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發頭條歡迎您
發發頭條>佛教>滿一上師:關於開悟的見解

滿一上師:關於開悟的見解

時間:2019-07-06 17:08:57 來源:網絡投稿   編輯:佛教

近期很多請求談談開悟問題,甚致還具體問到某某是否開悟等等此類問題,記得在我公開發行著作中已有過論述,因近期提此問題集中,所以今借乘車機會,簡要談點不成熟看法供養大傢。

"開悟"之人會具有殊勝功德。何為是真開悟呢?在開悟人境界穩定後,又有那些相應的功德表象呢?就如同打日光燈有光明一樣。開悟即是獲得自性空的人,至少應當具有如下的功德:

首先,開悟即見道瞭。即證得瞭"自性空"。也是初步打開瞭智慧之眼。亦是明達瞭心本是佛。正如常講的悟後修才是真修,開悟會更明瞭如何進一步深入修行。並將修行放在首位而更加刻苦精進。而且這種精進實修還是輕輕松愉悅的。

其次,開悟自性空即無我。會自然生起妙觀察智慧。那麼,在日常生活中就自然不見世間過,不見他人過。對一切對境的無理丶傲漫丶甚至污辱不起煩惱。而是平靜隨緣,並看到業力因果之必然。還會進爾以佛智慧啟示光明,充分利益世人與對境!

三是生起出離心。開悟自性空後,會徹底明白諸苦根源,深層面看破放下,於世間僅是隨緣而住,不會再願意糾纏其中瞭,更不會為我丶我的拚命執著而產生痛苦。實際上並不需要刻意培養,心中自然會升起堅固的出離心。

四是開悟自性空。會初步生起大圓鏡智慧,意味著初步明達瞭諸法實相,聞思中對經續相關名相義理有無師自通之見地。對八萬四個法門圓融一理會輕易理解。

五開悟自性空的人,隻會見到他是精進丶智慧丶超凡脫俗,對一切所做無怨而努力,不追逐世間利益,如此煩惱越來越少,習氣越來越淡。更不會於世間無聊糾葛。這是見性的必然功德。

六開悟自性空。七識會有平等智取代。精進丶利他之慈悲心會油然究竟生起,自我與眾生自然視為一如而平等,這是開悟者的專有。這也是自性空本有的功德,並不需要刻意培養,它就會逐漸顯現。

七開悟自性空,即參透瞭本來面目。自然突破瞭一切文字障礙,亦可視破一切事物表象。因此對禪宗一切公案應清淅明瞭,而且當下能呈現智慧,並能以指月言詞表達出來。總之突破瞭文字障礙,開啟瞭自性空的光明。

八開悟與相關神通的認識。佛法經典中明確說明,神通與解脫無關。僅是隨緣後修行當中的自然產物。它隻是功能和能力,受因果業力的支配。充其量是禪定般若波羅蜜的附屬產品而已。

這裡需要說明的是,開悟空性。是指自性空。不是頑空丶不是斷滅空丶也不是造作空。它是指本來之空。即在萬事萬物存在的當下,即是本來空。如此如法開悟本來空的人,叫做開悟"空性的行者。或稱成就者。而且還是指的大乘空性,它又不同於聲聞乘的空性,它是法界的本來面目,遠離一切造作,又具有不可量的功德。

一些本法系內外學人,來信有的還點名提到某某修行者讓我點評是不是開悟者。對此我隻能談點以上粗淺看法,希望再參考點經典與相關論著就不難辨別瞭。

不過,有一條明確提出觀點,說某某某某常常受觀音菩薩提示,讓其指導周圍眾生生活與修行,說他是開悟者丶成就者等等。對這樣好心的道友。勸告更應瞭解一下這方面知識,因為就他講的某某常常以觀音菩薩顯聖的現象,不要說是見性開悟,以經續而論,這種行為既使欲界也不可能突破。所以,千萬不要輕易將一些初步的修法境界,說成自己和他人已開悟。特別是所謂的開悟者,在某些網上再發表些玄而不通的境界感言。稍有見地的人均會一睹即破,如此讓人數落恥笑,何不低調實修,令光明自顯,去無量無礙地利益有情呢!

滿一2015.10.31

 

閱讀全文
上壹篇:香花與臭魚
下壹篇:返回列表
熱點文章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