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發頭條歡迎您
發發頭條>佛教>結緣龍泉寺,俗人俗話“打禪七”

結緣龍泉寺,俗人俗話“打禪七”

時間:2019-07-06 17:27:22 來源:網絡投稿   編輯:佛教

我是個俗人,與山西洪洞許村龍泉寺結緣,得益於北京廣濟寺也即中國佛教協會德悟師傅的推介。去過一次以後,常和住持如虛師傅在電話微信上相互聯系,進一步加深瞭這種善緣。

最近如虛師傅又來電話,說陰歷八月初一寺裡打禪七,問我能否去。我說一定去。即使不打禪七,我也準備去,因為龍泉寺是個環境幽靜、風景優美、歷史悠久的古寺。我曾寫《洪洞許村龍泉寺》、《感恩龍泉寺》等文章作紀做介(百度等網都能查到)。

洪洞歷史悠久,文化燦爛。女媧陵是人類先祖長眠的地方;大槐樹尋根祭祖園是華夏後裔尋根聖地;蘇三監獄和蘇三還願處、興唐寺、廣勝寺、龍泉寺等都以歷史悠久、傳說廣遠而聞名。許村是戰國賢相藺相如的故居與長眠處。龍泉寺位於晉南,臨汾盆地北端;北達幽並,南通巴蜀,為三晉鎖鑰,晉南要沖;東接霍山,西靠呂梁,北與汾西為鄰,南與堯都區接壤,處於北京至西安旅遊一線的中間地帶,是個人傑地靈、風景優美的地方。

龍泉寺虎踞龍盤,青山環繞,格外清靜。到農歷八九月間,漫山遍野的棗樹上掛滿瞭紅透的小棗,如翡翠裡點綴著紅瑪瑙,好看極瞭。傍晚山林中的野鳥啾啾、嘎嘎、咕咕……,有唱有和,此起彼伏,猶如朝鳳的百鳥鳴囀,群歌不休。

這種歌聲有時也會打擾打坐清修尤其是打禪七的僧人們。

如虛師傅多次向我介紹過打禪七;由於過去從沒聽說過這個名詞,所以我也探究一些人和資料,對此有瞭一些瞭解與感悟。

“打七”是佛教主要修行方式之一。源於釋迦牟尼當年在菩提樹下,發誓若在七天之內不成道,不離此座。不成道,就坐死在這裡。“打七”就是效法本師釋迦牟尼佛的這種精神而得名。“七”在佛教中為小圓滿的意思;“七”也指“七識”,即打掉人的第七識末那識而達到解脫。“七”還指時間,即七天。“打七”以七天為一周期,也有延長七個七天,即四十九天,也有延長至十個七天,即七十天。此中一個“打”字形象地點出瞭此非平時的集中修行,而特指集中一段時間專心參究或持名念佛,以克期取證,即限定日期,辦道修行,以期證得佛果。“打七”在禪宗與凈土宗盛行以後才流行開的。禪宗叫“打禪七”,講究專心參究;凈土宗稱作“打佛七”,倡導持名念佛。還有“觀音七”、“楞嚴七”、“大悲七”等。

禪宗的“打禪七”極為隆重,每年“冬安居”都要舉行。開始稱為“起七”,結束稱為“解七”。當禪堂對面的韋馱龕前掛出“起七”、“護七”、“監香”的牌示,住持穿著便衣、草鞋,將“香板”擲在地上,叫一聲“起!”標示“打禪七”已經開始。全體人員全身心地投入到“打禪七”中,頓時一片肅靜。禪僧鼻對口,眼觀心,萬緣放下,隻面對自己的內心。禪師一個挨一個端坐,如泥塑木雕一樣。禪堂裡寂靜得連抬袖子、咽唾沫都會對周邊的人形成噪音,自身的血液流動似乎都能聽得到。“坐禪”是“打禪七”的主要形式。因為要用燃香計時,所以也叫“坐香”。比平時多坐兩柱香,叫“加香”。監香師手持“香板”,悄無聲息地監視著。凡不合規矩,開小差或心不在焉的,都會冷不丁地挨上一香板。一支香後,開始“跑香”。跑香時跑錯圈,撞瞭人,踩瞭前面人的鞋,都免不瞭要挨上一香板。估計每天連走帶跑要有五六十公裡。在坐、臥、行、起之間,僧人們都在做一項外人看不見的功課,就是在內心“參話頭”。由一個念頭壓倒千萬個念頭,然後去追求其終極目標,即通過“參話頭”、參禪,達到定,並由定生慧,使之圓融,由圓融到自在,才能夠成佛,然後能夠瞭脫生死。直到第七日,韋馱龕前掛出“解七”牌示,這第一周“打禪七”才算告一段落。

小憩一下,又進入第二輪、第三輪,直至第七或第十輪。

“打禪七”期間,全寺上下都圍繞“打禪七”轉。每天早晨四點一刻,僧人們就已經開始瞭一天的禪修生活。一天坐香時間,以十三、四支長香(每支約80~90分鐘)為用功標準,直到期滿。“打禪七”期間,身體雖不動,而腦子卻在“求開悟”和“克期取證”,求有所收獲。仔細想想,這倒像是一種特殊的思維訓練。或許那些有禪修經驗的人才能做到讓一個念頭不散,並能通過不斷關照這個念頭獲得內在的超越、精神的解脫。參禪悟道、明心見性,這是千百年來不變的精神追求,它圓融著古老而不朽的東方智慧。

打禪七首先要註意飲食。每天隻吃兩頓飯。早餐為天食,中餐為佛食;下午吃為畜生食,晚上吃為鬼食。所以吃食物的多少,決定修持的趨向。如果打禪七吃三頓飯,已經具備畜生道的趨向,將是很危險的。因淫欲為生死正因,飲食為生死助因,飲食過多會產生淫欲之心,俗話說“溫飽思淫欲”。所以佛制規定絕對不允許過午再食。出傢人過午再食是犯盜戒,而且是下焦腸地獄。還有的打禪七,七天之內不吃飯,隻喝點水,屬於“打餓七”,也即辟谷。這樣對清除人體內的毒素,激發人體的潛能,激活人體的應急系統,增強肌體抗禦病邪的能力都會有很大的幫助。

其次,必須懂得諸法空相的道理才能打禪七。如果腦子老想一些亂七八糟的東西,這樣就打不成禪七。打禪七,居士要從自性三皈依做起。即心歸於覺,使之不迷;心歸於正,使之不斜;心歸於凈,使之不染。打禪七,就是要放下一切妄想,放下一切知見,順著功夫去做,使人頓悟。

禪宗獨特的頓悟理論和修持風格,曾對中國人的價值取向、思想情感和思維方式產生瞭深刻的影響,以至於在一定意義上說,不瞭解禪宗,也就不瞭解中國佛教的特質,也就無法瞭解唐宋之後,中國文化的精神走向。也許這就是我們會在渾然不覺中,對僧人的禪修生活產生莫名好奇、莫名向往的文化淵源。

打禪七就是為瞭頓然開悟。人是未覺悟的佛,佛是已覺悟的人。打禪七效法佛陀坐菩提樹下七日證道,克期取證,證得正、凈得靜,悟得佛法是人的一種活法,人才能活得自然康樂,死得安然解脫。

南無阿彌陀佛!

 

閱讀全文
上壹篇:何為三凈肉
下壹篇:返回列表
熱點文章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