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問比長相更重要
孔子講學圖
一、學問比長相重要
有一次,孔子對兒子伯魚說:
“可以讓人整天沉浸其中,而永不厭倦,大概隻有學問這件事吧。有人長相不奇,力氣也不很大,又沒什麼傢世背景、或祖先遺蔭,可以依賴;但是卻能夠名傳天下,流芳百世者,都因為有學問的緣故。”
二、子路背米
子路對孔子說:“背負重物遠行的人,不會去挑剔休息的地點;雙親年老而傢中貧窮的人,不會選擇祿位的高低。以前我父母在世時,傢裡貧窮,靠采野菜充饑,我還常步行,到百裡之外,背米回來奉養父母。父母過世後,我南遊楚國,有瞭祿位,出門車子將近百輛,傢裡的積米多達萬鐘,座位鋪兩層席子,吃飯時有魚有肉,但想再和父母一起吃野菜,替父母背米。卻已經不可能瞭。”
孔子說:“父母在世時,能盡心事奉,父母過世後,能思念不絕,子路真是個孝子!”
三、怕沒機會再見君子
孔子到郯國,路遇程子,特別停下車來,兩人相談甚歡。
孔子回頭對子路說:“拿一匹絹來,送給程先生(指程子)。”
子路很不服氣,說:“我聽說,君子交友若沒有引介,或女子出嫁若不經媒人,是不送禮的。”
等瞭一會兒,孔子見子路沒動靜,又吩咐瞭一次,子路又以前言拒絕。
孔子說:“子路啊,你沒讀過《詩經》嗎?‘不意在路途之中,竟能遇見如此柔美的女子,遂瞭我平生的祈盼。’程先生是天下知名的君子,這時不送給他禮物,我恐怕今後一輩子再見不到他瞭。你不要多說,趕快把絹拿來。”
四、憑著忠信,可以通行人間!
孔子自衛國回到魯國時,停車在一條大河前,水深達三十仞,漩渦大九十裡,魚蝦都沒辦法生存。
這時,有一個男子想渡河,孔子趕快要人阻止他:“這麼深,這麼急的水流,連魚蝦都不敢遊過,您這樣渡河,太危險瞭!”
那位男子不以為意,簡簡單單就渡過瞭。
孔子問:“你是怎麼渡河的呢?有沒有什麼特別的方法?”
那男子說:“沒什麼,我隻是相信自己能渡河,再盡心盡力的完成。如此而已。”
孔子聽瞭,回頭對學生們說:“你們聽到瞭沒有?相信自己的意義,通於‘信’;盡心盡力的意義,通於‘忠’。能夠以忠信而行,連這樣可怕的河水,都可以來去自如,更何況是人間呢?”
(均據《孔子傢語》)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