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惡終有報
人生財物,皆有分定,若不是你的東西縱然勉強哄騙得還是要一分一毫地還給別人的。
古時候晉州城有一個人叫張善友,平日裡吃齋念佛,是一個樂善好施的人,他妻子李氏卻非常小氣,經常好占別人便宜,夫妻倆膝下無子,日子過得很富裕。
這時縣城裡有個叫趙廷玉的人,傢裡非常窮,平時安分守己,正趕與母親病故無錢埋葬,便想起張善友傢道富足,準備去他傢偷些銀子將母親埋葬,一個夜晚,趙廷玉在張善友傢墻角挖瞭一個洞,偷瞭五十兩銀子,埋葬瞭母親。趙廷玉心想:隻因傢貧沒錢葬母,實在沒辦法才去偷錢,今生若還不瞭張傢的錢,來世一定要還上。
張善友次日清晨起床見瞭墻洞,知道傢裡遭瞭賊,查點後發現少瞭五十兩銀子,張傢是富傢,也沒十分放在心上,想是命裡該丟,嘆口氣也就罷瞭。隻有他老婆很心疼想到“有這些銀子能做很多事,能收很多利息怎麼白白地就丟瞭呢?”
正想著,門外來瞭一個法師,張善友迎出去問,“師父從何而來?”法師說:“老僧是五臺山僧人,因為佛殿坍損下山來化緣修整,化緣多時,積攢百餘銀兩,因還要繼續化緣,銀兩隨身帶不方便,一路打聽,得知您是善人,特來寄放銀兩,待我去別處化緣是瞭,再問來取回銀兩。”張善友說:“這是好事,師父將銀兩放在我處,等回來一起取走就是。”於是點驗銀兩拿進後屋,把錢交給老婆李氏,出來留法師吃飯,法師說:“不勞煩施主,我要趕去化緣。”張善友說“師父的銀子,我已變內人保管,假如師父來取我不在傢,隻管向內人討要”。於是法師告別去別處化緣。
再說李氏接過銀子,滿心歡喜想到:“我才丟瞭五十兩銀子,這法師送來一百兩,不僅補瞭我的缺,還多出五十兩”。李氏起瞭賊心,想要賴法師的銀子。
過瞭些日子張善友要到東嶽寺去燒香求子,臨走時對李氏說,我去東嶽寺燒香,如五臺山法師來取銀子,你便還他,李氏答到“我知道瞭。”
張善友走後的第二天法師化緣回來、要取走寄存的銀子,李氏打賴說:“張善友不在傢,我傢也沒有什麼人寄放銀子,師父是不是認錯傢瞭。”法師說:“前些日子,我親手交給張善友的銀子,他收下後交給你的,你怎麼這麼說話?”李氏賭咒說:“我要是看見你的銀子,我眼裡出血。”法師說:“這麼說,你是要賴我的銀子瞭”李氏說:“我要是賴你的銀子,我死後下十八層地獄。”
法師看她賭咒,知道銀子是要不回來瞭,面對一個女人傢,又不好與她爭論,法師無可奈何,合掌念佛:“阿彌陀佛!我四面八方化緣得來的錢,是用來修佛殿的,寄放在你這裡,你卻能賴我的!你今生賴我的銀子,來世是要還的。”法師非常氣憤的走瞭。過瞭些日子,張善友回來瞭,問起法師銀子的事,李氏騙丈夫說:“你剛走,法師就來取走瞭。”張善友說:“好,那我就放心瞭。”
過瞭兩年,李氏生瞭一個兒子,夫妻非常高興,自從兒子生瞭以後,傢業越來越興旺,再過五年,又生瞭一個兒子。大兒子叫乞僧,小兒子叫福僧,一轉眼兩個兒子都長大瞭,大兒子乞僧非常勤奮,早起晚睡,辛勤勞作,又生來慳吝,不肯輕易花一分錢。而福僧正相反,每日隻知道喝酒賭錢,風流快活,每天都有人上門來討債,張善友是一個要面子的人,凡是來要債的,他都要替福僧還掉,乞僧看瞭非常心疼。
張善友看如此下去也不是辦法,就出瞭一個主意,把傢產分為三份,兩個兒子各一份,他老兩口一份。這下福僧可隨瞭心願,不出一年,他的那份傢產,輸瞭個精光,又去向爹媽要錢,不長時間,爹媽的錢也被他揮霍一空,都花光瞭,又掂記哥的那份。
乞僧是個過日子的人,怎能看他如此揮霍,一氣之下得瞭重病,求醫無效,眼看要死瞭。張善友夫妻非常氣憤地說道:“能幹的有病,敗傢的倒沒病”。恨不得讓小的替瞭大的,苦在心裡沒法說。
過些日子,乞僧死瞭。夫妻倆非常悲痛,福僧一看哥死瞭,還剩一些傢財,又去狂賭,李氏見此光景,終日啼哭,最後眼中出血而死。福僧也因狂賭豪飲,花街柳巷,淘空瞭身體,得瞭癆病不久也病死瞭。
張善友平日積善好德,如今兩個兒子死瞭,老伴也死瞭,非常傷心。於是就到東嶽寺前哭訴:“我一生修善,我妻兒也沒有什麼做過什麼大罪過,為什麼把他們的命都收去,隻剩我一人,希望神明開恩,給老漢一個交代,如果我命該如此,我死也冥目。”說完,哭倒在地,一陣昏沉便暈瞭過去,朦朧之間,見有個小鬼對他說:“閻王有請。”張善友說:“我正要去見閻王。”
張善友跟著小鬼來到閻王面前,閻王說:“你為什麼在東嶽大帝那裡告我?”張善友說:“因為我的妻兒沒有犯下什麼錯誤,為什麼你把他們都抓走?”閻王說“你想見你的兩個兒子嗎?”張善友說:“怎麼不想見?”閻王命令小鬼把他的兩個兒子叫來。
乞僧和福僧來到張善友的面前,張善友高興的對乞僧說:“我的兒啊,快跟我回傢去。”乞僧說“我不是你的兒子,我是當初的趙廷玉,在沒錢葬母的情況下,偷瞭你傢的五十兩銀子,到如今我連本帶利已還給你瞭,我現在已不是你的兒子瞭。”
張善友見乞僧這麼說,心裡很傷心。但又無可耐何。就對福僧說:“既然這樣,你就跟我回去吧!”福僧說:“我不是你的兒子,我前生是五臺山的法師,你欠瞭我的,如今已加倍還給我瞭,從此以後我與你不相幹瞭。”
張善友大吃一驚,說:“我什麼時候欠你的?”正說著,隻聽閻王大喝一聲:“把酆都的城門打開,將李氏帶上來”隻見李氏披枷帶鎖來到跟前。張善友說:“你為什麼會遭這麼大的罪啊?”李氏哭著說:“我生前賴瞭五臺山法師的百兩銀子,死後我墮到十八層地獄,我好苦啊!”張善友說:“那銀子我一直以為你已經還他,怎麼知道你賴瞭他的,這是你自作自受啊!”李氏拉住張善友大哭、閻王震怒,拍案大喝。張善友驚醒一看,發現自己睡在神案前做瞭一個夢,這才明白這一切都是冤傢債主,止住悲痛。後來出傢修行去瞭。這正是:
方信道暗室虧心,
難逃他神目如電。
今日顯報業無私,
怎倒把閻王埋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