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發頭條歡迎您
發發頭條>佛教>凈土法門:日常生活行為、處事待人接物,要學什麼?

凈土法門:日常生活行為、處事待人接物,要學什麼?

時間:2019-07-03 09:03:44 來源:網絡投稿   編輯:佛教

在行為上,日常生活行為、處事待人接物,要學什麼?要學「看破、放下,自在、隨緣」,最後「念佛」,哪有不生凈土的道理!頭一個講看破,看破什麼?對於宇宙人生的真相明白瞭。我們不是自己有能力明白的,我們是從經教薰習明白的,我們相信經教裡每一句話都是佛的真實言語,決定沒有欺騙我們的,我們相信他。我們知道宇宙的真相,放下是應該的,執著是不應該的;不分別是應該的,分別是錯誤的,你就肯放下瞭。自在才隨緣,隨緣就自在,不必堅持自己的成見,別人說得很好,我們贊嘆,我們隨喜,多快樂!先學我隨順眾生,普賢菩薩教給我們「恒順眾生,隨喜功德」,你先做這個,別人所想的、所做的沒有大錯,都可以隨喜;重大的錯誤,你的意見也要委曲婉轉提出來,給大傢做參考,人傢能夠歡喜接受。人傢歡喜的人是歡喜謙卑的人,你東西是好東西,如果你的態度、姿態很傲慢,是好東西人傢也不接受你的。我們是希望事情能做好,大傢能夠都得利益,何必要自己居功?何必一定要自己的?沒有這個必要。自己,真的你不知道那個謙卑的那種快樂、那個受用,你真正做到瞭,確實法喜充滿,夫子所說的「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你能夠得到法樂。那個貢高我慢,自視很高,那裡面帶著煩惱,你會帶來痛苦,你不會快樂,這就是你不會心平氣和。謙虛永遠保持心平氣和,浮躁裡面肯定是貪瞋癡慢,這些都要懂。

凈土大經解演義(第三十六集)2010/5/11澳洲凈宗學院檔名:02-039-0036


 

閱讀全文
熱點文章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