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發頭條歡迎您
發發頭條>佛教>蔡禮旭:君子是安住在當下的

蔡禮旭:君子是安住在當下的

時間:2019-06-13 13:05:25 來源:網絡投稿   編輯:佛教

“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我們剛剛提到,求學問是成就自己,不是裝樣子給人傢看。所以我們今天有道德學問,人傢不能理解,我們也不貪求,也不難過。會難過,就是虛榮心作祟瞭,患得患失的心作祟瞭,那怎麼會有道德學問呢?所以你有學問,一心一意為人傢好,人傢還誤解你,你都不放在心上,不難過,這是功夫,君子風范。  

事實上,君子是安住在當下的。《中庸》講:“素富貴,行乎富貴;素貧賤,行乎貧賤;素夷狄,行乎夷狄;素患難,行乎患難。”他隨時都保持平和仁慈的狀態,絕對不會去挑。這個人我不順眼,這件事我不喜歡,怨天尤人,都不是君子。所以素媳婦,行乎媳婦;素員工,行乎員工;素丈母娘,行乎丈母娘。扮演每一個角色都盡心盡力,不逃避,不退縮,不抱怨,這才能“人不知而不慍”。

我們很容易把責任推給他人,推給境界。“哎呀,你看我這麼有智慧,這麼有能力,就是某個人嫉妒我,讓我沒辦法發揮。”有沒有道理?“都誰障礙我,才讓我沒發揮。”“都是這個領導沒眼光,沒有重用我。”聽起來好像很有道理,事實上沒道理。為什麼?任何人都不可能障礙我們。該是你的福報,誰能搶得走?福田心耕,一個人有福氣,是修來的,別人哪能障礙得瞭。

有一個真實的故事。印度有一個國王跟他女兒講:“女兒,你今天這麼富貴,你知不知道原因是什麼?”女兒讀瞭些經典,就跟父親講:“父親,感謝您的照顧,而人的福報也跟他的修行有關,心胸好、善良,能修到很多福。”父親聽瞭不怎麼高興,心想:“好,那你修修看吧,你別當公主瞭! 我找個乞丐,讓你嫁給他,看你還有沒有福!”國王真的到大街上找個乞丐,讓女兒嫁給瞭他。女兒心裡很平靜,就跟著這個乞丐走瞭。這個乞丐傢以前是望族,後來淪落瞭。乞丐帶著這個公主去以前傢族的舊址,但都已經是一片廢墟瞭。突然那面殘破的墻倒下來,墻裡面藏瞭一些黃金、珠寶,結果他們就富貴瞭。

所以告訴大傢,福報是修來的,誰也搶不走。今天你有福瞭,不管你做哪一個行業,你都有錢,這是明理。不明理瞭,“哎呀,我以後會不會有錢?我兒子以後會不會有錢?”每天煩惱不斷。“有一少一,思欲齊等。適小具有,又憂非常。”有一點瞭,又想要更多。不知足,絕對沒有平靜的日子過。再來,智慧,誰能把我們的智慧拿走?甚至於遇到愈困難的境界,愈惡劣的人,他愈懂得歷事煉心,他的學問成就愈高。“難行能行,難忍能忍”,他更早成聖人,誰障礙得瞭?

我們看大舜,他的傢庭,誰能比他更惡劣?他真誠面對,德行成就瞭,福報現前瞭,從平民變成天子。不隻變成天子,後代子孫現在都還很興旺,還在跟我們一起學習中華傳統文化。你沒有福報經典遇不上,遇到經典,思想改瞭,自己的命跟後代的命都轉瞭,“經書不可不讀”就是這個道理。

所以,我們絕不能怨天尤人。你看孔子,一輩子沒有一個國傢用他,請問,這有沒有影響孔子利益世世代代的子孫?沒有。沒有官做,孔子認真教學,後代都得利瞭。所以安住當下,提升自己,盡心盡力,能夠利益他人、利益後代,任何人擋不瞭。往往我們很想去做一件事,為什麼不能做成?那是在提醒我們,我們的學問、德行、能力還不夠,這個時候我們要沉下來好好提升,指責這個人指責那個人,更提升不瞭。

“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都沒“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習性都沒有去掉,然後就上崗瞭,然後就去發脾氣瞭,那叫添亂,“成事不足,敗事有餘”。都沒有通過考試,怎麼去服務大眾?所以《論語》強調,“不患無位,患所以立”,不怕沒有位置服務他人,就怕自己真有這個機會瞭,沒有德行、能力去做好。“居易以俟命”,當下提升自己的道德跟能力,等待天命的安排。所以真明白這些道理,就沒有抱怨,沒有恐懼,沒有牽掛。

 

閱讀全文
熱點文章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