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發頭條歡迎您
發發頭條>佛教>幻滅

幻滅

時間:2019-06-19 19:17:50 來源:網絡投稿   編輯:佛教

幻滅
有這樣一對農村青年夫婦,都自幼在農村長大。他們的祖祖輩輩都是農民,盡管他們的血管裡流淌著千百年來農民的血液,但他們早已厭倦瞭那“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艱辛單調生活,想邁出這塊養育瞭他們的充滿泥土氣息的土地,到城市裡面去謀求發展。就這樣,他們懷著一顆充滿希望的心向城市進發瞭。

初來乍到,面對城市裡的花花綠綠的世界,土裡土氣的他們卻不知所措瞭。小兩口自覺文化水平低,如果要到單位裡去謀差事自然難。時間一天天過去,他們的就業還是無著落。一天晚上,苦悶的小兩口自覺憋得慌,便出去轉悠,順便看看能否找到就業門路。他們來到瞭濱江路——聽人說,這是本城最繁華的一條路,晚上很多人到這裡來休憩。首先映入他們眼簾的是河兩岸搭起的像蒙古包一樣的簡易帳篷,昏暗的燈光從裡邊透射出來,還不時傳出一些嘈雜聲。小兩口湊近一看,原來是夜宵攤點。河的兩岸,這樣的夜宵攤點是不見首尾,像兩條長龍差不多都成“一”字形排開。小兩口暗自琢磨:想必生意不錯,要不做這種生意的人這麼多。為瞭探個究竟,小兩口不得不奢侈一番,特意挑瞭傢人少的,走瞭進去。一個看上去跟他們差不多俗的中年婦女馬上迎瞭上來,向他們吆喝來點什麼。小兩口頓時傻瞭眼,不知該怎麼回答,想瞭半晌,才吞吞吐吐地說:“有小吃麼?”中年婦女放開嗓子說:“有!湯圓一元一碗,冰酒糟一元一碗,炒螺絲五元一碗……”中年婦女就像說順口溜一樣說瞭一大通。小兩口都聽傻眼瞭,就對中年婦女說:“來兩碗湯圓,一碟花生米。”然後小兩口就偷偷地偵察起裡邊的情況來,環顧四周,裡邊的設備簡單得很,也沒什麼特別的。過瞭不久,他們要的東西就端上來瞭,吃著吃著,小兩口對視瞭一下,臉上各自泛起瞭一絲笑意,這是他們過去隻有在達成默契時才有的景觀。他倆不謀而合瞭。小兩口邊吃邊小聲地商量著。第二天,小兩口就拿出他們在鄉下辛苦攢下的一點積蓄,便籌辦起這些器具來。不幾天,河岸邊又多瞭一個這樣的攤點,這是小兩口親自開的。當時,小兩口不知有多麼地高興,他們為自己在城市裡找到瞭一塊立足之地而感到慶幸。哪知這成瞭他們希望破滅的開始。小兩口白天在集市走動竄西,忙著購買鮮活的魚蝦螺蚌及傢禽野味。這些在傢裡宰殺後,做成各種半熟食物,要等到晚上拌上佐料,才燒熟給顧客吃。因為生意不錯,每天被他們宰殺的生命成百上千。整個傢裡是宰殺聲接連不斷,殺氣沖天。小兩口隻顧掙錢,忙得不亦樂乎,哪顧及這些。到瞭傍晚,小兩口就要忙著出攤。為瞭招徠顧客,小兩口熱情周到,惟恐怠慢瞭客人。直到天亮,小兩口才收攤。為瞭多掙錢,小兩口是風雨無阻,一年365天,差不多天天都在沒日沒夜地幹,休息的時間很少,但小兩口覺得累得值。就這樣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周而復始地幹著。十幾年過去瞭,小兩口已經有瞭一點積蓄,便買瞭房,還買瞭車。這使他們感到欣慰。小兩口覺得他們十幾年的心血沒有白費,在城市人的面前也可揚眉吐氣瞭。日夜操勞的小兩口正面臨著一個頭痛的問題,多年來他們忙與掙錢,把自己的兒子給疏忽瞭。小兩口很少管束自己的兒子,其實也沒什麼時間管束自己的兒子,什麼都由著他。兒子在校無心學習,沉迷於網絡,甚至逃課去上網,隔三叉五地還與班上的壞同學去吃喝玩樂,所以兒子已經被慣壞瞭,小兩口對這個兒子有點心灰意冷瞭。於是,小兩口決定再生一個,將來打算好好栽培。不久,小兩口就又喜添瞭一個女兒。女兒生下來白白胖胖的,很招人喜愛。日子一天天過去,女兒漸漸長大,小兩口發現女兒老是癡笑不會說話,便帶到醫院去檢查。經醫生診斷,小兩口才得知他們的寶貝女兒得瞭先天癡呆癥,頓時如五雷轟頂,心神全麻木瞭,欲哭無淚。從此,小兩口做生意再也沒有先前的那種幹勁瞭,做事經常走神。一天晚上,小兩口安頓好瞭女兒後,像往常一樣出攤,丈夫駕著細小貨車載著妻子和用具在昏暗的路燈下行駛。突然,一輛大貨車迎面急駛而來,如此場面過去丈夫是應付自如,這次他卻慌瞭手腳,眼看兩輛車就要撞上。沒得選擇瞭,隻有冒險撞倒路邊護欄駛入人行道才能避免撞車。就這樣,大貨車安全開過去瞭,他們的車卻撞到瞭護欄上,連翻瞭幾個筋鬥,重重地摔在瞭地上。車上滿載的東西全灑在瞭地上。120聞訊後急忙趕來,將小兩口送往醫院救治。小兩口因摔傷嚴重,但搶救及時,生命無憂,卻落下瞭個終身殘疾。

小兩口決定離開這座他們認為可惡的城市,於是變賣瞭辛苦攢下的在城裡的資產,帶著癡呆的女兒和頑劣成性的兒子,又回到瞭他們闊別多年的鄉下。昔日的老屋已坍塌瞭,屋前屋後都長滿瞭荒草。他們淒苦地望著這一切,眼前的景象很快就模糊瞭。滿懷著希望到城市尋夢的這對農村青年夫婦,就這樣將故事悲慘地劃上瞭句號。 

閱讀全文
熱點文章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