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發頭條歡迎您
發發頭條>佛教>什麼是“三報”?俗世因果觀與佛門因果觀的差異

什麼是“三報”?俗世因果觀與佛門因果觀的差異

時間:2019-06-19 20:38:57 來源:網絡投稿   編輯:佛教

經雲:“菩薩畏因,眾生畏果。”凡夫眾生隻知今生受苦,不知乃前世宿業所致;菩薩明瞭報應之道未可以現生為斷也。這也正好表明俗世因果觀與佛門因果觀有很大的差異,世俗之人目光短淺,隻知現世現報;佛門的因果觀則是“三報”,即現報、生報、後報。印光大師在《文鈔》 中作瞭詳細解釋,具體為:

現報:謂現生作善惡,現生受禍福,此世間凡夫所共知共見者也。

生報:謂今生作善惡,來生受禍福,世間凡夫雖不知見,而大力鬼神天仙猶能知見。

後報:謂今生作善惡,至第三生,或四五六七生,或十百千萬生,或至無量無邊恒河沙劫,方受禍福。

若三四五生及十百千生,天仙或能見之;若至五六七八萬劫,聲聞道眼猶能見知;若至無量無邊恒河沙劫,非如來五眼圓明者不能見也。(三編上·復丁福保居士書五)

可見肉眼凡夫智識短淺,不知還有生報與後報。甚或有人抱有僥幸心理,為惡而求不得報應。這都是因為沒有樹立正確的因果報應觀所致。隻有“三報”思想才能讓人明白今生每一惡念惡行必得果報,哪怕至無量無邊恒河沙劫都逃脫不掉!所謂“因緣會遇,果報還自受”。因而聖人知道要從因上修行,隻有不種惡因,才能斷絕惡報,這也是菩薩不畏果報而畏種因的道理。


 

閱讀全文
熱點文章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