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發頭條歡迎您
發發頭條>佛教>宣化上人:你遇不著真正善知識,就是你在前生沒有做佈施

宣化上人:你遇不著真正善知識,就是你在前生沒有做佈施

時間:2019-06-21 14:29:21 來源:網絡投稿   編輯:佛教

宣化上人慈悲開示:

“為欲滿足六波羅蜜,勤行佈施,心無吝惜,象馬七珍、國城妻子、奴婢仆從、頭目髓腦、身肉手足,不惜軀命。”

“為欲滿足六波羅蜜”:為瞭想要滿足這六種的波羅蜜的法門,“勤行佈施,心無吝惜”:我殷勤而去行佈施。無論佈施什麼,我心裡也都不吝惜。佈施什麼呢?“象馬七珍、國城妻子、奴婢仆從”:我把所有的象、最值錢的馬,還有金、銀、琉璃、玻璃、硨磲、赤珠、瑪瑙這七種的寶貝,或者把我的國傢、城池,甚至於把太太、兒子也佈施給人,所用的工人、奴婢、仆從,隻要其他的人有所需要,我都佈施給人。仆從,就是跟著他做工人的。以上是屬於外財,這身外之財可以做佈施。

還有內財,是什麼呢?“頭目髓腦、身肉手足”:自己的頭、眼目、腦、骨髓,還有這身體和所有的肉,或者手、或者足。

“不惜軀命”:不愛惜自己的身體、不愛惜自己的生命,隻要有人需要,我就佈施給他。這是屬於內財外邊的財佈施、內裡的財也佈施,隻要有人用得著,我就做佈施。以上所說,這都是一種佈施。

釋迦牟尼佛為著行圓滿六波羅蜜,所以把依報也舍瞭、正報也舍瞭,依、正二報都一起舍,舍得連自己也沒有瞭。像這樣子,這才是真正佈施波羅蜜。

什麼叫持戒波羅蜜?就是止惡防非,防止七支的過錯。七支,就是身三、口四;身三,是殺、盜、淫;口四,是綺語、妄言、惡口、兩舌,合起來就叫七支。在這七支都不犯,這就叫一個“戒”,這是第二度。

忍辱波羅蜜,什麼叫忍辱?忍,是一種強忍;辱,就是人污辱你。強忍,就是根本忍不瞭瞭,又能勉強來忍;打罵不還報,這叫強忍。打罵不回報,就是有人打你,你也不和他對打、不反打他;有人罵你,你也不罵他、不還報;這就是忍。如果有人打你一拳,你也踢回去一腳,這談不到忍辱。如果他打你一個耳光子,打你嘴巴這邊,你應該再叫他再打那邊,兩邊都叫他打;為什麼?如果單打這一邊,那邊不打,那邊就會生一種妒忌的,所以兩邊都叫他打。打完瞭,還不反打這個人;這就是忍。

精進波羅蜜,就是你無論做什麼事情,都是有始有終。你不能做事做得有始無終──開始做得很高興的,等到做瞭一個時期,就不願意做瞭,那是無終。你有始有終,這就是精進波羅蜜。

什麼叫做禪定波羅蜜?禪定,就是四禪八定。四禪,就是初禪、二禪、三禪、四禪。

到初禪的境界上,你的氣沒有瞭,就像死瞭似的,呼吸氣斷瞭。他若到初禪,你把他埋到地裡邊三天三宿,他也不會死的;就像瑜珈,有功夫的,可以埋到地裡頭三個鐘頭不死。你若到初禪境界上,埋在地裡,不要說三天三宿,埋多久也不會死的。有的人若說他證得初禪,先把他埋上看一看!如果埋上,他不死,這證明他到初禪瞭;要是埋上會死,那他是沒到呢!

到二禪的境界上,人這個脈搏停止沒有瞭。在初禪,呼吸斷瞭,脈還有的;可是二禪這種境界,真像死人一樣,脈都斷瞭,心也不跳瞭──有心跳也少少的,隻有一點點。

三禪不單脈斷瞭,念慮也都斷瞭、都不生瞭;那個時候,真不打妄想瞭。在第三禪,念是停止住瞭,止念瞭,但是沒有斷;到第四禪,念斷瞭、沒有瞭,到瞭舍念清凈地。

初禪又叫離生喜樂地,離開這種的煩惱,而生出一種快樂,但這時候還沒有定呢。第二禪又叫定生喜樂地,有一種定瞭。第三禪又叫離喜妙樂地,離開有喜的念,而生出一種妙樂。第四禪又叫舍念清凈地。

八定,是除瞭這四禪之外,再加上空無邊處定、識無邊處定、無所有處定、非非想處定。四禪八定,這是禪定波羅蜜。

般若波羅蜜,就是沒有爭瞭。為什麼有鬥爭?就因為沒有真正的智慧、真正的般若;若有真正的智慧,就不會鬥爭瞭。

這都是在小乘裡邊三藏教的教義,有這樣的講法。講起這個六度,多得不得瞭,很多很多種講法,每一度又有十利。

六波羅蜜的義理很多,現在用六波羅蜜和十善來講。由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這就是一種佈施度、佈施波羅蜜;不兩舌,這就是一個持戒波羅蜜;不惡口,這就是忍辱波羅蜜;不綺語,這就是精進波羅蜜;不貪、不瞋,這就是禪定波羅蜜;不邪見,這就是般若波羅蜜。這以十善,來配這六波羅蜜。

又者,六波羅蜜又有三種的講法:

(一)對治:第一,佈施就是對治慳貪;慳貪就是不舍得,佈施就是舍。第二,持戒就是對治毀犯,對治你犯法、犯戒。第三,忍辱就是對治瞋恨。第四,精進就是對治懈怠,你就不懶惰。第五,禪定就是對治散亂。第六,般若就是對治愚癡。

(二)相生:就是舍傢持戒,把傢庭舍瞭、把太太也舍瞭,就是持戒。持戒時,遇辱則忍,遇著污辱的事情就應該忍;忍完瞭,你就會精進。精進瞭,你會調五根,就是調和眼、耳、鼻、舌、身;把五根都調和瞭,它就都不作怪、都聽你的招呼,就是有定瞭。這五根調伏瞭,你就知道這法界性;知法界,就是般若。所以這是相生的講法。

(三)果報:你佈施,就能得到富貴、有財寶的果報。你若持戒律,就得到諸根具足的果報,不會瞎眼睛,不會瘸,也不會或者沒有手瞭,或者沒有腿,或者六根不全──眼、耳、鼻、舌、身、意六根都不具足。你若能忍辱,就能得到容色端正,你相貌生得就會很圓滿、很美麗的。為什麼他醜陋?因為他前生什麼也不忍,所以就醜陋瞭。你能精進,就能得到大勢力,有很大的力量。你若禪定,就能得到壽命安考──壽命很長的,願意活多大年紀都可以的。般若得到的果報,就是辯才無礙,得到會講、會說。

這是三種的講法,再講十利;每一種波羅蜜又有十種利益──

第一度“佈施波羅蜜”。修佈施有十種的利益,什麼是十種利益?

(一)能降伏慳貪煩惱:慳貪,這是一種煩惱,很不容易降伏的;必須要用佈施,才可以把這個慳貪的煩惱給降伏瞭。

(二)舍心相續:你前念想要舍,後念又不舍瞭,這談不到舍。你必須要念念都有舍心、有佈施心,要接連不斷的;相續,是繼續、不停止。

(三)與眾生同資產:同一切眾生平均財產,沒有什麼分別;因為你的錢可以佈施給其他人,大傢都通有無瞭。

(四)生富貴傢:能生到富貴的傢裡去。

(五)生生施心現前:施心,就是佈施的心;生生世世都有佈施心,都能發佈施心。

(六)四眾愛樂:比丘、比丘尼都歡喜你,優婆塞、優婆夷也歡喜你,為什麼呢?你可以佈施給他。

(七)處眾不怯畏:你要是沒有德行,遇著很多人,不是怕這個,就是怕那個。看見這個人,啊!他太有德行瞭!就也怕他;看見那一個人,哦!他太兇瞭、太惡瞭!你也怕他。他善,你也怕;他惡,你也怕。你若有做佈施,就是善也不怕,就是惡也不怕,這叫處眾不怯畏。

(八)勝名遍佈:你有佈施,人人都知道你是個大富長者;你這好名譽,誰都知道。

(九)手足柔軟:手也很綿軟的,所謂手軟如棉,手好像棉花那麼樣子,好柔軟的。不像粗人,那個手腳很粗的;你摸到他的手,就好像摸到鐵沙子上那麼硬。佛手是兜羅綿手,這都是生生世世行佈施所得到的相好。

(十)恒值善知識:這種更好,什麼呢?常遇善知識。你要是到道場,就能常常遇著真正的善知識,來用苦口婆心──苦口,就是他專門說你不願意聽的話,你聽著他說的話,好像很苦似的;婆心,他心裡是一種慈悲心。你遇不著真正善知識,就是你在前生沒有做佈施。

你能佈施,就能得到這十種的利益。其餘五種的波羅蜜,也每一波羅蜜,都有十種的利益。

恭錄自《妙法蓮華經》提婆達多品淺釋

 

閱讀全文
熱點文章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