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大眾學佛人應該給人的感覺
禮敬諸佛菩薩!拜諸佛菩薩!
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
感謝學佛網感謝明華居士為大眾提供瞭一個這麼好的學佛從善的平臺。歡喜贊嘆真心贊嘆感謝感謝
末學學佛從善稍微有點時間瞭,有一些感想,這裡說說,如果不對,或不恰當,請大傢諒解。
我們普通人,學佛,做好事,和大傢在一起生活工作學習時,比如和同學,親戚,朋友,老鄉,父母,兄弟,姐妹相處時,有個現象,就是有的學佛人,喜歡對傢人朋友說,你這裡不對瞭,那裡不對瞭,你做得沒善心瞭,你殺生罪大瞭,你沒有慈悲心瞭,你應該看什麼書瞭,你應該聽某個法師的法瞭,你要看什麼網站瞭,要看什麼文章瞭,要看什麼書瞭,表情很嚴肅,事情很嚴重的樣子,等等。特別是有的傢人朋友向他請教時,他很愛這樣的指教。朋友才問幾句,他就說瞭一大通。一句話,別人做的差遠瞭。這種情況,我想,大傢是不是好像似曾相識呢?
整天時不時的老是這樣說,我個人感覺,其實這樣不好。我們普通學佛人畢竟和傢人朋友生活在一起,大傢還要工作養傢,有的人,學佛是當學術來研究;有的人學佛,是求福報的;有的人,是改過,懺悔從善;有的人,是要成就佛菩薩羅漢的功德的。每個人的品性,脾氣,道德水準,文化,素養,都不一樣的。本來,你是想叫他快速的如何學佛,具體如何做,是好事情,結果呢?如果是小商販,農民,沒什麼文化的老人傢,被你這樣老是一說教,他怕瞭,本來有些人就自卑自棄的,好不容易在佛友寺廟這裡,找到信心和希望瞭,被大傢接受瞭,學佛做好事情瞭,剛有點信心,你就老是板板的說教,他怕瞭,認為修道的人和社會上,其實差不多。本來,就不是每個佛弟子都做得非常到位,他剛好又沒什麼文化,本來學佛就是感覺做好人,做好事,存好念就可以瞭,結果呢?你再這麼老是指責他,錯瞭,念佛要精進,要懂義理,要誦經,不要妄想,不要執著,要如何如何,他又自卑瞭,退縮瞭,道心也沒瞭,離開瞭這個他曾經找到希望,又讓他失望的大傢庭瞭。
有些人,確實很會關心朋友傢人,覺得佛教,經文教義非常好,是好的東西,為人非常熱情,又很心急,然後他自己也比較精進,可能也確實很有成就瞭,於是,特別是他感覺要傢人或初學者趕緊學佛,念佛,拜佛放生做好事時,他急的啊,天天就說,你啊,要放生瞭,要看什麼文章瞭,某某大師說得非常好的啊,可以去看看什麼網站的啊什麼的。這時候,被說教的人,往往是心裡不痛快瞭,但是面子上的原因,他不去表露不高興不耐煩,你還在那裡得意,說要如何如何,其實這樣的話,大傢都怕你瞭,都躲著你瞭。有些人學佛,學得久瞭,朋友看見他都躲瞭,人緣非常的差瞭。為什麼會這樣呢?按理說,你是好人,又做好事,應該受歡迎的才對的啊?那是因為,你讓人感覺你都是對的,別人都很懶惰,不精進,不去學習,別人都很世俗。其實你已經讓人感覺你是個道德模范,道德君子,思想非常的清高瞭,情操非常的高尚瞭,可望而不可及瞭,剛好,你又愛說話,愛批評指教。大傢都怕你瞭,都離你遠瞭,你還度什麼人呢?這個時候,其實,事情已經發展到反的一面瞭,離你的初衷,已經不是那回事瞭。這種情況,特別是在學佛有點成就,或很有成就的人會發生這種情況。
有個故事,說是,有隻鴿子,被老鷹追殺,這隻鴿子飛到佛陀身邊的身影裡時,就不恐懼瞭,安靜,安全瞭。其實,學佛的人,給身邊的人的感覺,就應該是安全,心慰,平安,吉祥,能得到幫助,特別是在精神上,有依靠,能得到溫暖,沒有恐懼,身心不會害怕顫抖。我想,這才是最重要的。
很多人學佛,他本來就沒法做到學佛的目的是證得佛菩薩羅漢的果位,他本人文化又不高,你還要求他讀懂經文,教義,這是不可能的。我想,這種情況,和他相處時,要高高興興的,軟聲細語的,讓他感覺大傢是平等的,都是相互關心愛護的。不要讓他想起,你是那個愛批評的教導主任的啊!
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
點我打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