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發頭條歡迎您
海濤法師:福是 什麼?
時間:2019-06-18 10:16:40 來源:網絡投稿
編輯:佛教
1.自凈其心——清除瞭雜染的心,無憂無慮、寧靜、仁慈、具德。當心明亮、已棄絕惡行時,就常保有自在。人的修證成就,真正概要地說,就是達到心的寧靜與和平。
2.佛教的功德是棄絕惡行。當我們戒惡時,就不再繼續錯瞭。沒有苦時,就有平靜。平靜的心是清潔的心,無瞋、清明。
3.要怎樣使心清明?透過瞭解它。比方說,也許你想:「今天我心情真差,看什麼都厭煩,包括櫃子裡的盤子。」也許你想把它們每個都給砸瞭。看什麼都糟,雞、鴨、貓、狗……你都厭煩。任何人說什麼都令你生氣,即使看你自己的心,你也不滿意。這個苦從哪裡來?這種情形下就叫做「無功德」。
4.如果你行瞭功德、善德,要把它保存在你的心裡。那是最好的儲存地方。或許你今天做的功德是好的,但不是最好的,把你自己的心造得好,這是最好的方式。這樣,你無論來這裡、還是留在傢裡,都會找到善德。在你的心裡找到這個殊勝。外在的東西,比如這個大廳,就好比樹皮,它們不是樹的心木。
◎附錄——《法句經》功德回向誦文:
1.臨難遇友為福,少欲知足為福;命終積德為福,離一切苦為福。
2.在世間,孝敬母親為福,孝敬父親亦為福;在世間,敬奉沙門為福,敬奉婆羅門亦為福。
3.持戒到老為福,確立信心為福;證得明辨為福,諸惡不作為福。
4.可敬之業速行,自禦其心避惡;緩行功德業時,心於惡中耽樂。
5.他於此世歡喜,他於來世歡喜。行功德者於兩處皆有歡喜。自見業行清凈,他歡喜、快意。
6.他於此世愉悅,他於來世愉悅。行功德者,於兩處皆有愉悅。憶及:「我造瞭善業」,他為之愉悅。重生於善趣後,他愉悅愈多。
7.願一切眾生生活幸福,常離敵怨。
8.願一切眾生分享我善行的福果。
南無阿彌陀佛
閱讀全文
上壹篇:凈土聖賢錄白話:齊慧進
下壹篇:返回列表
熱點文章更多>>
最新文章
-
5
-
6
熱門文章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