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發頭條歡迎您
發發頭條>佛教>《祈福供燈筆談》三:祈福的方式

《祈福供燈筆談》三:祈福的方式

時間:2019-06-17 16:13:16 來源:網絡投稿   編輯:佛教

一願生者安康,二願逝者安息,三感恩所有貢獻及付出的人,四感恩自己所擁有的一切!

有緣眾生,大傢好,我是共修居士。

祈福是一個統稱,許多善知識不知祈福都有哪些方式方法。在第二篇的時候,我也曾提到過,祈福是修行的一種法門,其中最為常見的是燒香拜佛、誦經禮佛、供燈祈福等。今天就給大傢說一下,這三種方式都有哪些意義,需要註意什麼。

【燒香拜佛】

燒香拜佛,是我國的傳統習俗。相信大傢都知道,尤其每逢初一十五,去寺廟燒香拜佛的人更多。但其實上香是沒有次數和特定時間的限制,一般早晚各一次,哪天都是可以的。

寺院是佛教徒培福修慧之地,古稱叢林,而在寺院大雄寶殿上供奉釋迦牟尼佛,是大徹大悟的覺者,是佛教的創始人,被佛弟子尊為“世尊”、“本師”等。燒香拜佛的真實意義在於表達對佛陀的尊敬、感激與懷念。去染成凈,奉獻人生,覺悟人生。如此而行,自然福慧具足,心想事成。

除瞭燒香之外,供養佛菩薩也可用鮮花和水果,是表示因果之意。如果條件不具備,也可供奉一杯清水,以表清凈平等之意。

【誦經禮佛】

佛經上說:“一切供養中,法供養第一。”所謂法供養就是佛經上的教導,如理如法受持誦讀,自行化他,為人演說。即在日常生活和待人處世中:“諸惡莫作,眾善奉行。”

佛法不是魔法,不是今天你念瞭一部什麼經,就能除業障、交好運。也不是今天念一部什麼經,明天就可以逢兇化吉、事事順意。這些想法都是妄念。世人常說,修佛是修心,學佛是學做人。誦經禮佛,其意義在於自凈其意,凈化自己的心念、欲望等。我們種下什麼因,就得什麼果,種善因得善果,種惡因得惡果。

在念誦經書時,要焚香,坐姿端正,保持氣息,心口合一,要用恭敬之心對待。誦經時不用想著要誦讀多少遍,發心更為重要,把經書的智慧記於心中,才是無量功德。隻有把心放在經書中,用心領悟書中的智慧,方能得到佛菩薩的加持,凈化業障,領悟佛法,從而幫助我們累積功德,種下福田,利益眾生。

【供燈祈福】

燈是智慧、光明的象征,燃燈是佛門的重要供養之一。

《佛說施燈功德經》提到:於佛塔廟奉施燈明,乃至供養少許燈芯或酥油燈,即使此燈的亮度僅能照一臺階,而福德之大,不是聲聞、緣覺所能瞭知,隻有佛才能夠通曉。

在古代,沒有電燈,都是點以油燈,一是使殿堂明亮,二是能為來往行人指路,有瞭燈光就不會走錯路,意為有瞭燈光就有瞭前途和希望。而眾生點燈供佛,一方面是求佛加持、保佑,一方面也希望借著供佛的功德開啟智慧,破除愚癡和業障。

不論以何種方式祈福,發心和堅持,都是最重要的。與我熟識的善知識都知道,我每日都是堅持供燈祈福,供奉之後,為其燒香誦經也是必然要做的。

發心是根本,要誠心誠意,排出雜念,不要想東想西,心裡不清凈,這樣的祈福隻是一種毫無意義的機械動作而已,不如不做。

貴在堅持,水滴為什麼可以穿石?就是因為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堅持。堅持,是能量的積蓄,是對心性的一種磨練。能夠一日祈福的人,大有人在,能夠日日祈福的人,少之又少。

如若隻祈福一兩日,即便再發心,也難得什麼功德。我們要知道種下的種子,開花結果是需要時間的,因與果的形成也是需要一個過程的。而不是我今日發瞭願,種下善果,明日便可實現,如若這般,那曾種下的惡果也必然立即顯現。

我們之所以去發心和堅持的供養佛菩薩,去祈福,是為瞭得功德,得善報,得善果。那麼每日所堅持的供燈祈福究竟能得何種功德,這也是很多善知識關心的問題,下一篇我再為大傢講一下關於供燈的殊勝功德,還望大傢持續的關註下去。

嗡嘛呢叭咪吽...

嗡嘛呢叭咪吽...

嗡嘛呢叭咪吽...

 

點我打賞

閱讀全文
熱點文章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