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善有善報,為什麼好人積德行善卻遭惡報?
既然善有善報,為何有不少的好人,甚至努力行善的人,仍然遭遇挫折、災難與病苦,坎坷度日,無可奈何?
基於因果通於三世的道理,我們應該瞭解:不管什麼人,遭遇挫折、災難與痛苦,當然是由於往世做瞭惡業,如今正在受報所致。這時他努力行善,以求旋轉逆境改變命運,可能的結果有四種:
一、各種條件未能配合,以致善行不能轉變業報。這是他當然必須繼續接受應受的惡報,直到報盡為止。(或者要到幾年、幾十年後、或者到死為止才報盡,或者未來世仍然繼續受報。)
所謂各種條件未能配合是指:缺乏真誠發自內心的“慈悲心、寬容心、懺悔心、行善之心”以及不能力行十善或雖行而善行積累不夠。
二、雖然各種條計配合很好,善行可以轉變惡報,使它由長期變為較短期,但因往世所做惡業太重,應受的惡報期間很久,目前行善雖可得到福報,但仍嫌不足,福報與惡報力量懸殊,善不敵惡,轉變瞭一部分業報後,仍有很多未能轉變掉的惡報,必須繼續接受,直到報完為止。(或需要幾年、幾十年後,或到死,或到未來世才能報完。)假如今生到死仍不能受報完畢,當然今生就永遠難以脫離困境,隻有期待來世瞭。
譬如得瞭癌癥,本應受到劇烈痛苦折磨半年才死,並且耗盡錢財,連累子孫;行善的結果雖不能使他康復或減輕痛苦,但是卻使他提早四個月就死亡,使他得以減免瞭最後四個月的劇烈痛苦,並且節省瞭大筆醫藥費。以上的情形,表面上看來行善似乎沒有用,病人的癌癥沒有治好,還是死瞭,實際上行善的結果使他獲得不小的好處,隻因為因果律隱微難測的特性,使我們不能明白事實的真相罷瞭。
三、各種條件配合很好,行善的結果,已經使原本較重的惡報,轉變為較輕的惡報;但因為表面上看來仍在受惡報的折磨,遂使人誤以為行善沒有功效。譬如大腸癌開刀後復發,原來應受劇烈痛苦折磨半年而死;由於平日行善積德的緣故,使他的痛苦程度比類似的患者輕很多,表面上苦報並未免除,實際上是減輕瞭。癌癥患者確實有籍由努力懺悔、念佛、行善而完全康復的例子,因此上面所做的比喻雖然隻是假設用來說明,他當然也有可能存在。
四、各種條件配合很好,應受的惡報又不很重,或者即將受報完畢。行善的結果,到這一生某一時期,善行累積夠多瞭,於是福報的機緣成熟。惡極結束,逆境轉順,疾病康復,雨過天晴,行善的功效。於焉大顯,慶快生平。
五、此外有一種情形較為特殊,就是行善以及修行的好人,原本應於未來世承受重大的果報,會因他的努力行善修行,轉變為較輕的苦報,而提早於現在受報。這種情形,表面上看來似乎是做好事沒好報其實正好相反、因為行善修行使他獲得大利益,使重報轉變為輕報。隻不過提早於現實受報而瞭債。
由上可見,努力行善而能於今生就得到明顯效果的隻有第四種情形。而我們所看到的許多好人或努力行善的人,命運坎坷,無法改善,除瞭第五外都是屬於前面三種情形。這就好比你的附近搬來一位新鄰居,你對他的過去一無所知。隻見他很努力工作,收入也很可觀,也沒有任何不良嗜好及不正當的浪費,但是搬來這兒住瞭大半輩子,他們沒有一點存錢,遇到急難還須向人伸手借貸,令人莫名其妙,但是當您獲知他未搬來這兒以前,欠人一筆極大的債務,必須隨賺隨還,抵銷欠債,不能稍有延誤,這時謎底就揭開瞭。
如上面所說“行善、修行的好人,由於正在承受過去世作惡應受的惡報而病苦、受災難,以致於看不到行善應有的善報,其實他們的苦難已因善行而減輕、減短,但是自己卻不知道”的情形,今舉二例為證:
例1.現果隨錄上記載:麻城有姓王的某人,吃素持齋,經過三年,某日身上一突然長瞭難治的惡瘡,對於持齋起瞭退悔的心。他的朋友安慰他:“你是持齋的人,佛與天神必會保佑你。”王答說:“我已持齋三年,卻得此惡報,持齋還有好處嗎?”朋友說;“你既然認為所持的齋沒有用,可否把它賣給我?”王某問他怎樣賣法,朋友告訴他,每持齋一天一分錢計算,吃素三年共可賣銀錢十兩八錢。王某很高興,立即寫瞭收據拿瞭錢,把持齋吃素的功德賣給朋友,打算次日就要吃肉破戒。不料當晚夢到二個鬼來責罵他:“本來十個月前你就該死瞭,因為你持齋修行,所以能延命到現在。你即賣去持齋功德,算起來反而讓你活過頭瞭。”說罷立即要捉他走。姓王的哀求鬼卒暫且寬容,延緩一天,願意將錢退還,恢復吃素持長齋。明日,找到他朋友,說明原委,想討回賣齋的收據,朋友說昨天回傢就在佛前用火焚化瞭。王後悔不已,當天果然死瞭。
王某人本來十個月前就應死亡,因持齋修善的功德,使死亡的重報,轉變為較輕的、隻生惡瘡的苦報;卻因他的賣齋立即死亡,而彰顯瞭其中的因果轉變情形,足以為本章所述因果原理作最好的印證。
例2.印光大師文鈔全集引述瞭一件唐朝玄奘法師記錄下來的事:唐朝時,西城天竺國有位戒賢法師,德高望重,名震四天竺國。某一年身患惡病,痛苦極為慘烈,無法忍受,正想自殺以求解脫時,忽見文殊、普賢、觀世音三位菩薩降臨,指示他:“你在久遠劫前,作過多次國王,做瞭許多迫害惱亂百姓的惡行,本應墮落惡道(地獄、餓鬼、畜生稱為惡道),長久受大苦報,由於你宏揚佛法的緣故,得以免除將來的地獄大苦報,將它轉變成目前的人間小病苦,你要忍受。再過三年,有位大唐國僧人名玄奘,會到此拜你為師,求受佛法。”戒賢法師於是強忍病苦,力行懺悔,經過很久,終於康復。過瞭三年,玄奘法師果然來拜師求法。戒賢法師叫弟子述說病苦的情形,徒弟邊說邊哭,可見病苦的慘狀。若非菩薩指明往世因果,或許有人會說,如此大有修行的得道高僧,尚且得到這樣的慘病,佛法有什麼靈感和益嗎?其實這全是往世業因,以及轉“後報重報”成為“現報輕報”的緣故.
-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