凈土法門:成佛難在對世間還有留戀
釋迦牟尼佛用現在的話說,年輕、聰明、好學,四禪八定修成瞭,對六道裡面的事情那就很清楚瞭。上面到非想非非想處天,下面到阿鼻地獄,統統都接觸到瞭,親眼所見、親耳所聞都接觸到。六道是怎麼來的、為什麼會有六道、六道之外還有沒有世界?這些問題在當時宗教不能解答,印度這些學派也沒有辦法答覆。所以釋迦牟尼佛表演一套給我們看,坐在菩提樹下把十二年所學的放下瞭。為什麼要放下?不放下那叫所知障,障礙你得定、障礙你開悟。他十九歲離開傢庭,放下瞭煩惱障,也就是見思煩惱他放下瞭,三十歲這一年,塵沙煩惱放下瞭;換句話說,最後是無明煩惱,入更深的禪定,契入到自性本定,這是大徹大悟、明心見性,這成佛瞭,這到究竟圓滿瞭。
真正厲害的,六祖惠能比釋迦牟尼佛示現還厲害。釋迦牟尼佛他放下瞭三個層次,我們很清楚,看得出來;惠能大師同時放下,叫頓捨、頓超、頓悟。告訴我們凡夫成佛不難,難在哪裡?難在難分難捨,親情難分,這個世間名聞利養難捨,難在這裡。這個要看破瞭,所有的它是假的不是真的!《金剛經》上講得好,「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一切有為法,有為法就是有生有滅的法,如夢幻泡影。「凡所有相皆是虛妄」,告訴你三心不可得,連精神現象都沒有,真看破瞭,他就真放下。惠能大師的厲害,他真看破、真放下瞭,聽瞭幾句經文就大徹大悟,五祖忍和尚的衣缽就傳給他瞭,那一年他二十四歲。釋迦牟尼佛示現成佛的時候三十歲。這都是現身說法,在佛法三轉法輪裡面叫作證轉,給我們做證明。
《彌陀經》上講往生,若一日、若二日到若七日,宋朝瑩珂法師給我們作證。他念佛隻念瞭三天,三天三夜把阿彌陀佛念來,阿彌陀佛告訴他,「你還有十年壽命,等你壽命到的時候,我來接引你」。瑩珂法師跟佛說,我不要瞭,十年壽命我不要瞭,我現在就想去。阿彌陀佛就答應瞭他,好,三天之後我來接引你。三天之後真的走瞭,沒生病。說明若一日到若七日是真的不是假的。問題是你是不是真信,是不是真的願意往生極樂世界,這個世間沒有絲毫留戀瞭,這個意念就能感應阿彌陀佛。你想往生,阿彌陀佛為什麼不來?你對這個世間有留戀,佛很慈悲,滿你的願望,不來;真的一絲毫念頭都沒有瞭,佛就來瞭。不但有經文,有實際的例子可以作證。我們真正明白,醒過來、不再迷惑瞭,一心稱念阿彌陀佛,隻要這一部經、一句佛號,決定一生圓滿成佛。煩惱障放下,所知障放下,你這兩種障礙沒有瞭,見性就不難瞭。
文摘恭錄—淨土大經解演義(第三一六集)2011/3/4 檔名:02-039-0316
-
1
-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