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發頭條歡迎您
發發頭條>佛教>勿以善小而不為

勿以善小而不為

時間:2019-06-16 20:20:18 來源:網絡投稿   編輯:佛教

(文:轉載)

古人言:“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我們活在這個世界上,身邊總會有種種小善,用心留意瞭,並付之實踐,或許就能改變自己和別人的命運。昨夜裡就聽得中央廣播電臺講述有關“小善”的兩個真實小故事,是為引。

“小善”一小件(一)

某老爹是海地人,經營一雜貨鋪已許多年。切不說其貨賣得怎樣,單說有一日中午老爹正做飯,鍋子裡飯正煮得緊。這時,有位叫羅伊的外來務工青年走進老爹的雜貨鋪,要瞭一瓶調味品就走開瞭。

羅伊離開沒多久,老爹發現給錯瞭瓶子,羅伊多出瞭錢拿走瞭廉價貨。老爹二話不說,也顧不上鍋裡的飯,三步並兩步奔向羅伊居住的棚戶區。

海地的中午氣息炎炎,棚戶區人人都在午休。老爹到棚戶區就扯開嗓門呼喚“羅伊”,惹得許多還在睡意中的人揉著惺松的眼,晃晃悠悠地走出自傢大門,其中當然也包括羅伊。

就在此時,可怕的海地大地震發生瞭,大地在顫抖,狂風在咆哮,棚戶區陋屋盡傾,而人們還如夢未醒。老爹自己也懵瞭,手中瓶子裡的高價調味品卻清澈怡人,在陽光下閃著金黃的光,折射出老爹為顧客負責的心,也在向人們講述一個“小善”的故事。正是這份“小善”,救瞭眾人的命,也救瞭老爹自己。

“小善”一小件(二)

故事還是發生在國外,究竟哪個國傢暫不提及。據言此國有兩相鄰小鎮,一鎮盡遭匪徒騷擾,輕則丟財,重則傷命;而另一鎮則幾世太平。

遭匪的小鎮居民就疑惑瞭,為何如此?後來匪徒被捉,詳細審問之,總算有瞭緣由:原來匪徒每每欲襲另一小鎮,每躥至各傢近墻處,總有鳥鳴,惹得各傢燈火即明,叫喊抓賊聲聲不斷,匪徒隻有倉皇而逃。而匪徒流轉相鄰小鎮則相安無事,可大行其道。

小鎮居民聽到此就更納悶瞭,為何隔壁小鎮各傢墻壁處會有鳥鳴?隔壁小鎮中的老人給出答案,說早先小鎮各傢砌院墻時都請同一位泥瓦匠,此君每為人所請築墻,則在墻上留下若幹小洞,每年春天便有鳥兒於此築巢。鳥鳴由此而來。

言至此,可見“與人方便”即“與己方便”,留善於鳥便是為己為人積福。“勿以小善而不為”,古之先人早有先見之明,現代人何不為之?為己為人,行善積福,快樂度日,幸福終生!

 

閱讀全文
下壹篇:返回列表
熱點文章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