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發頭條歡迎您
發發頭條>佛教>蔡禮旭:“教”字沒有嘴巴

蔡禮旭:“教”字沒有嘴巴

時間:2019-06-22 12:04:50 來源:網絡投稿   編輯:佛教

我們剛剛提到翟導演給他的母親剪腳趾甲,他的兒子聽瞭,內心非常感動,都說不出話來瞭。他說,那種情景、那種喜悅很難用言語來形容。

後來當翟導演不在傢的時候,他的兒子很自然地就把這些工作給接過去瞭。從這個故事當中,我們也可以感覺得到這個“教”字的含義。

“教”這個字有沒有嘴巴?沒有嘴巴哦。所以要影響別人不是用講的,是用做的。“教”字的繁體是,左邊兩個叉,第一個叉是父母、老師、長輩畫的,下一個叉呢?就是底下的小孩畫的,他看瞭以後很自然地跟著學習、模仿,所以這個叫“上行下效”。以後大傢為人父母、為人長輩、為人領導,都要記住這個“教”字的重要精神在“身教”。“教”字右邊是一隻手拿著一個樹枝,這代表什麼呢?代表教育一個孩子,不可能你跟他說一次他就聽瞭,可能要說一百次,甚至要說十年、二十年、三十年。其實我們很多行為不妥的地方,父母真的已經勸瞭我們一二十年瞭,可還是不厭其煩地在叮嚀我們、呵護著我們。那個樹枝就是在不厭其煩地提醒我們。而且很可能父母、老師在提醒我們的時候,我們還非常地不耐煩,甚至還頂撞他們,這個就很不應該瞭,我們要能深刻體會父母跟長輩的苦心。

我在成長的過程當中,我的父親沒有打過我。為什麼父親沒打過我呢?因為每一次我犯錯,我父親要動傢法時,我就突然想到“好漢不吃眼前虧”,所以就恭恭敬敬地表示願意接受處罰。結果爸爸看我已經有悔意瞭,就不打瞭。之後父親都會非常真摯地對我講一些話,那些話其實都印在我的心中瞭。印象最深的一句話是“兒子,你自己要懂得自愛呀,不要糟蹋自己”。我母親後來回想說:“你那時候念小學,你爸爸跟你講那麼多道理,你到底懂不懂啊?”我跟我母親說:“懂啊。”因為那都是父親對孩子的愛護啊。

這幾年我一直在推廣傳統文化,父親和母親就說:“奇怪瞭,我們兩個話那麼少,怎麼生個兒子這麼會吹牛?”我就跟我父親解釋說:“爸,我這個能力都是跟你學來的,雖然您平常言語很少,但罵兒子的時候都是辯才無礙。為什麼能辯才無礙?有一份對孩子的慈愛心啊。”

後來我自己也有瞭經驗,當老師的時候,學生犯錯瞭,我們真的是舍不得他犯錯、舍不得他繼續墮落,所以言語很真切,我居然講著講著眼淚就掉下來瞭。我勸他們勸到流眼淚,他們還不大理解,他們還說,我把一些男同學留下來,對女生比較好。啊,“人不知而不慍”。我跟他們說:“老師對女生好?你們想一想現在是什麼時間哪?”他們說:“下課時間。”“我都下課瞭還在陪誰啊?”他們若有所悟,點點頭,“哦。”

所以人有時候好歹分不清啊。父母叮嚀我們、提醒我們,我們還覺得煩哪。我們把父母的愛心當垃圾一樣丟掉,反而是那些找我們去吃喝玩樂墮落的,我們覺得是好朋友啊。那叫酒肉朋友,要搞清楚啊。

我長這麼大隻被我母親打過一次,因為那一次玩兒得實在太過火瞭,好像是去抓青蛙,回到傢都已經中午一點多瞭。傢裡的人甚至那些鄰居長輩,全員出動都找不到我。所以諸位同學,你們一定要告訴小朋友,從小要愛護小動物,不然不知道要傷害多少生命,折損自己多少福分。所以大傢現在能理解,我為什麼長成這個樣子?小時候壞事幹太多瞭。

我常常看到一幕,兒子犯錯瞭,母親馬上就開始打,邊往回拉邊打,還沒到傢,棍子都已經開花瞭。這一幕你們都看過啊?不是你們吧?是你們的就節哀順變。結果後來這些孩子隨著年齡增長都被打皮瞭,都被罵皮瞭。為什麼會皮瞭?因為他們沒有自尊心瞭。他們覺得丟臉就丟臉嘛,有什麼瞭不起。所以父母要護念孩子的自尊心,不要在大庭廣眾之下處罰他。所謂“揚善於公堂,規過於私室”,再親的人都應該顧及對方的顏面哪,這點在我們同學之間也是很重要的。他人有善的行為,我們見賢思齊,甚至於讓更多的人瞭解,更多的人去學習效法,“揚善於公堂”。但規勸一個人的過失不要在大庭廣眾之下,他會很沒面子,甚至於根本領會不到你那一份用心,隻會覺得你羞辱瞭他,所以“規過於私室”。

母親找到我時並沒有當下處罰我,隻是默默地引著我走回傢裡,其實不罵自己反而更慚愧。進瞭傢門瞭,接著呢?門一關上一頓打,是不是這樣?不是這樣啊,因為還有爺爺、奶奶,還有姐姐在。假如就這麼打瞭,姐姐可能會說:“你看,被打吧,活該。”因此造成姐弟之間的不愉快,這個都是智慧啊。母親把我引到自己的房間,把門關上,然後說:“來,把手伸出來。”打瞭我第一下,我完全感覺不到痛。因為在當時,我深刻體會到瞭母親對我的愛護,當第一下打下去時,隻感覺到母親的心在痛,感覺不到自己的手在痛。第二下打下去,突然間母親轉過她的臉龐走瞭。母親已經掉下淚來瞭,真的是痛在娘心啊。母親不願意讓我看到她流眼淚,就趕快離開瞭。而我當時真的非常愧對自己的母親,也期許自己往後不要再做出讓母親這麼痛心的事情。

 

閱讀全文
上壹篇:積德改命
下壹篇:返回列表
熱點文章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