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發頭條歡迎您
凈土法門:如何懺除業障?
時間:2019-06-25 17:12:56 來源:網絡投稿
編輯:佛教
早年,我初學佛的時候,章嘉大師教我“佛氏門中,有求必應”。這個話說得肯定,沒有絲毫疑惑。
但是,有人求有感應,有人求沒有感應,這是什麼原因?大師告訴我,因為他有業障;業障懺除瞭,必定有感應。
我們讀《瞭凡四訓》,從雲谷禪師與瞭凡先生的對話就能明白,瞭凡先生認為命裡有的求得到,命裡沒有的求不到。雲谷大師開示:“求富貴得富貴,求兒女得兒女,求長壽得長壽。”求成佛都能作佛,有求必應,沒有求不到的。這個太殊勝瞭,非常吸引人!
為什麼能求得到?因為自性是圓滿具足一切,隻要消除業障,則有求必應。
“懺悔業障”,不論是哪個宗派、法門,都列為最初的重要修學法門,因為有業障就不能進步;不但不能進步,連大乘佛法之門都入不瞭。
“懺悔“,“懺”是梵文,“悔”是中文,這個名詞是梵華合一。“懺”是陳露先罪(陳述、發露),以前所造的罪業,一絲毫都不能隱瞞;“悔”是後不再造,改往修來。我們學佛,要向佛菩薩、向大眾求懺悔,罪業再重不用怕,隻要肯懺悔,一悔就全消瞭。
“業”是造作,“業”有“善”、有“惡”、有“無記”。“不善”、“不惡”,稱為“無記”。“業”有“染”、有“凈”。十法界中,六道是“染”,四聖法界是“凈”。“染業”裡面有善、有惡,“善、惡”層次不高,善業生三善道,惡業則生三惡道。
學佛,最大的事情就是開悟證果,而“善與惡”都是修行證果的障礙。唯有“凈業”沒有“善惡”,我們稱為“純善純凈”,“善惡兩邊”都沒有瞭才是“純善”、才是“凈業”。
在六道裡面,“善業”的標準就是《十善業道經》,我們一定要遵守佛的教誨,從這裡學起。
“十善業”的細目是《弟子規》、《感應篇》,人人都學《弟子規》、《感應篇》,就是學“十善業道”。
閱讀全文
上壹篇:父親截肢住院 4歲娃獨自照料
下壹篇:返回列表
熱點文章更多>>
最新文章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