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發頭條歡迎您
發發頭條>佛教>佛教故事:《大毗婆沙論》中有一則故事

佛教故事:《大毗婆沙論》中有一則故事

時間:2019-06-19 08:39:31 來源:網絡投稿   編輯:佛教

佛世時,有一位富傢子弟,名叫因儒童。他結婚那天,請瞭許多婆羅門參加婚禮。早晨太陽還沒有升起時,佛對阿難說:“現在你隨我一起去。”快到因儒童傢時,那些婆羅門遠遠見佛來瞭,就說:“今天是因儒童結婚的日子,瞿曇他來幹什麼呢?”

佛陀以天耳遠遠聽到後,便對阿難說:“你去婆羅門那裡,對他們說:‘三界大師,吉祥中最,汝不欲見,吉事豈成?’”

阿難將佛的話轉告婆羅門,又說:“因儒童今天決定要隨佛出傢,看你們誰有辦法障礙此事。”

那些婆羅門聽瞭,拍掌大笑說:“瞿曇這人真奇怪,今天人傢要結婚,怎麼可能跟你出傢呢?”其中一位婆羅門說:“瞿曇的預言很靈,這是有可能的。”

這些婆羅門說:“我們婆羅門這麼多,大傢圍繞因儒童三圈,看他有什麼辦法讓因儒童出傢。”

不久太陽出來瞭,因因儒童崇拜太陽,他立即上房禮拜太陽,磕瞭幾個頭之後,隻見從太陽那邊來瞭一個人,穿著鹿皮衣,身上掛著金繩子,手裡拿著金手杖,從空中飄然而落。因儒童趕緊擺好座位,請他入座,這些婆羅門看瞭,驚訝地說:因儒童真是大福之人,竟能感招大梵天王參加他的婚禮。

因儒童以為來者是大梵天王,便很恭敬地向天王磕頭。

大梵天王說:“今天你辦什麼大事,聲音這麼雜,這麼熱鬧?”

因儒童臉便紅瞭起來,他說:“這是我們人世間的事,我今天結婚。”

大梵天王說:“原來是結婚,那你怎麼操辦這件事呢?”

因儒童答:“我預備瞭三萬兩黃金,其中一萬兩請婆羅門吃飯,另外一萬兩準備送給這些婆羅門,剩下的一萬兩要送給我的未婚妻。”

大梵天王說:“你請婆羅門吃飯,又送他們黃金,還是有功德。你送給未婚妻一萬兩黃金,是要買她嗎?”

因儒童想瞭一下說:“是這個意思。”

大梵天王又問:“用這麼多錢買未婚妻,她能值那麼多錢嗎?”

因儒童這時沉默不語。

大梵天王說:“你的未婚妻吐的一口痰,能值多少錢?”

因儒童說:“不值錢。”

“她剪下來的指甲值多少錢?”

“這也不值錢。”

“她剪下來的頭發值多少錢?”

“也不值錢。”

“如果她出汗,這汗能值多少錢?或者,她流的鼻涕能值多少錢?她的牙齒值多少錢?血淋淋的心臟值多少錢?”這樣說瞭三十六種不凈物,越說越污穢,一個也不值錢。說到這裡時,因儒童就沒有貪欲瞭。

因儒童在迦葉佛時代曾出傢做過比丘,當時人壽二萬歲,他對界差別觀修瞭一萬年。因為過去修行的善根,所以經大梵天王一問,他往昔熏習界差別觀的善根立即現行,當下就消除瞭貪欲。

他再仔細看大梵天王,發現原來是具有三十二相、八十種好的佛陀。佛坐在那裡,身放大光明,並且為他宣說苦集滅道四諦,因儒童當即證得三果阿那含,隨佛起身乘空而去。

這公案也啟發我們,如果對某人的身體生起貪欲,可以反問自己:我是愛他的頭發?還是愛他的牙齒?愛他的血肉?我愛他的五臟六腑嗎?愛他的骨架嗎?愛他的屎尿嗎?這樣觀清楚身體各個部分的形相,就可以壓住貪心。

或者想:她的秀發,一絲絲放在可口的飯菜中,自己願不願意吃;拔下她潔白的牙齒,放入茶杯中,自己願不願喝這杯茶;血淋淋的心臟掏出來,自己願不願用手接觸;皮膚撕下來掛在墻上,願不願用眼睛看;大小腸掏出來,願不願用鼻子嗅。這樣思惟也會有幫助。

 

閱讀全文
熱點文章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