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發頭條歡迎您
發發頭條>佛教>人在瞭卻瞭這一生後,定會奔向新的生命

人在瞭卻瞭這一生後,定會奔向新的生命

時間:2019-06-13 15:56:11 來源:網絡投稿   編輯:佛教

以下這一段是佛經楞嚴經中的一段。

波斯匿王問佛:“人們都說,人死瞭以後就什麼都沒有瞭,隨著身體的消滅,人的心靈也就不復存在瞭。而你卻說心靈是不生不滅的。請問,怎麼才能讓我親自驗證一下這個心靈是不生不滅的呢?”

佛問大王:“你覺得你現在的這個身體是永遠不壞呢,還是最終要毀滅呢?”

大王回答:“肯定會毀滅的。”

佛問大王:“你的身體還沒有毀滅,你怎麼知道它要毀滅?”

大王回答:“盡管我的身體還沒有壞滅,但是我發現這個身體在不停的變化(新陳代謝),就像火燒成灰,漸漸消損,損亡不息,所以我知道,這個身體遲早要徹底消亡。”

佛說:“你說的沒錯。大王,看你現在年老體衰,容貌怎麼能和孩提時期相比啊?”

大王說:“是啊。我記得我還是孩子的時候長得細皮嫩肉,皮膚光澤,很是水靈。到瞭成年,血氣方剛,身強力壯。可是現在已是老年,面容憔悴,精神昏昧,頭發也白瞭,面皮也皺瞭,我看這個身體也不久於人世瞭,怎麼能和青少年時期相提並論啊!”

佛說:“雖說你的容貌有瞭很大變化,但是也不是突然間就變成這樣的啊。”

大王說:“是啊,這種變化是悄悄地、秘密地、慢慢地遷移的,我的確無法察覺到它,寒來暑往,漸漸成瞭現在這個樣子。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我二十歲的時候雖然說是年少,但比起十歲時的容貌顯然已經老瞭許多;三十歲與二十歲比較,三十歲顯然比二十歲又老瞭一些;今年我六十二瞭,覺得五十歲的時候還是很強壯的。我發現身體的這種變化若以十年為一段看似乎很大,但是這種變化其實並不是一百年一百年的變,應該是年年在變,若再仔細想想,其實也不是年年在變,而是月月在變,日日在變,剎那剎那在變,念念之間,不得停住。所以我推想,我的這個身體最終要變滅的。”

佛說:“大王,你看到瞭這種變化遷流不息,所以悟到瞭你的身體終將滅亡。你可知道,在你死亡的時候,你的身中可有不滅的東西啊?”

大王說:“我實在是不知道我死瞭以後還能有什麼不滅的東西。”

佛說:“大王,我現在就讓你來驗證一下那個不生不滅的東西。”

佛問:“大王,你第一次看到恒河水(恒河是印度的一條大河,此時他們就在這條河邊聊天呢)是什麼時間?”

大王回答說:“在我三歲的時候。那是我母親帶我去廟裡燒香為我祈求長壽,路過這裡的時候才知道這是恒河水的。”

佛說:“大王,就像你剛才說的那樣,二十歲的時候已經比十歲衰老瞭,一直到現在六十二歲瞭,你的身體在每年、每月、每日、每時,一刻不停的念念遷變,無有止息。然而你三歲看到恒河水的樣子與你長到十三歲時看到的恒河水的樣子有什麼不同呢?”

大王說:“十三歲看到恒河水的樣子與三歲時看到的恒河水的樣子好像沒有什麼不同,就連我現在六十二歲看這恒河水的樣子,也沒有看出什麼不同。”

佛說:“你現在慨嘆,你的頭發白瞭,面皮也皺瞭,說明你的面皮的確是比童年皺瞭很多。然而,你現在看這恒河水的‘見’性(觀水之見。也即‘見性’)與你三歲時看恒河水的那個‘見’性,有沒有年輕和衰老呢?”

大王說:“沒有。”

佛說:“大王,你的面皮雖然皺瞭,但是你的見性卻沒有皺過;變皺瞭的東西,因為在不斷的變化中,所以皺瞭;不皺的東西,因為不在變化中,所以沒皺。變化的東西終究要變滅,不變化的東西,本來沒有生滅,正如你現在的能見之性(見性),本來是不生不滅的,怎麼能說,隨著你的身體的生死而變沒瞭呢?又怎麼能說人死瞭以後什麼都沒有瞭呢?”

波斯匿王聽到這裡,豁然明瞭,深信:人在瞭卻瞭這一生後,定會奔向新的生命。於是和與會大眾一起歡喜雀躍,從來沒有這麼高興過!

 

閱讀全文
熱點文章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