淫女舍。然我實無貪淫之想。清凈不污猶如蓮花。為諸貪淫嗜色眾生。於四衢道宣說妙法。然我實無欲穢之心。眾人謂我守護女人。

貪淫好色之人的果報如何?請看佛陀的的開示:

(1)耽醉淫欲者,當懸劍樹林。譬如以猛火,燒然彼鑊湯。投之以麻麥,隨沸而漂沒。如是耽欲人,不識於善路。死當墮惡道,煎煮鑊湯中。——《大寶積經?卷九十七》《大正藏》第十一冊頁546中

(2)《觀佛三昧經》雲:“多淫眾生,命終感一高銅柱,狀若火山。下有猛火焰熾,焚燒其身。驚怖下視,見鐵床上有端正女。(女則見男)心生愛著從銅柱上下,至鐵床上男女三根俱時火起。有鐵嘴鳥從二根出入,一日一夜九百次生死。”

(3)《首楞嚴經》中雲:多淫眾生,淫習交接,染心會合研磨不休,精血耗散積而成火。火旺水落石出竭,現生多感神志委靡,畏風寒炎熱,多病短命。命終感鐵床銅柱之報。”。”(按:手淫者、老嫖客、邪淫他妻者一定迷戀淫欲不能自拔,業力感召,多病短命。前世的善因不能成熟,福壽消損,且現受報應。)

(4)<受十善戒經>雲:淫有十過患。何等為十。。。。。。。。

八者貪淫之人為淫所使。心如大火亦如鐵聚。直當陷墜破滅梵行必墮地獄。

九者貪淫之人。身壞命終如擲貝珠頃。必定當墮赤銅地獄。赤銅地獄縱廣正等七千由旬。如銅花林。下有鐵床。床上復有百千由旬熱銅八楞柱。柱端有鏡。鏡中自然有諸女像或作男形。淫人愛念動諸情根同時火起。銅花化為大熱鐵釘。銅柱變成沸銅鑊湯鐵床火然。。。。

(5))《佛名經》:淫欲之罪,能令眾生墮於地獄、餓鬼受苦;若在畜生,則受鴿、雀、鴛鴦等身;若生人中,妻不貞良,得不隨意眷屬。

(6)《出曜經》節錄:佛告比丘:‘淫火熾盛,便能燔燒諸善之本。

《大乘日子王所問經》節錄:貪著淫欲常稱贊,不瞭愚迷糞袋身,晝夜恒行下劣行,薄福沉淪於惡趣。

(7)天中大系縛,無過於女色,女人縛諸天,將至三惡道。

若心貪女色,是欲最尤甚,女色欲燒心,後受大苦惱。

若心貪女色,是欲最尤甚,女色欲燒心,後受大苦惱。

現在所作業,貪欲自迷心,癡心不能覺,女欲之所迷。——《正法念處經?卷二十九》《大正藏》第十七冊頁169中-下

復次善現。住菩薩乘諸善男子善女人等。書寫受持讀誦修習思惟演說如是般若波羅蜜多甚深經時。若起惡賊惡獸念。若起惡人惡鬼念。若起眾會遊戲念。若起淫女歡娛念。若起報恩報怨念。若起諸餘無量異念。皆是惡魔之所引發為障般若波羅蜜多。當知是為菩薩魔事.

復次善現。住菩薩乘諸善男子善女人等。書寫受持讀誦修習思惟演說如是般若波羅蜜多甚深經時。若起惡賊惡獸念。若起惡人惡鬼念。若起眾會遊戲念。若起淫女歡娛念。若起報恩報怨念。若起諸餘無量異念。皆是惡魔之所引發為障般若波羅蜜多。當知是為菩薩魔事.

復次善現。住菩薩乘諸善男子善女人等。書寫受持讀誦修習思惟演說如是般若波羅蜜多甚深經時。若起惡賊惡獸念。若起惡人惡鬼念。若起眾會遊戲念。若起淫女歡娛念。若起報恩報怨念。若起諸餘無量異念。皆是惡魔之所引發為障般若波羅蜜多。當知是為菩薩魔事.

復次善現。住菩薩乘諸善男子善女人等。書寫受持讀誦修習思惟演說如是般若波羅蜜多甚深經時。若起惡賊惡獸念。若起惡人惡鬼念。若起眾會遊戲念。若起淫女歡娛念。若起報恩報怨念。若起諸餘無量異念。皆是惡魔之所引發為障般若波羅蜜多。當知是為菩薩魔事.


 

閱讀全文
熱點文章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