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發頭條歡迎您
發發頭條>佛教>朝聖文殊:到瞭五臺山,連小孩子也不能輕視

朝聖文殊:到瞭五臺山,連小孩子也不能輕視

時間:2019-07-05 09:08:23 來源:網絡投稿   編輯:佛教

宋朝高宗紹興年間,太尉呂惠卿,學問甚好,也精通佛理,曾註釋《華嚴法界觀》,並出過一本叫《新意解莊子》的書。有一次,他外出巡視的時候,乘興遊訪五臺山,到瞭中臺的地方,忽然之間,雲霧彌漫,暴風雷雨大作,整座山林都震動瞭,他的侍從都驚嚇的跑去躲瞭起來。沒多久,看到有一條像是蒼龍的東西,在雲霧間出現,露出半個身子。呂太尉這時候真是驚駭莫名,過瞭些時,天氣變得稍為晴朗瞭,往外望去,看見一個皮膚漆黑頭發披散的童子,從腳到肩都纏著蒲草,裸露著右臂膀,手裡拿著梵經篋,向著太尉開口問道:

“請問這位官員,您到底看到瞭些什麼?害怕成這個樣子呢?”

呂太尉就說:“這大概是我夙世的業障惡緣吧!所以才會遇到這種可怕的境界!”

“但是現在不是都已經消失瞭嗎?不知道您為瞭什麼事來到這個地方呢?”

“這個——我是想要拜見大士文殊師利菩薩。”

“您要拜見菩薩作什麼?

“我曾經看過華嚴大教,旨意非常深廣,所以想恭請大士,啟發我解悟經教的心,然後我才能作適當的箋釋,而能夠流行於世間,使黑闇長夜的世間能頓獲光明,讓清凈心的人見瞭即時得以開悟。”

童子告訴他:“諸佛妙意,善順事理,簡易明白,先德註釋可解,如十地一品,釋文不過寥寥幾張紙。可是現在的人蔓生枝節,註釋幾達百卷,離開佛菩薩的聖意卻越來越遠,這就是所謂曲解瞭真如實相瞭!”

“可是,你隻是一個孩童,如何敢呵責譏諷那些前輩呢?”

“官員您這就錯瞭,須知這裡別說是人,即使是一草一木,也無非是文殊大士的境界啊,主要看您日常處事,若能不迷執於事相,那就是真文殊的境界,怎麼能用凡情來胡亂思慮啊!”

呂太尉忽然從夢境醒悟,於是就跪地禮拜,童子乃現出文殊大士的莊嚴寶相,跨著金獅子,隱隱約約地漸漸在雲頭消失。呂太尉因而將所見到童子披穿著草蒲的模樣畫成瞭像,傳於後世。

 

閱讀全文
下壹篇:返回列表
熱點文章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