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發頭條歡迎您
發發頭條>佛教>放生積福,借今生為來生

放生積福,借今生為來生

時間:2019-06-12 14:31:34 來源:網絡投稿   編輯:佛教

六道輪回,眾生無覺。從現代學識的眼光看,所有的生命現象轉變都是生命能量團在不同時空的變化。一條魚的核心能量團,或許與一個人差別不大,隻是外觀不同罷瞭。因為在不同的生命歷程中,不同的言行帶來瞭不同的能量因果,導致再次的生命呈現時,外觀產生瞭變化。據說,豬的基因和人相差無已。大概也是這個道理。因此,如果你能瞭解,眼前這條活蹦亂跳的魚,可能是前世的最愛轉變來的,你或許不會把它水煮清蒸或做成松子魚瞭,可能會淚眼婆娑地把它放回一池清波中,和它再來一次凝眸對視,揮手話別瞭:“我還好,你也多保重!”

夏天是生機勃發的時節,萬物都在茂盛繁衍。中國古聖賢都有夏季養生放生的智慧言行。因此,春季多放生,不僅活一物命,還可以促進生生不息,符合天道人情。餘與友人於三月八號,十五號,二十號已在上海東郊放生數十萬物命。今天上午學生來訪,談起放生,心動就行動,於是帶四個學生一起去放生。

餘每次去購買物命,都會讓攤販也一起放,發動周邊的民眾也參與,出力出錢均可。一元錢也是一份心意。而且經常會一段時間,集中在一個菜場購買,買到菜場的人都知道,要多放生,放生是件好事,殺生是有損德行的。然後再換附近的地方。放生也要在比較安全的地方。如果發現有人捕釣,就換地方。

今天依舊陽光明媚,惠風和暢。近中午時分,一行人來到靈山路菜場。看到許多好大的田螺,都是正要產小螺的季節,於是就全部買下,還有許多河蚌,也一並買下。攤主是對老夫妻,已經熟悉瞭。主動把物命小心裝好,而且所有的零頭都算他們放的。還幫忙裝車,叮囑,田螺不能壓。魚檔的老板們早就投來的熱情的招呼。因為路過張傢浜時,看到瞭四五夥人在釣魚,還有人開著小船在撈螺絲,就打算到一個極為清靜的封閉式管理的小河裡去放。擔心影響生態,就不敢隨意放。打算放一箱鱔魚就差不多瞭。

正在商議時,突然一條大鯽魚從盆上躍起,在兩個女生面前不斷地翻騰著,掉在地上瞭,還在不停地跳動。於是倆個美女說,今天一定要放瞭這條魚。於是決定把一盆鯽魚全買下。正在裝魚,隔兩個盆裡,另外一條魚直接跳過來,掉到瞭盆裡,所有人都驚嘆,於是決定把另一盆的所有的魚也買下瞭。餘笑言,看來,今天這兩條魚是有來頭的。另一攤位的老板喊道:“老板,這幾隻甲魚買去放瞭吧。”“我幫你放吧,你們都來放一些。”這是餘常用的回話。“我放一隻,其他的三隻你買瞭吧。”“好!”一席對話,所有的人都樂瞭。另外一攤主也搭車:“我這也有四隻,一樣,買三隻放一隻。”“成交!”於是又買多瞭一些物命。果不其然,一放到水裡,那條大鯽魚不斷地躍出水面,久久不肯離去。更有趣的是,前幾天放的牛蛙,也來湊熱鬧。蹲在岸邊,看著重獲自由的這些生命。

帶著學生去放生,是多年的習慣。前幾年,有一次,帶十幾個美國的留學生去放生,把菜市場的人給大大地開眼瞭一番。也讓這些老外來中國學習的經歷中,多瞭一份特別的回記念。現在,餘老而朽,隱遁於郊野,與自然相處,更是喜歡護生養生放生。偶爾有朋友來訪,攜手去放生,更是一件大快人心的好事瞭。

看看今生成為畜道的生命,也警醒自己要好好修行。這些各種各樣的生命,或許也是風流儒雅之俊傑,或許曾經是名振一時的英雄,或許曾經是帝王將相,隻因業力驅使,而今天成為刀下之咀,其慘其痛,難以體察。特別是在菜市場,看著同類被開膛破肚,切剁剝抽,必然驚竦萬般。所以,餘每次放生,看到在做鱔絲的場景,必無比悲憫,往往當場將全部鱔魚買下。而所有的放生的鱔魚,也多會在水裡歡欣暢遊,久久不肯離去。賣鱔魚的人,多數承受殺業因果。幾年前國年路一菜場一對賣鱔魚的夫妻,餘每次去放生,均勸其改行,或放些物命,均不以為然,且極為小氣,不肯出一錢放生。後就因殺業,均摔斷雙手,多疾而不治,慘不忍睹,是餘親歷之真事。所以,佛法有雲:欲知前生事,今生受者是;欲知來生是,今生做者是。”多放生,不殺生,多護生,不害生。必將可以光明的未來。

 

閱讀全文
熱點文章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