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發頭條歡迎您
發發頭條>佛教>賢空法師:法師遇到美女的感覺

賢空法師:法師遇到美女的感覺

時間:2019-06-20 12:06:03 來源:網絡投稿   編輯:佛教

尊敬的大和尚,各位法師,各位總裁,各位負責人,今天講演的題目是《佛教的情感觀》。

佛的弟子,有出傢的有在傢的,人是有情眾生,人是有情感的。人從那裡來?佛教講就是愛。十二因緣中,無明、行、識、名色、六入、觸、受、愛、取、有、生、老死,它們是一個鏈條,彼此套在一起。佛祖也主張,在傢的弟子過正常的生活,出傢弟子有出傢弟子的規矩。佛祖的教導是非常自由的:你願意出傢你就出傢,不願意出傢就不出傢,但是各有規章制度。

佛教還有個詞是慈悲,佛教的愛和慈悲有上什麼不同呢?愛是自私的,愛是痛苦的,它是一個人暫時占有欲的滿足。就像一個人愛唱歌,愛跳舞,但是他不能蹦蹦跳跳二十四個小時。也就是說,它是一個暫時的感官刺激的滿足。就像人身上癢,他用指甲撓一撓,感覺很舒服、很快樂。如果一個人不癢,那麼他就不會撓。

佛者,大慈悲心也,佛陀怎麼樣教導眾生在愛的世界裡過好自己的人生?佛陀告訴我們,用慈悲去運作愛,用理智去凈化愛,用禮法來規矩愛,用般若來化導愛。慈悲是無條件的,是不分對象的,是沒有界限的,是沒有時間限制的。愛,相反,它是有范圍的,有適當的空間和距離的。你是我的父母親、兄弟姐妹,我就去愛他。出傢人把愛升華到慈悲,不僅關心自己的父母,還關心天下所有需要關心的人。不管他是中國人還是外國人,隻要他有苦難,隻要他有痛苦,隻要他需要我們的幫助,我們就會按照菩薩道勇往直前,不求回報,盡自己最大的能力去幫助他。

佛教的慈善事業,佈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這六般若蜜貫穿始終。當一個人有煩惱的時候,愛也是一種煩惱,慈悲是一種智慧。當你感覺到愛帶來痛苦的時候,就把心量放寬,想一下慈善事業。你對兒女做的再多,他認為是應該的。他吃飯都很困難,喝水都很困難,連基本的醫藥都沒有,你出一千,出三千,給他打一口水。當他喝到水的時候,那種快樂,你的快樂會超過他。相信我們都有善心、都有善行,都有同樣的感受,希望在愛護自己傢人的同時,也關心社會上需要幫助、需要愛護的人。

出傢人怎麼對待情感?出傢人也是有情感的,吃五谷雜糧。出傢人修四念處:觀身不凈、觀受是苦、觀行無常、觀法無我。其實我們每個人都被這層皮迷惑瞭。剝落這層皮,每個人都都是我們不願見到的。當我們的身體受到意外傷害的時候,流出一點血,在身上或地板上,你不會感覺它幹凈。你眼睛裡、耳朵裡、鼻子裡、口腔裡每天都流出很多不幹凈的東西。把這層皮揭開之後,你就不會自戀,就會對一切眾生起一種慈悲心。

真正能看淡物質生活的人是少數,也就是說真正能出傢的人是少數;多數人喜歡物質的生活,追求感官刺激和物質享受。但是,佛陀說:“因愛生憂,因愛生怖。”也就是說,當你愛它的時候,你就會怕它失去,產生瞭恐怖。你會保護它、愛護他,比如你買瞭一輛汽車,你就會怕他壓壞瞭、怕他被偷瞭。多一件東西,就多一份擔心,就多一份煩惱。所以說就比如人的八萬四千根頭發,一根是一個煩惱。多一樣物質,就會多一樣煩惱;多一份物,就多一份掛礙。出傢人把它剃瞭,剃掉所有的煩惱,沒有掛礙,什麼煩惱也沒有。(眾人笑)

佛法有比丘道、有菩薩道,中國是大乘菩薩道,不僅關註自己的解脫,而且在鬧市紅塵中自己坐在那裡、如如不動、出淤泥而不染,這是值得贊嘆的!(眾人鼓掌)

玄奘大師從印度回來後,唐太宗兩次勸他還俗、一起治理江山,分半個江山給他,玄奘大師說:我從小是在水裡長大的,你現在讓我到陸地上生活,我不能適應。你的心計、領導才能我沒有學會;我從小就出傢,我的使命就是學習佛法、弘揚佛法。唐太宗就不強迫他瞭。第三次他就讓宰相房玄齡大力支持,讓他在西安翻譯佛經,成為中華民族的脊梁。

在世俗人眼中,有很多人對佛教不瞭解,認為佛教是迷信,認為出傢人可有可無。認為是不是(出傢人)沒有什麼能力才跑到佛門去瞭?其實大錯特錯,在唐朝的時候,出傢要經過嚴格的考試制度。玄奘大師當時是十三歲,年齡不夠,在考場外轉來轉去,非常鬱悶。考官問他:小青年,你在外邊轉什麼?他說我想出傢。考官問你多大瞭?他說我十三。你這麼小出傢幹什麼呢?他說弘揚佛法,最終的目標是成佛,現前的目標是弘揚佛法。所以說,出傢人有遠大的志向,非帝王將相所能為。所以順治皇帝贊嘆:“黃金白璧未為貴,唯有袈裟披肩難。”黃金白璧多、金銀財寶多值錢,當然,對大傢來說小case,但是“百年三萬六千日,不及僧傢半日閑”。當然,出傢人看起來悠哉遊哉,其實也很辛苦,為瞭眾生也要刻苦,日夜操勞。希望大傢都能理解出傢人的那種奉獻精神:“不為自己謀安樂,但願眾生脫離苦!”

自古,帝王將相、社會賢達、士大夫為什麼與出傢人交流呢?出傢人不會與他爭名奪利,不會笑話他、看不起他,不問他今天是平民、明天是官員,永遠平等看待,永遠是朋友。希望今天在座的我們,永遠是朋友!

這次佛法的大門為大傢敞開瞭,希望清華大學國學班的總裁們、總經理們來到佛教聖地,沐浴佛的智慧、沐浴佛的陽光,相信這次長安之行、“長安悟佛禪”給你們帶來美好的人生、快樂的人生、幸福的人生!

關於佛教與情感,我給大傢推薦一本書;《佛陀的格言》。薄薄的一本,網上就能搜到。另一個是《建設佛化傢庭》,關於佛陀怎麼教導在傢弟子:先生怎樣愛太太,妻子怎麼愛丈夫,父母怎樣愛孩子,母親怎樣愛女兒,怎麼和鄰居相處,怎麼孝敬父母。佛陀是大慈悲的、佛陀是大智慧的,我們能接受佛陀的教育是幸福的。

再次祝願大傢進步吉祥,阿彌陀佛!

 

閱讀全文
熱點文章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