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發頭條歡迎您
發發頭條>佛教>佛經中對“占卜擇日”如何看待?

佛經中對“占卜擇日”如何看待?

時間:2019-06-18 17:38:27 來源:網絡投稿   編輯:佛教

《漸備一切智德經》節錄 西晉月支三藏竺法護譯

又棄邪見。奉於正見。不墮外學。舍於貪事虛偽之術。吉良之日。不擇時節。不思國位。若睹帝主。不以為貴。不懷諛諂。表裡相應心性仁和。奉佛法眾不失三寶。愍哀三界皆欲度脫。

《佛說阿難分別經》節錄 乞伏秦沙門釋法堅譯

為佛弟子。不得卜問請祟符咒厭怪祠祀解奏,亦不得擇良時良日。受佛五戒者,福德人也。有所施作。當啟三尊。道護為強。設使諸天。天龍鬼神。無不敬伏。戒貴則尊。無往不吉。豈有忌諱不善者耶?

《大般涅槃經》卷第十一節錄 宋代沙門慧嚴等依泥洹經加之聖行品第十九之一

不以爪鏡芝草楊枝缽盂髑髏而作卜筮。亦不仰觀虛空星宿。

《大般涅槃經卷》第十八節錄 宋代沙門慧嚴等依泥洹經加之梵行品之第五

王語耆婆。若使如來審如是者。明當選擇良日吉星然後乃往。耆婆白王。大王。如來法中,無有選擇良日吉星。大王。如重病人猶不看日時節吉兇唯求良醫。王今病重求佛良醫。不應選擇良時好日。大王。如栴檀火及芛蘭火二俱燒相無有異也。吉日兇日亦復如是。若到佛所俱得滅罪。唯願大王。今日速往!

《大般涅槃經》節錄

實非沙門現沙門像。邪見熾盛誹謗正法。如是等人破壞如來所制戒律正行威儀。說解脫果離不凈法。及壞甚深秘密之教。各自隨意反說經律。而作是言。如來皆聽我等食肉。自生此論。言是佛說互共諍訟。各自稱是沙門釋子。善男子。爾時復有諸沙門等。貯聚生谷受取魚肉。手自作食。執持油瓶寶蓋革屣。親近國王大臣長者。占相星宿勤修醫道畜養奴婢。金銀琉璃車磲馬瑙頗梨真珠珊瑚虎珀璧玉珂貝。種種果蓏學諸伎藝。畫師泥作造書教學。種植根栽蠱道咒幻。和合諸藥作倡伎樂。香花治身樗蒱圍棋學諸工巧。若有比丘能離如是諸惡事者。當說是人真我弟子。

《佛說般舟三昧經》節錄 後漢月支三藏支婁迦讖譯

優婆夷聞是三昧欲學者。當雲何行。佛言。優婆夷欲學者。當持五戒自歸於三。何等為三。自歸命佛。歸命法。歸命比丘僧。不得事餘道。不得拜於天。不得祠鬼神。不得視吉良日。不得調戲。不得慢恣有色想。不得有貪欲之心。常當念佈施。歡樂欲聞經。念力學問敬重善師。心常拳拳不得有懈。若有比丘比丘尼過者。以坐席賓食之。

《大乘理趣六波羅蜜多經》卷第四節錄 罽賓國三藏般若奉 詔譯 佈施波羅蜜多品第五

若為佈施,互相嫉妒,令傢眷屬,鬥諍不和。不名佈施。若為佈施,譏毀乞人,汝今丁壯,諸根具足,何不自作營理生業,而求乞耶?!如是施者,不名佈施。或施已追悔,而作是言:‘我為愚癡,枉費財物。如是施者,不名為施。’或希他贊嘆,或怖惡名。如是施者,不名佈施。或為惡願,而行佈施。不名佈施。或擇日而施,謂白月:一日、八日、十四日、十五日;黑月:三日、八日、九日、十三日、十四日、十五日。如是日施,餘日不施,不名為施。或擇時施。晨朝佈施,午時不施。日暮餘時,亦復如是。如此施者,不名佈施。或擇人施。施與貧者,不施富者。或貧富俱施,不施病者。或與病者不施餘類。或施此人不施彼人。如是施者不名佈施。或選知識。顏貌端正而與好物。餘施惡物不名為施。或見乞者俳優鼓樂善戲談笑。而施與之餘者不施。如是施者不名佈施。

《佛說梵網六十二見經》節錄

有異道人。受人信施食。以畜生業自給活。持薪然火。咒栗皮毒蒲萄子作煙。咒鼠傷殺人。學咒知人生死時。佛皆離是事。有異道人。受人信施食。以畜生業自給活。一人言當大雨。一人言當小雨。一人言米谷當豐熟。一人言不熟。一人言米谷當貴。一人言當賤。一人言當大病疫。一人言不。一人言當有賊來破壞此國。一人言當有大死亡。一人言當有崩王。當有立王。一人言地當大動。一人言不。一人言月當蝕。一人言月不蝕。一人言日當蝕。一人言日不蝕。一人言日從東西行。一人言從西東行。一人言月星宿。從東西行。一人言從西東行。用是故有吉西。一人言用是故日月星宿。從東西行。一人言用是故日月星出。一人言用是故日月星入。一人言雲當覆日。一人言當出於雲。一人言天當清無雲。佛皆離是事。

《大方等大集經》節錄

佛言。眾生闇行。著於顛倒煩惱系縛。隨逐如是星宿書籍。仙人星宿雖好。亦復生於牛馬狗豬。亦有同屬一星生者。而有貧賤富貴參差。是故我知是不定法。仙人汝雖得禪。我是一切大智之人。何故不問解脫因緣乃問是事。光味又言。汝今現身如世無異。而尊其事與仙無別。我今真實不知汝是天耶仙耶。龍耶鬼耶。聲如梵音色如古仙。我從昔來未曾見聞如是色相如是事業。是故今問。汝為是誰系屬於誰。姓氏何等。宣說何事。唯願廣說我當聽受。爾時世尊即說偈言

  若有學習著相書是人不能知此彼
  若有煩惱所縛者不得解脫常受苦
  我今具足六神通是故名大婆羅門
  六波羅蜜是我性以六和敬調諸根
  我以受持三種戒行空無相三脫門
  我往初發菩提心爾時得名大出傢
  我都不覺一法相是故不說星宿書
  法無眾生無壽命是故演說無我凈
  已度三受三行岸斷諸根故無有相
  我已真實知諸法是故獲得大寂靜
  若無掛礙如虛空雖行菩提不學法
  修集禁戒大忍辱即得無想大智慧
  若不覺業求果報如法不轉得菩提
  心不貪著一切陰亦復不觀於此彼
  又不覺知菩提道是能速得菩提道
  無有相貌無想念於一切法無覺觀
  亦不貪著於諸法即能獲得一切覺
  若有修集凈梵行是人得名婆羅門
 觀察諸法如虛空是人即得名大覺 

《佛垂涅槃略說教誡經》節錄 姚秦三藏法師鳩摩羅什譯

釋迦牟尼佛,初轉法輪,度阿若憍陳如。最後說法,度須跋陀羅。所應度者,皆已度訖。於娑羅雙樹間,將入涅槃。是時中夜,寂然無聲。為諸弟子,略說法要: 

“汝等比丘,於我滅後,當尊重珍敬波羅提木叉。如暗遇明,貧人得寶。當知此則是汝等大師,若我住世,無異此也。持凈戒者,不得販賣貿易,安置田宅,畜養人民、奴婢、畜生。一切種植及諸財寶,皆當遠離,如避火坑。不得斬伐草木,墾土掘地。合和湯藥,占相吉兇,仰觀星宿,推步盈虛,歷數算計,皆所不應。節身時食,清凈自活。不得參預世事,通致使命。咒術仙藥,結好貴人,親厚媟慢,皆不應作。當自端心,正念求度。不得包藏瑕疵,顯異惑眾。於四供養,知量知足。趣得供事,不應畜積。此則略說持戒之相。戒是正順解脫之本,故名波羅提木叉。因依此戒,得生諸禪定,及滅苦智慧。是故比丘,當持凈戒,勿令毀缺。若人能持凈戒,是則能有善法。若無凈戒,諸善功德皆不得生。是以當知,戒為第一安隱功德住處。

《優婆塞戒經》卷第五節錄

雲何說言時節星宿,自在作耶?若以時節星宿因緣,受苦樂者,天下多有同時同宿!雲何復有一人受苦一人受樂。一人是男一人是女。天阿修羅有同時生同宿生者。或有天勝阿修羅負。阿修羅勝諸天不如。復有諸王同時同宿俱共治政。一人失國一則保土。諸外道等亦復說言:‘若有惡年惡宿現時。當教眾生令修善法以攘卻之。’若是年宿,何得修善而得除滅。以是因緣,智者雲何受於外道邪錯之說?善男子。一切眾生隨於業行。若修正見受於安樂。修邪見者受大苦惱。因修善業得大自在。得自在已眾生親近。復為宣說善業因緣。善業因緣故得自在。一切眾生皆由修善業因緣故。得受安樂。非年宿也。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第三百二十七節錄 三藏法師玄奘奉詔譯

復次善現。若不退轉位菩薩摩訶薩。恒為上士不為下士。時具壽善現白佛言。世尊。雲何說此菩薩摩訶薩恒為上士不為下士。佛言。善現。是菩薩摩訶薩一切煩惱不復現前。剎那剎那功德增進。乃至無上正等菩提。於一切時心無散亂。故我說此菩薩摩訶薩恒為上士不為下士。善現。若成就如是諸行狀相。當知是為不退轉菩薩摩訶薩。復次善現。若不退轉位菩薩摩訶薩。成就無上菩提作意。常不遠離大菩提心。為凈命故不行咒術醫藥占卜諸邪命事。不為名利咒諸鬼神令著男女問其兇吉。亦不咒禁男女大小傍生鬼等現希有事。亦不占相壽量長短財位男女諸善惡事。亦不懸記寒熱豐儉吉兇好惡惑亂有情。亦不咒禁合和湯藥左道療疾結好貴人。尚不染心觀視男女歡笑與語。況有餘事。何以故。善現。是菩薩摩訶薩知一切法自相皆空。自相空中不見有相。不見相故遠離種種邪命咒術醫藥占相。唯求無上正等菩提。究竟利樂諸有情類。善現。若成就如是諸行狀相。當知是為不退轉菩薩摩訶薩。復次善現。若不退轉位菩薩摩訶薩。於諸世間文章伎藝。雖得善巧而不愛著。所以者何。善現。是菩薩摩訶薩達一切法皆畢竟空。畢竟空中世間所有文章伎藝皆不可得。又諸世間文章伎藝皆雜穢語邪命所攝。是故菩薩知而不為。善現。是菩薩摩訶薩於諸世俗外道書論。雖亦善知而不樂著。何以故。善現。是菩薩摩訶薩瞭一切法性相皆空。於此空中一切書論皆不可得。又諸世俗外道書論所說理事多有增減。於菩薩道非為隨順。皆是戲論雜穢語攝。是故菩薩知而不樂。善現。若成就如是諸行狀相。當知是為不退轉菩薩摩訶薩。

遇外道邪論,可令其詞理窮屈

《大方廣佛華嚴經》節錄:如是回向。以此善根。令一切眾生悉得諸佛無盡法門。分別解說諸佛法門。摧滅一切外道邪論。令辭理窮屈。……應勤摧伏外道邪論。不令異見損眾生故。

《大方便佛報恩經》節錄:是故菩薩所以勤求十二部經。菩薩何故勤求佛法。欲令眾生生信心故。是故求於因論。為知諸過罪故。為破外道惡邪論故。

《佛說弘道廣顯三昧經》節錄:解行雲何應菩薩 制持魔力與怒意 毀壞外道眾邪類

《楞枷經》節錄:外道虛妄說 皆是世俗論 以邪見因果 無正見立論。

《悲華經》節錄:遊戲禪定 如大梵王 光明端嚴 如天帝釋……充足一切 猶如時雨 破諸外道 如大論師

《大寶積經》節錄:導師無畏力,於波羅奈國,轉清凈法輪,摧破諸外道。

 

閱讀全文
熱點文章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