瞭幻法師:在傢女眾學佛必看!您的模范是她們
佛陀在世的時代,女子學佛而成為解脫聖者的,為數不少。
像摩訶波阇波提、蓮花色尼、耶輸陀羅、末利夫人、妙齡童女,以及《華嚴經》中的休舍優婆夷、慈行童女、婆須蜜多、自在主婦,《法華經》裡的龍女八歲成佛,《維摩經》裡的天女散花說法,都是學佛有所成就,或證悟聖果,教化度生的著名女性。
現在舉幾個獲得成就的學佛婦女,作為現代女性學佛的楷模。
一、發願攝眾的勝鬘夫人
憍薩羅國的波斯匿王和皇後末利夫人,自從在祇園皈依佛教之後,常常想起他倆那最鐘愛的、已嫁給阿踰國王的聰慧利根的女兒——勝鬘夫人,於是就寫信派人送給她,力贊佛陀的無量功德和智慧。勝鬘看到這信,急於見佛,就在宮裡至誠祈禱,感得佛陀出現,為她說法,並為她授記:“如果你能不斷地修學,將來還可成為普光如來。”她聽法後,深為感動,就自動地在佛前發瞭十個大願,要盡未來際,以正法攝受眾生:
一願自己對於所受的戒法,永遠不起毀犯的心;
二願對於一切長輩,永遠不起輕慢的心;
三願對於一切眾生,永遠不起瞋恚的心;
四願對於他人的福樂、美貌、智慧,以及一切資生事物,永遠不生妒忌的心;
五願永遠把自己的所有和所知,都能佈施他人,沒有吝嗇;
六願永遠不為自己受蓄財物,凡有財物,都要接濟貧苦的人民;
七願永遠為諸眾生行“四攝法”,無愛染心,攝受眾生;
八願見到孤獨、幽系、疾病的眾生,永遠要為他們設法脫離苦難;
九願見到一切損人利己的事情,永遠要維護正義,主持公道,應折伏的就折伏他,應攝受的就攝受他;
十願從今天起,直到成道,攝受正法,終不忘失。
佛陀印許瞭她的心願,又以神力加被她,使她說瞭一部大乘的聖典,那就是著名的《勝鬘夫人獅子吼一乘大方廣經》,闡明瞭一乘真常的勝義。
二、樂善好施的毗舍怯母
憍薩羅國的舍衛城中,有一個信佛的傢庭主婦,名叫毗舍怯母,一天她到祇園去拜佛,又請佛和弟子到她傢裡來受供養。她因深知出傢比丘生活的清苦和不便,就在佛前要求允許她實行發心要做的八個願望:
一要向比丘們佈施雨衣,因她的婢女曾見比丘們在室內沒有雨衣穿,裸露身體;
二要供養初入僧園的比丘,因他們還不知道到什麼地方托缽才有人供養;
三要向行腳比丘佈施食物和資具,因他們沒有這些,要去托乞,阻遲瞭出外行化的時間;
四要向生病比丘佈施湯藥,因有病沒有醫藥,不易很快地痊愈;
五要向生病比丘供養食物,因沒有適當的食物,以後會影響他們身體的健康;
六要供養看護病人的比丘,因看護的比丘忙著自己去乞食,就顧不到病人;
七供養稀飯給比丘們吃,因佛說粥有十利,可以調心,增長健康;
八要向比丘尼們佈施浴衣,因見她們在恒河水邊裸體入浴,和一些不正當的女人混在一起,大傢就會對她們失去敬意。
當時佛答應瞭她這八個願求,但問她這樣發心,究竟為什麼利益?
她說:“不為什麼利益,隻希望將來有比丘涅槃,能夠聽到佛說他們已證阿羅漢果,而這些阿羅漢是曾經受過我供養的,我心裡就歡喜瞭。”大傢聽瞭她的話,都很感動,認為她的施舍,純出於一片至誠,供養三寶,沒有什麼附帶的條件;不像有許多人,做瞭一些好事,都是心裡另有企圖的。而她的樂善好施,全是推己及人的愛護,慈悲心和同情心的天然流露。
三、轉迷為悟的摩登伽女
印度有一個首陀羅種姓的女子,名叫摩登伽,與阿難很有緣分,苦苦地追逐阿難,很想和他結成夫婦;但阿難道力尚堅,頗有戒心,弄得她不得所欲。後來她要求她的母親用“婆毗迦羅先梵天咒”的力量迷惑瞭阿難,把他誘引入室,淫躬撫摸,幾毀戒體,後被佛陀設法救出。
佛叮囑摩登伽女,若要和阿難結婚,先要學阿難剃發出傢,學到像阿難那樣的道心,才可以和阿難結婚。摩登伽女一心要和阿難結婚,隻要目的能達到,什麼都可以照做。結果她遵循佛的意旨,削發出傢,佛陀教她修道之法,漸漸心地清凈,欲念消除,才知道愛情的妄想是愚癡可恥的行為。她從糊塗的迷夢中清醒過來,努力修證聖果,佛印許她的功夫已在阿難之上。
摩登伽女這時已離欲無染,拔除瞭愛情的種子,不會再生愛苗,即使叫阿難去和她結婚,她也不需結婚瞭。
當時印度社會階級甚嚴,佛度這個首陀羅種姓的女子出傢,曾受到僧團、社會以及國王波斯匿等的非難,認為這會損害教團的名譽。佛很婉轉地對他們說:“我是海洋,你們是百川,百川匯入海洋,同成咸味的海水;你們大傢一入佛海,也就一律平等,更無貧富貴賤可分瞭。”
當時他們對這些話,還不能完全無疑和同意,到瞭摩登伽女證入聖果的消息傳出,大傢始信佛法平等。確有事實可以證明,一切世襲頑固的舊觀念,也就不攻自破瞭。
四、佛化傢庭的耶舍父母
耶舍為俱梨迦長者的兒子,是一個翩翩濁世的佳公子。一天見自己所愛的舞女和樂師調戲玩耍,悶悶不樂,跑到佛處叫苦。
佛告以“人生原是苦空無常的,世上無不散的筵席,也無不變的愛情”。他領悟過來,就出傢學道。他的父親俱梨迦不知他的下落,以為他已自殺,後來知道他還健在,且經佛的開導,已出傢修道,也就非常歡喜。經過佛陀的幾次開示,俱梨迦也自願皈依佛教,做個在傢正信的佛弟子,所以他就成瞭佛教有“優婆塞”(男居士)眾的第一人。
俱梨迦長者在第二天,就懇請佛和六百個弟子,到他的傢裡應供說法。他的夫人聽瞭也生起信仰,皈依佛陀,做個在傢修行的清信女,過著佛化傢庭的生活。她的皈依,也成瞭佛教有“優婆夷”(女居士)眾的第一人。繼續她皈依的,後來還有耶舍的青年朋友五十多人。這一群的男女青年,受瞭佛陀的熏陶和感化,不但過起傢庭佛化的自利生活,同時也遵循佛的指示,到各處過著最早佈教的利人生活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