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發頭條歡迎您
發發頭條>佛教>信願法師:諸佛大悲於苦者,心偏愍念常沒眾生

信願法師:諸佛大悲於苦者,心偏愍念常沒眾生

時間:2019-06-29 17:00:16 來源:網絡投稿   編輯:佛教

為諸眾生

為諸眾生,諸眾生者,非獨凡夫,包括二乘等亦在內。

蕅益大師《彌陀要解》雲:“諸眾生,別指五濁惡人。”此與善導大師所言:“諸佛大悲於苦者,心偏愍念常沒眾生。”同一旨趣,皆是彰顯凈土一法,以凡夫為正機,彌陀大悲本願,於此坦露無遺。

“為諸眾生,說是一切世間難信之法”,世尊說《阿彌陀經》是為諸眾生所說的。那麼“為諸眾生”,是為什麼樣的眾生,我們當然要瞭解。如果釋迦牟尼佛說《阿彌陀經》,是為阿羅漢這種眾生所說的,那我們不用學習《阿彌陀經》的教法,為什麼?因為《阿彌陀經》是世尊為阿羅漢所說的,是要度阿羅漢的根性眾生,那我們又不是阿羅漢。如果世尊說《阿彌陀經》的難信之法,是為菩薩根性眾生所說的,我們也不用學習《阿彌陀經》的教法,為什麼?因為我們也不是菩薩,我們有可能是“土虱”。

所以,每一部經我們要修學,要知道這部經世尊是要度什麼眾生根性。《觀經》是要度凡夫,我們知道《阿彌陀經》也是要度凡夫,《無量壽經》也是要度凡夫。《華嚴經》不是要度凡夫,《華嚴經》是要度四十一位法身大士。所以將《華嚴經》和《阿彌陀經》作一比較,現代末法時代煩惱的眾生,若要修《華嚴經》成就菩提,解脫生死,難啦!但是,修學阿彌陀佛的教法,根據《阿彌陀經》奉行,要解脫生死就容易。看要修什麼法門,當然那是你個人的選擇。

為諸眾生,蕅益大師對這句話的解釋,說得很好。

“諸眾生,別指五濁惡人”,所以釋迦牟尼佛說《阿彌陀經》難信之法,是為惡人所說還是為善人所說?惡人!蕅益大師說的很明白,“諸眾生,別指五濁惡人”。善導大師在《觀經四帖疏》說:“諸佛大悲於苦者,心偏愍念常沒眾生。”諸佛就是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大慈大悲,是大慈大悲什麼眾生?就是受苦受難的人,所以內心特別悲愍常沒眾生。常沒眾生就是經常沉沒在三途、受苦受難的眾生。諸位菩薩!你我雖然現在在人間,但是我們在起貪欲心、起瞋怒心、起愚癡心,不就是在趨向三途嗎?對不對?我們若沒有念南無阿彌陀佛,就穩死的,穩死於三途六道。

所以,善導大師所說的和蕅益大師所說的,道理完全一樣,都是在彰顯凈土教法,是要度凡夫為本。

既然凈土法門以凡夫為正機,諸位!那你我不用再想要學什麼法門瞭,乖乖的念佛,你若不要乖乖的念佛,你若認為自己很會修行:“像我這種的,難道還要念佛?”就是要念佛。

過去有一位醫生,去拜訪廣欽老和尚。任何人,不管男眾女眾,不管做什麼職業的人,去到承天禪寺拜訪廣欽老和尚,請教廣欽老和尚要修什麼法門。廣欽老和尚是福建人,他就用福建話跟對方說:“念佛!”有一位醫生,看到廣欽老和尚跟大傢都說修行就是要念佛,他也一樣跟廣欽老和尚請教:“老和尚,那我呢?”“你喔,也是念佛!”“我呢,我呢,我是醫生也要念佛?”“醫生才是要念佛!”

很多人都是會這樣認為:念佛法門,那是老阿公老阿婆,無法修其它較深奧的法門,所以隻好念佛。這樣看起來,將念佛法門當作是很下劣的法門,是看輕念佛法門。我跟你說,覺明妙行菩薩,在過去因地就是念佛,到瞭西方極樂世界成為菩薩;大勢至菩薩在因地也是念佛,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成為大菩薩。你若認為,念佛法門是齋公齋婆在修的法門,那你不就是認為大勢至菩薩、覺明妙行菩薩,這些人也是屬於齋公齋婆囉;你若認為,念佛是不識字的人在修的法門,沒有文化的人在修的法門,沒有衛生的人在修的法門,不就是去罵到覺明妙行菩薩和大勢至菩薩,對不對?

龍樹菩薩以初地菩薩,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世尊在《楞伽經》為龍樹菩薩預先授記:將來南天竺會出現一位高僧,就是龍樹菩薩,宣揚佛的中道教法,然後念佛,以初地位的菩薩,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連初地菩薩都念佛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瞭,我們在人道的生死凡夫,當一位醫生,就認為自己瞭不起,就不用念佛瞭,和龍樹菩薩這樣瞭不起的菩薩一比,你當醫生是有多麼瞭不起?但是,有的人就是世智辯聰太重,致使自己自我障礙。所以念佛法門,確實很適合現代人修學。

祝福大傢,一心念佛,往生凈土。南無阿彌陀佛。

——“彌陀教法”之25《阿彌陀經精講》卷四(P2332)

 

閱讀全文
下壹篇:返回列表
熱點文章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