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發頭條歡迎您
發發頭條>佛教>宣化上人:睡覺時這個能源從什麼地方來呢?

宣化上人:睡覺時這個能源從什麼地方來呢?

時間:2019-06-12 08:42:08 來源:網絡投稿   編輯:佛教

宣化上人慈悲開示:

若洗足時。當願眾生。

具神足力。所行無礙。

“若洗足時”:我們人人常常要洗腳,在洗腳的時候,也要發願,“當願眾生,具神足力”:具足神通的力量。“所行無礙”:無論到什麼地方去,都神通變化,無所障礙。

以時寢息。當願眾生。

身得安隱。心無動亂。

“以時寢息”:寢息就是睡覺瞭。人天天要有一個一定的時候去休息,那麼以時寢息就是睡覺休息瞭。“當願眾生,身得安隱”:躺到那個地方,身得到身心舒泰、身心安穩。“心無動亂”:心裡無動亂,心裡就不造反。

心裡不造反是什麼呢?

就是不打妄想。心裡不在那個地方打妄想,弄得自己翻過來也不舒服,翻過去也睡不著,由躺到床上乃至第二天早起,就是在那個床上盡做油煎餅瞭,在那兒翻過來翻過去、翻過去又翻過來,把這個餅都烙糊瞭,可是沒吃著,弄得口也幹瞭,舌頭也苦瞭,所以這是很痛苦的一件事。

我們睡覺的時候,不要東想西想,不要盡打妄想,這就是安穩,這就是身心清凈。能好好地睡一宿的好覺,心裡不打那麼多妄想就是心裡平安瞭,內裡頭沒有戰爭。

你們看怎麼樣?聽經完瞭之後,回去切記不要失眠瞭。為什麼你失眠呢?就因為你在那兒盡打妄想。打什麼妄想呢?就打張傢長、李傢短,三隻蛤蟆有六隻眼瞭,盡想這個,所以想得也睡不著覺瞭。

睡眠始寤。當願眾生。

一切智覺。周顧十方。

穿衣服、吃飯、睡覺,和我們的行為,所謂衣食住行,和這個睡,這都是同樣地重要。因為同樣地重要,所以我們在穿衣服的時候也要發願,吃飯的時候也要發願,站著的時候也要發願,坐的時候也要發願,那麼在睡覺的時候還要發願。

這個睡覺,究竟為什麼人要睡覺呢?這個人,“一陰一陽之謂道,偏陰偏陽之謂疾”,偏於陰,或者偏於陽,這就是有瞭病瞭;那麼陰陽調和,這就沒有病。

在睡覺的時候,這屬於靜;在醒著的時候,這就屬於動,動就屬陽、靜就屬陰。所謂“動則變,靜則生”,靜極就生動,動極就又變靜,這動靜不二,所以醒著和睡著瞭,這都是必須的。

因為我們在白天勞作瞭一天,晚間需要休息,精神休息,休息就恢復我們本有的氣力。白天動把我們所有的能源,都消耗得沒有瞭;等到晚間休息,又加上新的能源瞭,又生出來新的能源。也就好像我們用手電筒,那個手電筒插到插銷上,把它裝滿瞭電,你用用用,這個電用瞭瞭;用瞭瞭,又要裝電。

那我們白天浪費瞭很多的能源,把能源都浪費沒有瞭,所以晚間又要加上一點新的能源,因為這個,所以要睡覺,這個加能源就是在睡覺的時候加。

睡覺時這個能源從什麼地方來呢?我告訴你們,白天動的時候,這個能源散到外邊去瞭;那麼晚間睡覺的時候,這能源又都收回來瞭。散到什麼地方去?把這能源散到虛空裡頭去瞭;晚間收回來,從什麼地方收回來的?還是在這個虛空又收回來瞭。

一靜,這個能源又回來瞭;一動,這個能源又出去瞭,所以它就有一種變化。因為這個,所以我們人必須要睡覺,因為把能源浪費得太多瞭。

什麼地方浪費得多呢?我告訴你們,浪費最多,就是由眼睛浪費的能源最多;還有耳朵浪費的能源也很多;這個鼻子也是浪費能源的;舌頭都是浪費能源的;這個身上周身毛孔都是浪費能源的;你心裡打妄想,這也是浪費能源的。

那麼在你動的時候,沒有睡著覺,這各六根門頭都浪費瞭很多能源。等到晚上睡覺,這能源又一點一點地偷偷地就回來瞭,又裝滿瞭能源,第二天又好消耗,就是這樣子。那麼就像那個電筒裝電一樣的,這是一個很粗淺的比喻,不過這大同小異。

因為這個,我們必須要睡覺。睡覺,這個收攝能源,在我們每一個毫毛的孔裡,都可以收攝這個能源,又收回來瞭,這叫“放之則彌六合,卷之則退藏於密。”因為這樣子,你睡覺,說是養足精神、養養精神、休息休息。休息什麼?就是不浪費能源瞭;養什麼呢?就是把那個能源再收回來,這就養足精神瞭。

那麼睡覺,也不能常常睡,不能像阿菟樓馱--阿那律尊者。阿那律尊者,佛不講經他睡不著覺;佛一講經、佛那兒一開口,說:“須菩提…”,他那兒就入瞭迷瞭;入瞭迷,就睡著瞭。

那麼一睡著瞭,佛在那兒也聽他打呼,啊!那個鼻息如雷。所以佛就叫一個弟子把他叫醒瞭,就罵他,說:“咄咄胡為寐,螺螄蛤蚌類,一睡幾千年,不聞佛名字。”

咄咄,就是怪責之詞,“嘿!哎呀!你這個人哪,真是!怎麼搞的!”驚嘆之詞、嘆息詞。“咄咄胡為寐”,你為什麼要這樣地睡覺呢?胡為寐,Why you too much sleeping?坐那兒跌倒瞭,或者從那凳子上聽聽睡著瞭,跌到地下,把頭也會碰破瞭。“螺螄蛤蚌類”,說你就像那個蛤蜊似的、海螺似的,蛤蚌類,蛤就是蛤蜊,那個蛤蜊瓢子。螺螄蛤蚌類,說你和這個是一類的。“一睡幾千年”,你這一睡,就會睡幾千年。“不聞佛名字”,永遠你也聽不見佛的名字瞭,你就睡吧!

阿那律尊者被佛這麼一鬧,就生大慚愧心:“哎呀!佛這麼慈悲,都對我這麼鬧,我真是對不起佛瞭!”於是乎就七天七宿不睡覺,在那兒經行、站著。這七天七宿不睡覺,把能源都用瞭瞭,眼睛也瞎瞭,因為眼睛用的能源用太多瞭,把那個神都用沒有瞭,就瞎瞭。

瞎瞭,佛又可憐他,說:“啊!這個弟子真是太可憐瞭!”於是乎就教他修金剛照明三昧,那麼修這種金剛照明三昧,他就得瞭天眼通。所以阿那律的天眼是第一,他能觀這個三千大千世界,就好像看手裡頭一個蘋果那麼清楚。

所以這個睡就是聚集我們消耗的能源,“睡眠始寤”:那麼睡眠剛醒的時候,“當願眾生”:這時候又發願,說我願意一切眾生。“一切智覺”:睡著瞭,什麼也不知道瞭、糊糊塗塗瞭;那麼醒瞭,就是又覺悟瞭。始寤,寤就是醒瞭,睡眠剛剛醒瞭,當願眾生,一切智慧的覺悟,“周顧十方”:顧是顧盼,這當“看”字講。能周顧、周看十方的世界,就是我們眼光要放大瞭,不要盡看眼前這麼一點點,要照遍十方。

恭錄自《大方廣佛華嚴經》凈行品 淺釋

 

閱讀全文
熱點文章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