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似道誤國亡身
宋朝對大臣過於寬厚,在中國歷史上所有的朝代都是出瞭名的。南宋末年的賈似道,專權誤國,在蒙古大軍的進逼下,不惜用重金買通蒙古人,求其不要進兵;對內則報喜不報憂,將前線軍情全部隱瞞下來,坐視戰略重鎮襄陽失陷,蒙古軍長驅直入。紙包不住火,賈似道無法繼續隱瞞,隻好親自率軍出戰。一戰不利,宋軍大潰。這時,他平日提拔重用、逢迎阿附最力的親信陳宜中,以為他死於亂軍之中,於是向皇帝上奏,痛斥他平生所有大小罪狀。墻倒眾人推,平日阿諛諂媚之徒,此刻全都“大義凜然”地控訴他禍國殃民的滔天罪行,大有不殺不足以平天下民憤之慨。好在皇帝念他三朝元老,沒判他死刑,隻是將其流放循州。
賈似道雖然流放,派頭還很不小,居然大小車輛魚貫,妻妾仆傭成群。與蔡京當年出京頗有相似之處。當時負責押送他的官員名叫鄭虎臣,是被他害死的太學生鄭東的兒子。鄭虎臣痛恨賈似道禍國殃民,又害死自己的父親,所以才主動攬上瞭這個誰都不願意接的差使。一路上,鄭虎臣強令賈似道沿途佈施,硬是將他那些平日搜刮來的民脂民膏給散瞭個一幹二凈,仆傭也被鄭虎臣逐個趕走。而賈似道貪戀殘生,任憑鄭虎臣千般呵罵,就是賴著不死。
最後到瞭福建樟州,賈似道看到路旁有一座“木綿庵”,突想起有一年生日時,一位出傢師父給他留下的兩句偈語:得好休時便好休,開花結子在綿州。當時不解其意,今日一下子就明白瞭:天意難逃,這裡就是他的葬身之地。於是賈似道便偷偷吞下冰片自殺。人還沒斷氣,鄭虎臣就進來瞭。沖著他怒斥道:“奸賊,奸賊,百萬生靈死於汝手。今天你想這麼便宜地死掉,老爺偏不饒你!”奮然揮起銅錘,將其腦袋砸得稀爛。可嘆賈似道弄權半生,最後落到這個結局。兩個兒子,也一同被擊殺於流放途中!應驗當年僧人預言:能得好休時不願好休,那就隻有得到惡休,終於開花(腦袋開花)、結子(結果兩個兒子)在綿(木綿庵)州!鄭虎臣殺瞭賈似道父子後,棄錘嘆曰:吾今日為天下除一大害,雖死不憾矣!
富貴不善者,今生就能看見惡報,若蔡京、賈似道之流,不過其中較彰明顯著者罷瞭!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