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發頭條歡迎您
發發頭條>佛教>大安法師:厭離心是一種智慧

大安法師:厭離心是一種智慧

時間:2019-06-17 19:09:20 來源:網絡投稿   編輯:佛教

大安法師:厭離心即智慧心和菩提心

一、厭離心來自智慧的關照

信、願、行,願這個科目就是談“厭離娑婆、欣求極樂”這兩種心理狀態的。為什麼我們能夠有厭離心?它是來自智慧的一種關照。
一切眾生都生活在八苦交煎裡面,但往往很多人自己意識不到這個苦,他就堪忍(娑婆世界意為“堪忍”)——堪忍我們的三毒煩惱,堪忍我們種種不如意的苦難現實。在這種狀態當中,能夠敏銳地透過生命的現象知道它本體上的苦的話,這就有點智慧瞭。進而我們瞭解“苦”是由煩惱所招感的。當我們瞭解到是由於自己的煩惱(貪、嗔、癡、慢、疑)感招瞭五濁惡世的依報和陋劣身心的正報,自然就會升起一種厭離心,所以這種厭離心也是一種智慧的透顯。這是從它對現實的關照來看,產生厭離,這個厭離一定要有一個新的參照系,所以一定要有一個超然的存在,那就是清凈莊嚴的極樂世界,一真法界。它其實也是我們清凈心裡面所升華出來的一種參照系,通過認知、接納、信受、神往,而後才會產生的一種心理。所以厭離和欣求正好是一體兩面,由厭離激發出瞭欣求,由欣求一真法界的清凈,又帶動瞭厭離心,互相增上。眾生有的是從厭離心開始,有的是從欣求心開始,無論從哪個開始,它都會產生一種相互影響、增上互動的效果。
確實,如果凈業行人對娑婆世界沒有厭離心,他的願就不懇切,他就會貪生怕死。貪生怕死就是對“我”的執著,身見還沒有看破,沒有看破就有一種貪戀執著。就好像有的念佛人,他也念念佛,實際上他天天想到的是他事業很繁忙,沒有時間念;還有的人甚至說“我現在沒有時間學佛,等我退休瞭再來學佛”等等,這些都是不具備厭離心的表現。或者這段時間生意虧瞭,又生病瞭,這時候他好像有點厭離心;到時候一看,身體又強壯瞭,又賺錢瞭,又當官瞭,那厭離心又跑到九霄雲外去瞭。如果生活非常順利,有空調、有冰箱、有嬌妻美眷......“唉呀,去西方極樂世界幹什麼,這已經就是我的極樂世界瞭。”
所以世間人一定要以苦為師,要有這種危機感,以此激發我們的厭離心。凡夫眾生要生起厭離心是很難的,所以我們要從厭離心下手。

二、發不出厭離心的原因

凈土三資糧信願行中,願的本質內涵就是厭離娑婆、欣求極樂。為什麼要厭離娑婆?這裡有幾個概念要瞭解清楚。印祖用一種非常有表現性的文句來說,厭離娑婆,就好像一個監獄裡面的囚犯,希望趕緊出離牢獄一樣。我們就是這個囚徒,大一點說,這個三界就是牢獄,我們在三界裡面出不去,不能做主。縮小到我們這個地球出不去,萬有引力。再縮小在我們這個身體,我們身體也像一個牢獄,我們的心性透不出來。這些都是很苦的,不得自在、不得自由,種種苦難的煎熬、種種苦難的系縛,無常的逼迫。但是有一個自由自在的天地,那是正常的生命狀態,由於我們一念無明,自己到瞭牢獄裡面來瞭,現在有個機會可以從牢獄裡面出來,我們要趕緊出來!

但問題是我們迷惑顛倒,在牢獄裡面呆久瞭,他認知不瞭自己的是一個囚犯的角色,甚至把牢獄認為是自己正常的情況,還不想出來。真是可憐憫者。《法華經》裡面的火宅喻,實際上是給我們傳達一個信息,真實的現象是三界如火宅。這個房子已經即將要倒塌,然而我們這些人,就是這個火宅裡面,還在那裡玩耍、還在那裡“享福”、還在那裡做各種各樣的“事業”。在外面的這個父親急壞瞭,就呼喚自己的子女出來。但子女還不聽話,覺得我呆在這裡面還很好,很快樂。於是父親也隻有巧設方便,知道他們原來的愛好,就說:“你們出來吧!我這裡有很好的玩具,有鹿車,有牛車。”子女們聽說外面有好玩的東西,才爭先恐後出去,是這樣離開三界牢獄的。

我們沒有一念的厭離心是因為什麼?是因為認知不到這是苦難的牢獄,沒有智慧。所以我們能不能接受這個概念,這個概念能不能落實在我們的認知上,是非常重要的。我們是否知道己就是牢獄裡面的囚犯,拖著沉重的鐐銬,帶上瞭手銬,每天經受苦毒的拷打,沒有一刻的自由。我們一旦認知到,對這種牢獄的厭離、出離之心就油然而生,願意離開這個娑婆世界。


三、靠這句佛號加持,真正生發厭離心

我們這世間的眾生發出離心是很難出的。無量劫以來就在這五欲六塵裡面打滾,就在這個妄想雜念堆裡討日子過,而且認為五欲六塵是人生幸福的本質內涵,就像一個廁所裡面的蛆蟲在大便裡面往返它是其樂融融,不知道污穢。所以我們能認知到這個世界的污穢,決心出離它,本身要具有甚深的智慧才能產生這念出離心。我們沒有這個智慧,於是阿彌陀佛就用悲心,把令我們生起出離心的這個功德都在名號當中把它編碼好瞭。對這本人也有點小小的體會。原來我在支提山念過四十九天的佛號,念五百萬聲,當然自己業障很重,一點功夫都沒有。但是中間確實產生瞭一種極強的厭離之情,就感覺這個世間太苦太苦,活瞭這麼多年,怎麼活的?竟然能夠活過來,真是不堪回首!平時這種苦很難感覺出來,就在念佛十多天以後就出來瞭,真是苦不堪言。


所以我才深信,因為原來在佛經裡面談到阿彌陀佛對我們的功德包括令我們產生厭離和向往的心,凝結在佛號當中瞭。我認為通過我個人小小的體驗它是千真萬確的。所以我常常勸那些念佛的人,有否信心、有否出離心,你還是老實的念佛,把我們全身心交給阿彌陀佛。當我們念這句“阿彌陀佛”的時候,實際上它就展示著我們一個苦難的眾生,對一種絕對超驗救度力量的全身心皈依。

我們體會到,這句佛號以一念轉換百千萬億個妄念的轉換功能不可思議,才深刻地感覺到阿彌陀佛對我們具有多麼大的恩德。他老人傢給我們這個佛號萬德洪名,這句萬德洪名裡面具足智慧光,排遣我們的愚癡;具足歡喜光,能讓我們改變瞋恚的心理;具足清凈光,令我們淫欲的念頭轉化清凈;具足不斷光,讓我們散亂放逸的心能夠精進不間斷;具足超日月光,照透我們無名黑暗的內心。名號所在之處就是彌陀光明註照之時,我們得到名號的註照,身心就柔軟瞭,我們阿賴耶識的善根就會破土而出,我們就會生出厭離娑婆、求生極樂的菩提心。

 四、有甚深智慧的人才會有厭離心,厭離心即是無上道心

如何發無上道心?善導大師在《觀經四帖疏》裡面,給我們開示瞭一個很好的方法:“唯發一念厭苦,樂生諸佛世界。”你就從當下這一念,厭離娑婆世界的苦開始。這個比較親切實在。
有時候我們反照我們身體上的苦,生老病死,愛別離,怨憎會,求不得,五陰熾盛,以及我們所處的環境,種種的諸惡,這種苦難的逼迫。如果我們有一念厭苦之心,對這個苦能夠厭,做到“厭苦”是很不簡單的一件事情。一般的人在苦當中他不會去“厭”,他要麼怨天尤人,要麼苦中作樂,要麼苦不以為苦,麻木不覺。要產生“厭”,這個“厭”是一種智慧的表達,隻有有甚深智慧的人,才會有厭離心。

所以大乘經典中,佛教我們要用佛法、智慧來熏修我們的心,才能夠對輪回的苦——八苦,生出厭離心來。那麼就從當下這一念,厭離娑婆世界的苦開始,他厭離就有一個出離的願望,出離到什麼地方去,馬上就對佛國凈土產生瞭好樂,知道佛的凈土能夠快速圓滿菩薩的菩提願以及菩薩行。他發起“我要到凈土圓滿菩薩行”這樣的願,這樣的心。到凈土見佛得到無生法忍之後,再回到生死苦海來普度有緣的眾生,他能發起這個心,這就叫“無上菩提心”。如果一下子從上求佛道、下化眾生這樣的高度來發菩提心,有時候很難辦到,那你就從當下厭離娑婆苦開始,還能夠辦到。
蓮池大師開示:“欲生彼國,須多善多福。今持名念佛,乃善中之善,福中之福。執持名號,願見彌陀,誠多善根、最勝善根、不可思議善根也!故當以持名為正行,復以持名為發菩提心。”
蕅益大師《阿彌陀經要解》雲:“深信發願即無上菩提。合此信願,的為凈土指南;由此而執持名號,乃為正行。若信願堅固,臨終十念一念,亦決定得生;若無信願,縱將名號持至風吹不入,雨打不濕,如銀墻鐵壁相似,亦無得生之理。修凈業者,不可不知也!”

【附錄】大安法師的厭離心來自何處?
瞭悟子
大安法師和所有高僧大德一樣具有強烈的出離心、博大的慈悲心和牢固的菩提心。他對六道輪回的透徹認識和厭離是一種智慧的體現,與生活際遇關系不大。法師曾多次說過,“回想過去的經歷真不是人過的日子”,“世間太苦太苦,活瞭這麼多年,怎麼活的?竟然能夠活過來,真是不堪回首!”一般人看瞭會以為法師受過多大磨難,可是回顧法師的人生歷程竟是非常順利且榮耀的,可以說生逢其時,福慧具足,從19歲考入江西大學中文系起,就決定瞭他成為體制內的幸運兒,人生一帆風順,事業前途輝煌。
請看大安法師簡歷:
大安法師俗名魏磊,1959年3月生於江西南昌。
1978年至1982年江西大學中文系。
1982年至1985年於江西省委黨校哲學教研室任助教。
1985年至1987年於中國人民大學哲學系讀研究生。
1987年至1991年於北京警-察學校理論部任講師。
1992年至1999年於中國金融學院理論部任副教授。
1994年被中國佛學院禮聘為客座教授,主講凈土宗經論。
2000年於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就任教授。
2001年9月出傢為僧,任江西廬山東林寺方丈、代住持、《凈土》雜志主編、凈宗研究生班導師。大安法師宿具善根福德,早年於大學執教之際,即深信凈土,解行精進,感應道交。法師深探教海,篤志凈土宗。早年著有《凈宗法語大觀》,甚得僧俗大眾歡喜頂戴;復應中國佛學院教學之需,在凈土宗教學基礎上,於1998年撰成《凈土宗教程》,該教程三十餘萬言,全面、系統、深刻闡明凈土理論與旨趣,涉及內外典籍眾多,內容豐富,資料翔實,探賾索隱,剖析入微。1998年出版問世以來,得到佛教界普遍垂青、歡喜贊嘆。2001年,發菩提心,離俗出傢,現比丘相,圓具足戒,專弘凈土。法師提倡每天至少念“南無阿彌陀佛”一萬聲、每個月參加晝夜經行念佛一次、每年進行“十天百萬佛號”閉關一次。
與此相反,包括我在內,我們很多命運坎坷、苦命背時、逆境重重的人卻沒有出離心,在輪回苦海中苦苦掙紮,卻能以苦為樂,不求出離,迷惑顛倒,可悲可嘆!真真是:三界流浪兒,六道苦命漢,若不生凈土,來生更淒慘!
正如法師所說:三界如牢獄,我們是囚犯。我們不自由,苦不堪言。認知到這一點,我們才能夠把精進勇猛的心發出來,與煩惱對決,出離三界。由五陰衍生為十八界,這就是我們凡夫的境界。這個境界就是牢獄,我們是關在這個牢獄中的囚犯。原來我們不知道關在牢獄裡面,現在知道瞭,就要常行精進,早日沖出去。沖出牢獄就是一個大光明、大智慧、大安樂的境界。所以我們要有出離牢獄這樣的一顆道心。如救頭燃,常行精進,我們就能得救瞭。
大安法師是我們的楷模,凈土法門是我們的救星!

困苦貧極不舍傢——末世眾生缺乏出離心!

《月燈三昧經》卷六雲:
 當於來世法末時不能舍彼貧賤傢
 杻械枷鎖困苦者於此勝法不生信
 雖被枷系杖策罰罵詈毀辱百千種
 王力多迫悉能忍困苦貧極不舍傢
 資財乏少壽短促徒勞辛苦無福報
 愚癡不學諸伎能是人常居凡俗地
 迫脅無義頑暴惡貪惜自富奪人財
 調戲笑弄毀善人自稱已發菩提心
 愛他人妻奪資產慳嫉狡猾多縱逸
 離悲愍心趣惡道亦自稱言我作佛

 見他苦惱生欣悅破戒暴虐懷惡心
 不念恩報破壞他大德為我說法行
 聞他說彼菩提行反於其人生嗔恚
 若見法師少過失增長加說百千種
 童子汝今聞我說於此人輩勿親近
 若欲求證菩提道乃至夢中莫往返
月燈三昧經http://fjyw.foxue.org/2007/543_0223/89514.html


【參考站點】
專修凈業http://www.ygzxjy.com/
凈土經典http://a.bonze.cn
印祖專輯http://www.lzgh.org/ygds
印光大師http://www.jingtu.org/ygds
印祖文鈔http://www.buddhism.com.cn/ygfs/
文鈔選讀http://www.dizang.org/yg/
印祖專集http://www.shagen.cn/
印祖全集http://a.bonze.cn/wlsjwz/yzwc/index.htm
印祖文集http://www.dizang.org/wj/yg/index.htm
著作下載http://www.dizang.org/down/xz/p01.htm
東林寺http://www.donglin.org
弘化社http://www.honghuashe.com
弘願寺http://www.hongyuansi.org
指歸凈土http://www.nmwlgrl.cn/

 

閱讀全文
熱點文章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