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發頭條歡迎您
發發頭條>佛教>蔡禮旭:對別人要少批評,多體恤

蔡禮旭:對別人要少批評,多體恤

時間:2019-06-14 20:31:15 來源:網絡投稿   編輯:佛教

成就一件事情很不容易,事非經過不知難,我們沒體會過,不知道個中的滋味,如人飲水,冷暖自知,確實是這樣。但我們現在不善用心,看事情有時候又太表面,所以特別容易批評、容易批判。批評的事情,其實我們可能自己都沒有體會過,然後特別會挑毛病,這個態度不妥當,無形當中折瞭自己很多福。

應該是時時能體恤別人不容易,這個叫厚道、寬厚。有一句話講到「當傢才知米貴,養子方知親恩」,我們自己當孩子的時候,嫌父母,嫌這個、嫌那個,什麼時候才開悟?自己當爸、當媽瞭。這個迷迷瞭多久?迷瞭二、三十年才懂。那這二、三十年造瞭多少孽?所以我們算一算,我們要趕緊將功抵罪。「百善孝為先」,這個孝心沒有真正發出來,是在積累惡行,人生很難是積德累功。

我們自己真正當主管,回想自己當員工的時候,主管在上面講話,我們在下面批評。自己真正當主管瞭,才知道很多事情並不容易,方方面面都得要處理得當;尤其這個時代,大傢倫理道德的基礎比較淺。以前大傢都有學,都知道要遵守忠孝節義這些態度,都知道話到口邊留半句,話說多,不如少,話多不如話少,話少不如話好,講話都給別人留顏面,不要太苛刻,這些道理大傢都懂。這二、三代缺乏倫理道德,大傢沒有這個態度的時候,又要帶領一個團隊,那這個主管的難度就相對更高瞭。所以儒傢常說「要設身處地,感同身受」,不容易!我們能常常換位思考,那批評就淡瞭,體恤就愈來愈多瞭。

恭錄自《群書治要360》學習分享蔡禮旭老師主講(第十七集)2011/8/13馬來西亞中華文化教育中心檔名:55-057-0017

 

閱讀全文
下壹篇:返回列表
熱點文章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