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真堪佈:有出離心和利他心,在哪裡都能修行
出傢有身出傢和心出傢,心出傢才是真正的出傢。
心出傢是斷除對世間的貪戀。出傢瞭應該具有別解脫戒。別解脫戒有在傢受持的,也有出傢受持的。在傢受持的別解脫戒是居士五戒,出傢受持的別解脫戒是沙彌(尼)戒、比丘(尼)戒等。“現在我所受的居士五戒,沙彌戒或比丘戒,是不是別解脫戒?”,不一定。別解脫戒必須要有出離心的攝持。如果沒有出離心的攝持,你現在所受持的居士五戒不是別解脫戒,你現在所受持的沙彌(尼)戒、比丘(尼)戒也不是別解脫戒。
我給大傢講過,沒有出離心就不會有真正的菩提心。連對世間的貪戀都沒有斷掉,怎麼會有菩提心?
菩提心是在出離心的基礎上才有的,所以要“常得出傢修凈戒”,生生世世能夠出傢修行,尤其是心出傢。如果身也能出傢是最好的,尤其是現在這個年代、現在這個社會,若是你真正能出傢修行,對自己的修行以及將來的弘法利生事業都會有一定的幫助和利益。如果你身暫時不能出傢,心能出傢也是一樣的。
現在有的人說:“我一到紅塵、一到世間,就不能精進修行瞭。”有的人還擔心:“我現在是在傢人,還是個居士,我肯定沒有機會弘法利生吧!”不一定。若是你真正有出離心和利他心,在哪裡都能精進,以什麼樣的身份都能幫助和利益眾生,你不用擔心。若是沒有真正的出離心,心態沒有放下,沒有放下世間的瑣事,沒有斷除對世間的貪戀,即使你在山上,即使你再精進修行,即使你有福報出傢,穿上法衣瞭,也許對你的修行以及將來的弘法利生事業也不會有什麼特別的幫助和利益,成就還是很困難。你們好好地思維一下,好好觀察觀察自己。
其實,真正能出傢修行,這確實是生生世世修來的福報,也是一件值得隨喜的事情。但是現在我不怎麼註重出傢,也不怎麼贊同這樣出傢,因為什麼?難!你是不是真正放下瞭?機緣是不是真正成熟瞭?若是,那真是太好瞭!若不是,僅僅看到別人穿法衣出傢瞭自己就激動,也模仿,那不行。
別激動!別人出傢穿法衣那是人傢修來的福報啊,你們有什麼可激動的?自己真的要仔細觀察。
——摘自《普賢行願品》講記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