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夥子帶著外婆打工十載 愛情孝道能兩全
來源:新民晚報記者:汪一新通訊員:胡龍霞鄭國慶
在廣州番禺大石鎮上,住著這麼一戶人傢:小夥子名叫唐戈隆,4年前從湖南來到廣州打工;他外婆,83歲的農村老人。每天晚上,小夥笑吟吟地攙扶著瘦瘦的小腳老太,在街上聊天漫步。
熟悉他的人知道,這個來自湖南鄉村的打工仔,已經四處漂泊十多個年頭瞭。這麼多年裡,他換瞭很多的地方,換瞭很多的工作。和成千上萬打工仔唯一不同的是,無論到哪裡漂泊,他始終帶著他的外婆。
打工仔唐戈隆的故事,不那麼跌蕩起伏,但也許會在你內心深處喚起一份久違的感動。有人說,這是一首現代版的敬老之歌。小唐則說,我永遠是外婆手裡的拐杖。
陪伴外婆的溫馨時光
唐戈隆帶著外婆來到瞭廣州,為瞭省錢,他把傢安在番禺。這裡,每個月的房租隻有650元。但是,每天他上下班要奔波3個多小時。一個外地人在廣州闖蕩不容易,再帶著老外婆就更不容易。每天早晨7時前,他要替外婆煮好早餐、準備好洗臉水,伺候外婆起床,吃飯。洗過碗,收拾好屋子,把外婆的午飯準備好,他才出門上班去。
每天不管再晚,唐戈隆都要陪外婆喝幾盅酒,還要拉著外婆到街上散步。他要把外婆換下的衣服洗好晾出去,再給外婆洗腳擦身子。每隔幾天要給外婆洗一次頭。等做完這些,已經是深夜瞭。外婆睡不著的時候,還要拉著唐戈隆說上一番話。
每天他都要買一份報紙回傢。外婆一個字都不認識,一個人守在傢裡很孤獨。整理一大疊報紙,倒是外婆的開心功課,有點事幹,日子好打發。
十幾年來,四處漂泊的唐戈隆常常為生計發愁。但是情願自個兒餓著,也要保證讓外婆吃上雞蛋。
隻剩下瞭外婆和唐戈隆
為什麼這個打工仔和外婆孤零零地相依為命呢?這還得從24年前的一場悲劇說起。
唐戈隆出生在湖南永州鄉下。唐代柳宗元的《捕蛇者說》描述瞭1200年前永州人的悲慘遭遇。不幸的是,毒蛇也給唐戈隆一傢帶來慘烈的厄運。一個冬天的日子,母親上山砍柴,被毒蛇一口咬傷。當13歲的小戈隆跑回傢的時候,母親躺在床上已經奄奄一息。小戈隆淚流滿面地用草藥為母親擦洗傷口。母親張開嘴,卻說不出一個字,隨後頭一歪,就撒手人間。小戈隆清楚地記得母親最後的眼神。母親看瞭看他,又下意識地向外婆望瞭一眼。他知道,外婆是母親最放心不下的人。
唐戈隆的母親去世之後,舅舅患癌癥死去,外公經不住這沉重的打擊,喝下農藥自殺。他父親再婚,遠遠地離開瞭這個傢庭。在短短的時間裡,全傢隻剩下瞭外婆和唐戈隆這一老一小,一個熱熱鬧鬧的傢,突然沉寂瞭。
為瞭讓外婆吃上雞蛋
那又是一個冬天的日子,天快黑的時候,唐戈隆從鴨群經過的地方揀到瞭兩個熱呼呼的鴨蛋。急沖沖往傢跑,他用那兩個鴨蛋燒瞭滿滿一大碗熱湯,端到瞭飯桌上。“外婆,你吃飯啊,有鴨蛋湯呢。”唐戈隆興奮地喚著外婆。“我……怎麼一點都不想吃呢?”外婆無力地說。
小戈隆舀瞭一勺鴨蛋湯送到外婆的嘴邊。這時,外婆突然倒在瞭他的臂彎裡,雙目緊閉,身子顫栗。“那天夜裡,我第一次想到瞭外婆也會死過去。”唐戈隆回憶道。
那天醫生說:“你外婆是嚴重營養不良。如果不給她弄點好吃的,她活不瞭幾天的。”
可是,全部的吃食隻有幾筐紅薯、幾串辣椒、幾袋大米。唐戈隆和外婆一年四季就靠這三樣東西為生。沒有一隻雞,沒有一分錢,有時候連鹽和油都沒有,唐戈隆從哪裡給外婆弄點好吃的呢?
小戈隆向鄉親借瞭4個雞蛋和1筒面條,本來想分兩天做給外婆吃,哪知道外婆一頓就全吃完瞭。那天下午,外婆能下床瞭。
他松瞭一口氣,冒出瞭一個大膽的想法:到永州打工去!城裡掙錢容易,城裡能養活外婆,至少能掙到雞蛋錢!
唐戈隆為瞭外婆能吃上雞蛋,就出發去城裡打工瞭。
可永州的雞蛋錢,並不像唐戈隆想象的那樣好賺。19歲的唐戈隆在小城大街小巷辛勤穿梭。轉眼快到年關,同學要放假回傢瞭,唐戈隆還沒有找到工作。他隻得帶著疲憊和200元的債務,回到瞭外婆身邊。
唐戈隆心裡一陣發緊,說:“外婆,我出去打工是想讓你日子過好一點。可我出去才一個月,你就瘦成瞭什麼樣子,我看你連50斤都不到瞭。我放不下心啊。”
1992年的大年初三,唐戈隆又去瞭永州;初四就在朋友們的幫助下找到住處;初五,唐戈隆回到芬香村,把外婆接到瞭永州。他說:“外婆最怕的是孤獨!外婆一個人的時候,就跟老鼠對話;有一次外婆病瞭,沒人照顧,她居然連續兩天沒有吃飯,我哪還敢讓她一個人呆在傢啊!”
雨天就胸口發痛
從芬香村到永州,從永州到長沙,從長沙到北海,從北海到北京,從北京到廣州。唐戈隆顛沛流離15年,飽嘗瞭人情冷暖。外婆有時帶在身邊、有時留在老傢。外婆不在身邊的時候,唐戈隆會有條件反射:一到下雨天,心就回到瞭鄉下的土磚屋,似乎看見老屋在漏雨,他胸口就發痛;一看見街上的老年乞丐,他就想到苦難的外婆。
1995年,唐戈隆失業瞭,連房租也交不出瞭,他狠瞭狠心,把外婆送回老傢,自己闖北海去,口袋裡僅有150元。計劃中是到北海安頓下自己,就回傢接外婆。到北海的第三天,他心裡放不下外婆,給外婆寄10元錢。在北海的第六天找到瞭工作,可幹瞭一個月後,老板不給假,沒辦法,唐戈隆隻好辭職回傢去看外婆。唐戈隆的擔心不是多餘的,從北海回到傢,一踏進門,就看見外婆的額頭上有一個大傷口,已經開始化膿瞭。那是外婆下樓時摔傷的。“沒有人在身邊,外婆的情形讓人想到就害怕,從此,我再也不敢把她一個人丟下。”
當初走出芬香村,唐戈隆隻想到打工賺錢,養活自己和外婆。唐戈隆開始做體力活,他很努力,堅持自修大學中文課程。4年前來到瞭廣州,唐戈隆還拿到自學考試的大專畢業證。他的工作才穩定下來,在一傢培訓公司工作。
“我是外婆唯一的溝通人”
唐戈隆本來想請個保姆,但外婆不同意;就算請到瞭,外婆一口方言,與保姆無法說話。後來想從老傢找一個保姆,也沒有人願意幹。一天,老同事對唐戈隆說:“我建議你把外婆送到養老院去吧!”唐戈隆許久沒有出聲:送養老院?外婆又聽不懂普通話,更聽不懂廣州話。他回答道:“我能照顧好外婆,我是外婆唯一的溝通人!”
“老人是頑童,此話一點不假。隻有你把外婆當成小孩,面對她的固執、嘮叨,你就會體諒她。最重要的是讓外婆感受到親情,別讓她絕望。”唐戈隆說。
唐戈隆在與外婆的朝夕相處中,逐步掌握瞭老人的一些心理特點。
“您記性好啊,您講衛生啊,您心好啊……”唐戈隆每天早晚都對外婆說些順耳話,這樣使外婆白天活得開心,晚上睡得踏實。
在外婆81歲生日的時候,唐戈隆給她過瞭有生以來第一個隆重的生日,有好幾個同事、老鄉參加,外婆高興得像個小孩一樣大呼小叫。
唐戈隆同事說:“一個小夥子,能夠堅守住一份孝心,能夠照顧老人的生活而寧願耽擱自己的前程,很難得。現實中許多人做不到。”
愛情與孝道
唐戈隆這個生計艱辛的打工仔,要找女朋友,並不容易。何況他還帶著個外婆。最不可思議的是外婆還會無端傷害上門拜訪的女孩子。
唐戈隆的外婆不是一般人傢的老人,一連串的打擊在她心裡留下瞭過多的傷痕。她變得敏感而怪異,脾氣固執,言語尖銳傷人。
唐戈隆的第一位女友,就是被外婆無端打瞭一個耳光,氣得一去不返的。後來有幾位女孩陸續來到唐戈隆的身邊。她們都是好女孩,都很善良。可是外婆無休止的嘮叨,她們都無法忍受。一位姑娘曾勸唐戈隆把外婆送回傢鄉:年輕人老守著外婆,不值得!
隻有唐戈隆理解外婆的心。“她不是真的罵人,那是出自她的一種恐懼,她害怕失去我。她年紀大瞭,思想守舊:女孩子要挑人高馬大,幹活麻利的。城裡的姑娘太花枝招展瞭,她看不慣!”愛情與孝道就是這麼沖突。犧牲愛情,維系親情,他就是這樣選擇。他知道,如果他把外婆拋在一邊,自己去築安樂窩,外婆肯定活不瞭幾天!那麼唐戈隆將一輩子遭受良心的譴責。
對於愛情,不是不想,而是不敢!唐戈隆在都市裡渴望愛情,更堅守著一份獨特的親情與孝道。唐戈隆說:“我沒有怨言,絕不能怪我可憐的外婆。也許我的緣分沒到。”
唐戈隆欣慰的是,外婆這個鄉下老人如今有瞭看電視新聞的習慣,盡管一字不識,卻也關心國傢大事;以前外婆每餐離不瞭辣椒,現在接受瞭清淡飲食,外婆體重從不到50斤增加到83斤左右;原先臉色悲戚,現在笑口常開。
唐戈隆說:“我漂泊在外打工這麼多年,我對故鄉是有感情的。我時常想起20多年前的人和事來。不過,在我心中,故鄉就是外婆,外婆就是故鄉。”
-
2
-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