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發頭條歡迎您
發發頭條>佛教>宣化上人:木頭爛瞭,他就必須墮落,不會到涅槃的彼岸

宣化上人:木頭爛瞭,他就必須墮落,不會到涅槃的彼岸

時間:2019-06-20 11:31:58 來源:網絡投稿   編輯:佛教

宣化上人慈悲開示:

“佛言。夫為道者。猶木在水。尋流而行。不觸兩岸。不為人取。不為鬼神所遮。不為洄流所住。亦不腐敗。吾保此木。決定入海,學道之人。不為情欲所惑。不為眾邪所嬈。精進無為。吾保此人。必得道矣。”

第二十七章是說一個譬喻,就是學道的人要遠離一切的障礙。

什麼叫兩岸呢?兩岸就是情和欲,有見思的情欲,又有無明的情欲。見思的情欲就是執著生死,像此岸一樣;無明的情欲就是執著涅槃,也就好像觸到彼岸一樣的。經文上說,人拿這木頭和鬼神取這木頭,這是譬喻所有一切邪見的網纏著人,就好像木被人取似的;見思這個網把人蓋住瞭,就好像木被鬼神遮瞭一樣。

至於洄流所住,這洄流所住就是懶惰,和精進正好相反;腐敗和無為法也正相反。因為他不能直心正念真如,所以他常常想精進卻又退瞭,就像那洄流雖流得很急,但是它一轉彎又流回來瞭;流回來瞭,所以就不能達到這無為法;不能達無為法,他就著相瞭,那麼所修的福慧就修不成功,像木頭爛瞭,他就必須墮落,不會到涅槃的彼岸,不會瞭生死。這就是被情欲所迷,和被愛見的眾邪所嬈瞭。若正念真如和精進,明白法的本性本來就是無為,能這樣不為情愛所轉,你一定會得道的,這是這一段文大概的意思。

“佛言,夫為道者”:佛說瞭,這修道的人,“猶木在水,尋流而行”:就像一塊木頭在水裡一樣,順流向下走。“不觸兩岸”:不被兩岸的石頭所觸、所障礙。觸兩岸就是這木頭被留下來;沒有觸兩岸就是這木頭不會被兩岸所留,也就是比喻不被情愛所留。這木頭就好像一個修道人,“不為人取,不為鬼神所遮”:也不會被人拿去,也沒有被鬼神遮擋住。“不為洄流所住,亦不腐敗”:也不會被流過去,又流回來的這種洄流所停止瞭,也不會腐爛、敗壞。“吾保此木,決定入海”:我保證這一個木頭,一定會到大海裡頭去。

“學道之人,不為情欲所惑”:學道的這個人,不被愛情、物欲所迷惑,“不為眾邪所嬈,精進無為”:也不被一切的無明、一切的懶惰所障礙,精進修這個無為法。“吾保此人,必得道矣”:我保證這個人,一定會得道的。

恭錄自《佛說四十二章經》淺釋

 

閱讀全文
熱點文章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