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發頭條歡迎您
發發頭條>佛教>凈土法門法語:發菩提心 一向專念

凈土法門法語:發菩提心 一向專念

時間:2019-06-13 13:18:40 來源:網絡投稿   編輯:佛教

1 凈宗修行的綱領,古大德給我們提出瞭兩句話,這兩句話就是“發菩提心,一向專念”。

2古大德曾經有個比較,他這個比較就是說,世尊當年在世說法四十九年,這四十九年是以哪部經最為殊勝?

3 一切經中,《華嚴》最為第一。

4《華嚴經》確實為各宗各派所敬仰、所尊重的,的確是如來圓滿的法輪。

5如果《華嚴經》跟《無量壽經》兩個相比,《無量壽經》第一。

6《華嚴》之所以究竟圓滿,就是最後十大願王導歸極樂,它才圓滿。如果不求生西方凈土,《華嚴》也不是最圓滿的。

7《無量壽經》自始至終,可以說字字句句都是給我們說西方世界依正莊嚴,純而不雜,所以就把《華嚴》比下去瞭,比《華嚴》還要殊勝。

8《無量壽經》的經文,總共有四十八章,四十八章裡面哪一章第一殊勝?第一殊勝就是第六章,阿彌陀佛四十八願。

9再就四十八願來比,四十八願哪一願最為第一?這就比到頂尖上去瞭,最為第一的,跟諸位說,我們古來大德所公認的是第十八願。

10第十八願裡面告訴我們“十念必生”,這才把如來度眾生的心願,一句話道破瞭。

11如來真有本事,能夠叫業障深重的眾生即生成佛,就在這一生就圓成佛道。用什麼方法?十念必生。

12這是講臨命終時,遇到瞭善友勸你念阿彌陀佛,你就能夠相信,就能夠接受,能夠依教奉行。

13這個十念不是平常的十念法,這是指念十聲阿彌陀佛他就往生瞭,真正是暢佛度生的本懷。

14西方極樂世界,具足無量不可思議功德莊嚴,其中第一無比殊勝的莊嚴,就是“十念必生,不退成佛”,這是他方一切諸佛世界裡頭沒有的。

15《無量壽經》是以“一向專念”為宗旨,這是彌陀本願之心髓,合起來講就是“發菩提心,一向專念”。

16如果更精粹地講,第十八願,十八願是阿彌陀佛本願的心髓,普度眾生圓成佛道,這是不可思議的大願。

17“發菩提心,一向專念”,全部大經之宗要就在這兩願,這是往生必修之正因。

18古大德告訴我們最簡單的“十念法”,一生不間斷,也符合《無量壽經》所說的“一向專念”這個經義。我們要遵守經典,依教奉行,我們才能成功。

19在寺院道場裡面,大傢在一塊有一定的作息時間,那個課誦長一點沒有關系。

20諸位在傢學佛,你傢庭事情很忙,你要是課誦很長的話,免不瞭有間斷。

21今天太忙,早課不做瞭,我明天來補。到明天又忙瞭,好瞭,我後天再補,再忙上三天,算瞭,不做瞭,就退轉瞭,反而不如十念。

22這十念時間短,五分鐘的時間就夠用,這個時間,我想任何人都能抽得出來。你早晨洗臉漱口之後,就修十念法。晚上睡覺之前,少睡五分鐘,早晨提前五分鐘起來,這個做得到。

23要有恒心,要有耐心,這個非常的重要。除瞭定課之外,那就散課,散課就是隨時隨地你能提醒自己念阿彌陀佛。

24總而言之一句話,一切時一切處一切境緣之中(境是講物質環境,緣是人事環境),始終要保持自己的清凈心。

25什麼叫清凈心?阿彌陀佛,你心裡頭有阿彌陀佛就是清凈心。這叫做專修!這種修法就是古大德所說的“萬修萬人去”。

26在我們工作的時候,需要用思考的,我們就把佛號放下,認真去做事情,事情做完瞭,我們要恢復念佛。

27念佛最重要是心裡有佛,口裡不念沒有關系,心裡念。口裡念累瞭,口就可以休息,心裡頭不能間斷。

28再跟諸位說,我們讀經也是念佛,我們讀《阿彌陀經》、《彌陀經疏鈔》、《彌陀經要解》,這還是念佛,因為經上講的統統是西方極樂世界。

29你念凈土三經,或者念凈土五經、念《往生論》,那個統統叫念佛。

30你可不能念別的經,你說我念《華嚴經》、念《法華經》、念《金剛經》,那不是念佛,那是夾雜瞭。那個經上沒有講阿彌陀佛,沒講西方極樂世界,這一點諸位要搞清楚。

31我們口念,念累瞭,我們換換,我們來看經,看經還是念佛,可以調節我們的生理,使我們做到不疲不厭。

32隨著我們自己適時適中地去運用,念佛才會念到法喜充滿。念佛,念到清涼自在,念到法喜充滿,這樣決定往生。

33除凈土法門之外,所謂八萬四千法門,任何一個法門都要斷見思煩惱才能超越六道輪回,隻有這個法門不必。

34修凈土法門,不必斷煩惱就可以往生,妙就妙在此地。你真正相信、真正發願、真正肯念佛,你這一生決定成功。

35你要把一切放下,不但把世緣放下,就是一切所有的佛法都要放下。一切經教你不要去研究,你隻要研究《阿彌陀經》、《無量壽經》這兩部經夠瞭,保證你這一生往生。

36你要再搞禪、搞密、搞教,那你就靠不住,為什麼?你的思想混亂瞭,你這個功夫裡頭摻雜瞭,不純,所以很難得效果。

37凈土法門沒有別的訣竅,就像大經裡面所說的,“發菩提心,一向專念”,《阿彌陀經》裡面講“一心不亂、心不顛倒”。你隻要真正能照這樣做,就決定成功,所以說非常非常的重要。

38菩提心一定要發,不發是不行的,要想生到西方極樂世界一定要發菩提心。

39菩提是梵語,翻成中國的意思是覺的意思;換句話說,菩提心就是覺心,覺則不迷。

40什麼叫做迷?什麼叫做覺?凡是貪戀這個世間,迷戀世樂,這是愚癡,這是迷。這個世間是虛妄的,隻有苦,沒有樂,如果真的搞明瞭瞭,你會感覺到這個世間非常可怕,這是覺悟。

41心心向往西方極樂世界,這就是大覺,這個心就是真正的菩提心。

42蕅益大師說得好,“能不能往生決定在信願之有無,品位高下決定在念佛功夫之深淺”。

43“深信發願,即無上菩提”,這句話也是蕅益大師給我們說出來的。印光大師認為這幾句話,完全是阿彌陀佛的意思,被蕅益大師說出來瞭。

44用菩提心來念佛,念念相應,所謂“一念相應一念佛,念念相應念念佛”。

45念佛的心,普通的心念,感應的力量很薄弱;如果是用菩提心來念,感應的力量就不可思議瞭!

46菩提心不難發,佛容易念,無論什麼人遇到這個機緣都可以修學,都一樣的成就。

47“發菩提心,一向專念”是修行成佛最重要的門路,最重要的方法。

48發菩提心,一向專念,這是我們瞭生死出三界,一生成佛最近的一條道路,沒有比這個更近,沒有比這個更快瞭!



南無阿彌陀佛
 

閱讀全文
熱點文章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