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發頭條歡迎您
發發頭條>佛教>李靖謝罪

李靖謝罪

時間:2019-06-22 19:05:30 來源:網絡投稿   編輯:佛教

李靖謝罪

唐朝雁門關太守李靖,最初在京城的時候,頗知道對出傢人尊敬禮遇,因為僧寶功德巍巍,是代佛宣說佛法,滋潤眾生精神食糧的啊!

「我要敬事僧寶,絕不動搖心志!」他內心中想著,事實上他也做到瞭。

但是佛門中人也往往有若幹敗類,這等於人的手指頭有長短不齊,社會上也是良莠不齊是同一個道理。

見到出傢人做出瞭非法的行為,與戒律違背,畢竟是少數,李靖卻起瞭一種——從希望至失望,從尊敬到不敬,甚至進一步認為所有出傢人都是如此!佛教的代言人出傢眾尚且如此,整個教義便也不可信,再說要這樣的教做什么,於人無益,不如消滅瞭它還好——的心理。

所以當他在代州任官職時,居然大廢佛寺,從前曾立志「敬事三寶」的念頭不知何時已跑到九霄雲外去瞭。

有一天出外射獵,騎馬奔騰於中臺山一片廣大的原野中。忽然,他眼睛一亮「奇怪,明明是一片綠色的原野,這兒怎么有一個大池子呢?以前也來過,怎么都不曾見到過?」

策馬稍前,這一看更不得瞭,竟有一個和尚與一婦人在大池子中公然共浴。「哼,這對無恥的男女!」

他大為瞋怒,一點也不加考慮,立刻將身後的箭掏出,上瞭弓,「嗖!」的一聲射瞭出去。他的箭法一向是很準的。由於大池子離他策馬的地方有一段相當的距離,遠遠望去可以看到那兩人的肩上都中瞭箭。

這個時候,他覺得很痛快。

那一男一女帶著箭傷向東南方向逃去。

「追!」他騎瞭馬一路直追下去。

奇怪的是那對男女不過是徒步,而他策著馬兒,但彼此間的差距老是隔著幾步,怎么也追不上。

「莫非今天遇上鬼瞭?」他心中自嘲。

一直追到一處,有一間小小的寺院叫做「真容院」,明明兩人逃進寺院去瞭,怎么找不到呢?怎么會?

進入寺院見殿上有兩尊菩薩像,一是文殊、一是普賢。仔細再看,赫然兩尊菩薩像上都插著弓箭,那不就是他射出的箭嗎!

他開始明白是怎么回事瞭,他後悔自己的魯莽,更懺悔自己的罪業,不由得悲泣起來,就在兩尊菩薩前頂禮謝罪。

 

閱讀全文
熱點文章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