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發頭條歡迎您
李炳南居士:未證真如應慎因緣
時間:2019-06-15 14:42:46 來源:網絡投稿
編輯:佛教
學重行解相應。解而不行,說食數寶;行而不解,多入歧途;兩俱有過。今修凈者;但曰念佛,求生西方,隻知向果上攀緣,至於所念,如法與否,慢不加察。是於因力緣力,反而忽之,寧非不知務本耶?經曰:因地不真,果招紆曲。又曰:緣謂一切功德善根,資助瞭因,開發正因。烏可不深長思之。
所謂凈土者,無逆惡煩惱之清凈果也。念佛者,無逆惡煩惱之清凈因心也。復次,更說眾善萬德之行,是又尚乎助緣也。因與緣如鳥左右雙翼。雙翼必齊舉,始得飛高圖遠,達其所向。因緣必同修,方能感應道交,成辦其果也。
古德知其如此,誨人無不從因上提撕。曰自凈其意,曰心凈土凈,已顯示之,欲證凈果,須植凈因也。雖回帶業往生,乃指潛伏舊種;不曰造孳往生,可見不許新殃。明乎此,方萬修萬去,昧之則因力不充,希果雲乎哉。
凈土三經,並重助緣,極贊福德。小本:「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大本:「令舍五惡,去五痛,令離五燒。」觀經:「欲生彼國者,當修三福。」經訓煌煌,茍有其因,而無其緣,猶以為不可也。
或曰:至心念佛一句,能消八十億劫生死重罪。業既消矣,何勞講究因緣?予曰:一念瞋心起,八萬障門開。障門開矣,業不復生乎?大都今之學人,一面念佛,一面造孳,卻似右手掃地,左手揚塵,試思何勤何怠,如不自欺,會當啞然失笑。所以老實念佛者,無不警惕因緣。因緣不凈,已非老實,於行解乎何有?如此求生,隻是意圖徼幸而已。
閱讀全文
上壹篇:人身就像一朵花,不要執著
下壹篇:返回列表
熱點文章更多>>
最新文章
熱門文章
-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