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發頭條歡迎您
體質不同養生有別
時間:2019-06-12 17:26:14 來源:網絡投稿
編輯:佛教
傳統醫學強調的辯證論治理論在養生中起著不可或缺的作用。古有五行衍生之五行人,今有九種體質說,但簡言之氣血陰不離其中。
氣虛體質平素言語乏力,易出虛汗,動則加劇,容易感冒,且病後康復較慢,還易患內臟下垂等疾病。
調養方式:飲食多用黃豆、香菇、大棗、桂圓、蜂蜜等。運動以和暖為主,如散步、慢跑、打太極拳等,或按摩足三裡穴。
陰虛體質平素怕熱,出現手足心發熱,或面頰潮紅陣作,皮膚幹燥,口幹口苦,落發,耳鳴,喜食冷飲,形體偏瘦,易煩失眠。
調養方式:飲食多選甘涼滋潤之品,比綠豆、冬瓜、芝麻、百合等。少食或不食辛溫燥烈的食物,可保持一定的午休或間斷休息時間,避免熬夜。運動時註意不可大量出汗,應及時補充水分。
陽虛體質平素較怕冷,體形偏胖,面白,無論冬夏手足欠溫,喜吃熱食,尿清長或大便常年不成形,性格多平靜、內向。
調養方式:飲食宜選甘溫辛熱之品,如蔥、薑、蒜、花椒、韭菜、辣椒等。冬季可多食狗肉、羊肉等生發之品,如慢跑、日光浴等,也可對足三裡、湧泉穴等進行按摩或足療。
痰濕體質平素喜食肥甘厚味,多心寬體胖,腹圍較大,皮膚易出油,容易困倦甚至鼻鼾如雷,易罹患“三高”癥。
調養方式:飲食要清談,少食肥肉及甜、黏、油膩之品,多食蔥、蒜、海藻、海帶、冬瓜、蘿卜、金橘、芥末等。同時要增加運動量。
閱讀全文
熱點文章更多>>
最新文章
-
1
-
8
熱門文章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