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發頭條歡迎您
發發頭條>佛教>《祈福供燈筆談》七:發心的重要性

《祈福供燈筆談》七:發心的重要性

時間:2019-06-21 14:32:42 來源:網絡投稿   編輯:佛教

命有已造,相由心生,世間萬物皆是化相。

心不動,萬物皆不動;心不變,萬物皆不變。

有緣眾生,大傢好!我是共修居士。

在平時的生活中,我們經常會看到聽到,很多人對生活的不公充滿瞭抱怨埋怨。我們可知這些煩惱的根源在哪裡嗎?因為金錢?權利?又或是感情?其實不然。

我們在這娑婆世界的輪回本就是一種痛苦,是因為大多數人不能明心見性,心被“五毒”(貪、嗔、癡、慢、疑)所覆蓋,也許下一世還會轉生三惡道(地獄道、餓鬼道、畜生道),這才是煩惱痛苦的根源。想要擺脫這樣的痛苦和煩惱,唯一的方法就是開悟成佛,而供燈祈福就是我們在成佛道路上的助力之一。

在佛教中有一個很經典的故事,叫“貧女供燈”,也許一些善知識和師兄都有所聞,故事講述的是一個很貧窮的女子,為洗去前世罪孽,也想給佛陀和眾僧做點微薄的供養,而每日不停的四處乞討,終於得到瞭一枚金錢,去買瞭供佛的燈油,並自立佛前,虔誠發誓乞願:“如今我貧窮困苦,隻能用此小燈供養佛陀,乞願以此功德,讓我來世得到智能和光明,滅除一切眾生的愚昧黑暗。”貧女用她僅有的財產,也就是這一盞燈來供奉佛陀,因為她知道如此能種下福田,並在發願時沒有隻為自己,而是發大乘菩提心。最後,得到佛陀的授記。

這個故事不難理解,就是在告訴我們在供燈之時,發宏願、廣濟眾生,才可點燃心中智慧,更好的去修行,才能真正的解脫。

我在之前的文章裡也一直在強調,在供燈祈福時,發心的重要性。很多善知識還是不明白什麼是發心?如何發心?那麼,今日共修居士就給大傢講一下關於發心。

發心即為動念。在佛教裡,發心有多種,有發修行之心、慈悲之心、智慧心、菩提心等等。其中發菩提心在眾多佛教信徒中是最為廣泛的,就是發願自己要成佛的心,利益一切眾生的心。這是一個極其廣大的願望,被譽為最大的善業和無量無邊的功德利益。有此發心發願,終有一天可以得以實現,生生世世度化眾生。

如果發心的動機是為瞭升官發財、榮華富貴、名聲榮譽的話,那就是虛榮心的發心。動機不純,便得不到佛菩薩的加持,所發之願皆為徒勞,福報自然也無法產生。

學佛禮佛真正的意義就在於發心,供燈祈福的殊勝功德,也是要看你的發心,靠你的發心。《楞嚴經》雲:“因地不真,果招迂曲”,這個因地說的就是發心。發心決定造業的方向,決定造業的大小。

祈福供燈,不僅僅是為瞭自己,還要幫助他人乃至眾生皆獲得福報和功德。上求佛道,下化眾生的這樣一種願心,這樣的發心動機,才是菩提心。

說到此,也許會有人問,是不是隻能發菩提心?非也。菩提心乃大乘佛法之精髓,也是修行之根本。在此,共修居士要告訴眾位善知識,無論要往哪個方向發心,都需要集福積德,心存良善。心存良善就是諸惡莫作,眾善奉行。這樣才能的到佛菩薩、護法善神的護佑和加持。

切記!

唯願今生,共修供燈;

日日供燈,生生供佛。

嗡嘛呢叭咪吽...

嗡嘛呢叭咪吽...

嗡嘛呢叭咪吽...

 

點我打賞

閱讀全文
熱點文章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