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發頭條歡迎您
發發頭條>佛教>南懷瑾:宗鏡錄略講上冊(第九章)06

南懷瑾:宗鏡錄略講上冊(第九章)06

時間:2019-06-20 11:41:49 來源:網絡投稿   編輯:佛教

南懷瑾教授講述

第九章古鏡坦坦輪回長06

因果與般若

今所論因果者,唯以實相為因,還用實相為果。但瞭平等一心故,終不作前後同時之見。若能如是信入一心,皆成圓因妙果。

永明壽禪師寫這本書,集中瞭佛教經律論的精華。他說我現在所講的因果以實相為因。實相無相,實相是什麼?前面講‘般若無生之旨’,我們始終不把般若翻成中文,中文意思是智慧,實際上智慧二字的含義不足以代表般若,般若有三重、五重意義:第一重意義是實相般若;第二重是境界般若;第三重是文字般若;第四重是眷屬般若;第五重是方便般若。古德對般若有幾個不同的歸類,觀照般若也包括在內。

換句話說,真有智慧的人一動,原則上五個意義都出來瞭,五、五二十五,變化百千萬億,這叫般若智慧。實相,明心見性,悟道是證得實相之體,空而不空,不空而空是實相般若。同時般若也可有境界,一般人打坐,喲!我還在空的境界裡,又想把境界空掉?他忘記瞭般若(智慧)到瞭,是有境界,有你的意境,為什麼要把意境空掉?經常有人以為入定是什麼都不知道,那你去學死,不要學入定,對佛學都沒有搞通。定修得好自然有文字,文字並不一定是詩文作得好,而是真善美,那個美的境界就出來瞭。心境寬瞭,佈施持戒,對人一切慈愛都來瞭,這些都是它的眷屬,附帶的都來瞭,方便般若,講話等方法多得很,自然出來瞭。

般若包括五般若或三般若、二般若幾種的分類。因果以實相為因,用文字答覆,實相是空相,就是禪宗六祖說的‘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至於六祖師兄神秀說的偈子‘時時勤拂拭,莫使惹塵埃’也對,那是觀照般若,不完全錯。六祖認為他錯瞭,是說同實相般若不相幹。六祖‘本來無一物’就是空而不空。

講禪學的人一提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就拿六祖的偈子打人,對不對呢?六祖隻講瞭一面,你不要被他瞞過去。那個時候他是講這一面,但是隻悟一半,沒有大悟,是偏空之果,後來大悟還有偈子。後來的黃龍死心禪師悟道作瞭首偈子幽默六祖:

六祖當年不丈夫,請人書壁已糊塗。

分明有偈言無物,卻受他傢衣缽盂。

自己不會寫字請人代筆,不是講‘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嗎?文字是有物嘛!結果還接受人傢的衣缽,還分明是有物嘛!一語雙關,很妙!

講實相的道理,‘實相為因,還用實相為果。’這中間告訴我們,真的瞭瞭,‘平等一心故,終不作前後同時之見。’沒有時間、空間的分別觀念,不是唯物思想的斷見,絕對的空靈,我們隻好加個字:空靈瞭。這個是平等一心,所以真到瞭明心見性的境界,看一切眾生沒有不慈愛的、沒有怨親不平等的。‘終不作前後同時之見’,因果同時、先因後果的觀念都錯瞭,你們研究佛學教理的,對這個理要多研究龍樹菩薩的《中論》,非前後際,非同時。他說,假使有人真相信、真瞭解絕對唯心的道理,那包你成佛——‘皆成圓因妙果。

 

閱讀全文
熱點文章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