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發頭條歡迎您
發發頭條>佛教>願消三障諸煩惱的三障是指什麼?

願消三障諸煩惱的三障是指什麼?

時間:2019-06-22 14:41:10 來源:網絡投稿   編輯:佛教

三障(梵語triny avaranani),煩惱障、業障、報障,是名三障。
煩惱障者:如貪欲瞋恚愚癡等之惑是也。
業障者:如五逆十惡等之業也。
報障者:如地獄惡鬼畜牲等之苦報是也。
眾生因有此三障所以不能開悟證果。
三種障礙。
<一>又作三重障。指障礙聖道及其前加行善根之煩惱障、業障、異熟障。
(一)煩惱障,本性熾然具足貪、瞋、癡三煩惱,致難生厭離,難教誨,難開悟,難得免離,難得解脫。此亦即指恒起之煩惱。
(二)業障,即五無間業。乃由身口意所造作之不善業。
(三)異熟障,又作報障、果報障。以煩惱、業為因,所招感之三惡趣等果報。 

<二>據大乘瑜伽大教王經卷五載,以三種障礙之故,不得遇瑜伽秘密之三摩地法。即:

(一)我慢重障,我慢貢高,邪見執蔽,致不能下心敬事諸佛菩薩師僧父母,不能學如來正法。

(二)嫉妒重障,妒賢嫉能,自是他非,見人修善,反生嫉妒,不能學得如來正法。
(三)貪欲重障,多貪、多欲、懶惰、睡眠、惛沉、掉舉、破戒者,不能學如來正法。上記三種人不識因果,不敬師長,亦不見良善,不護道業,廣造惡業,故不得遇三密正法。 

<三>妨礙禪定之三種障礙。

(一)昏沉闇蔽障,謂昏沉闇睡,則無所別知,障諸禪定,致不得開發。

(二)惡念思惟障,謂雖不昏沉,然惡念忽起而破禁戒,致作諸不善事。

(三)境界逼迫障,謂雖無昏沉、惡念等事,而身或猝痛,陷地、火燒、落崖,猛虎奔逐,魔惱並起,諸惡相現而逼惱行人,橫生驚怖,致障諸禪定,不得開發。凡此三者,均足障礙禪定之修習。

<四>又作三粗重、三煩惱。指修惑、見惑、無明等三種煩惱障。分別以皮、肉、心三種為喻。又作皮膚骨三障。

(一)皮煩惱障,指修惑;修惑系五根對外五塵而起,如皮在外,故以皮為喻。
(二)肉煩惱障,指見惑;見惑系由誤迷理論、觀點而致,屬內心之執著分別,如肉在皮內,故以肉為喻。

(三)心煩惱障,指無明;根本無明為一切迷妄之源,此無明之惑由迷真逐妄而起,故以心為喻。

大乘義章卷五本復對同一無明立皮膚骨三障,謂粗品無明浮淺,為皮障;中品無明次深,為膚障;細品無明最深,為骨障。
煩惱障 =貪瞋癡愚

業障=五逆十惡

報障=地獄餓鬼畜牲等報 

閱讀全文
熱點文章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