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凈則佛土凈,什麼是清凈心?
一個人的心靈若是清凈無染,即使身處困厄的境界,也不會有眾多的煩憂;一個人的心靈若是不安、煩亂,即使身在山林天天靜修,心也如同在鬧市,不得安寧。因此,“維摩詰經”說:“若菩薩欲得凈土,當凈其心,隨其心凈,則佛土凈。”真正的凈土,不在它方,也並不遙遠,就是一顆幹幹凈凈的心。
一次,佛陀給大傢開示“隨其心凈,凈則佛土凈”的道理。當時舍利子聽後,心生懷疑:“如果說心凈則佛土凈,那師尊因地時心豈非不清凈,要不然他的娑婆世界怎會如是雜亂穢惡?”佛陀知道他的信念,問:“盲人看不見天上的日月,是日月的過咎嗎?”舍利子回答:“不!是盲人自己的問題,非日月之過。”佛陀說:“同樣,我的佛土非常清凈,隻是眾生見不到而已,並非如來的過咎。”此時,螺髻梵王(具髻梵天)對舍利子說:“你不要認為娑婆世界不清凈,在我的眼裡,釋迦摩尼佛的剎土清凈無垢,宛如自在天宮。”舍利子不相信,說自己所見的全是泥石瓦礫,丘陵坑坎,穢惡充滿。
於是佛陀以腳趾壓地,頓時三千大千世界,莊嚴無比,極其清靜,呈現出無量的功德。舍利子見後嘆為稀有,佛陀說:“我此佛土恒常清凈,隻不過你沒有見到罷瞭。譬如天人享用同一食物,由於各自福德不同,所感受的味道千差萬別,同樣眾生因為業力有異,有些人見不到此土功德莊嚴。心清凈的人,才能見到諸法清凈。”佛在《華嚴經》中也說,“眾生心凈故,得見清凈剎。”
清凈心的感覺就是一切都放下瞭,對這個世間沒有一樣執著,什麼都可以,什麼都好。一切人都是好人,一切事都是好事,日日是好日,時時是好時,絕不會跟任何人有什麼計較,得失、名利都不放在心上,那內心裡有法喜。念佛人得清凈心瞭,肯定往生。他隻有一個願望,就是到西方極樂世界親近阿彌陀佛,這個世界他什麼都不動心,名聞利養、五欲六塵的享受,不會有任何貪戀,人傢的毀謗陷害,他絕對不生瞋恨,這是清凈心的表現。
一心念佛,一心是清凈心。什麼叫一心,二六時中,一天到晚心裡隻有阿彌陀佛,憶佛念佛,心裡真有阿彌陀佛,除阿彌陀佛之外,什麼都沒有。每個眾生,蚊蟲螞蟻、妖魔鬼怪、花草樹木,都是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