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圓法師:地藏菩薩廣修勝行歷時久遠,所以功行深厚
【佛告文殊師利。譬如三千大千世界所有草木叢林。稻麻竹葦。山石微塵。一物一數。作一恒河。一恒河沙。一沙一界。一界之內。一塵一劫。一劫之內。所積塵數。盡充為劫。地藏菩薩證十地果位以來。千倍多於上喻。何況地藏菩薩在聲聞辟支佛地。】
佛要說明地藏菩薩願行之前先略贊功德。這裡先作瞭一個比喻,然後再列功德果位之名來對比,才能讓人明瞭地藏菩薩證十地以來,經歷時間的長遠及所作的功德。這裡說三千大千世界,三千大千世界這是一尊佛的教化范圍。在我們這個世界海中,一個須彌山,一個四大部洲,一個四天王天,一個日月,一個六欲天,一個初禪天,這是一個小世界。我們今天說的銀河系,就是一個日月,一個須彌山,這麼個范圍稱為一個世界,今天稱為銀河系。這樣增加到一千個小世界,有一千個這麼范圍,那它覆蓋就是到瞭二禪天,其中日月就各為一千個,這是一個小千世界。一千個小千世界,它就又覆蓋瞭三禪天,其中這個日月就增加到瞭百萬,一千個小千世界,就是一個中千世界,就是一個中千世界瞭。那一千個中千世界,它就覆蓋到瞭四禪天,其中日月增加到瞭萬億,到瞭四禪天,日月是萬億個瞭,這麼大的范圍稱為大千世界。我們常說三千大千世界,不是三千個大千世界,它是因為有三次千的名目,我們也叫三次千的進位,所以稱為三千大千世界。其實它就是一個大千世界,一尊佛的教化區,這是三千大千世界。
恒河是印度的四大河流之一,被印度人民尊稱為聖河。恒河兩岸的人民,至今還保留著,一生中至少要到恒河中沐浴一次的古老習慣。這是讓恒河來洗凈生生世世所有的罪業。恒河的沙非常的細而且多,像我們平時用的金光明沙,大傢都好拿金光明沙,金光明沙就是用恒河的沙子,用金光明咒來加持的。恒河中的沙特別細,是其餘河流不能比的,佛的弟子們因為都對恒河非常瞭解,所以佛經常在經中用恒河沙、用恒河來比喻。
我們看經中的比喻,所有的草木叢林,稻麻竹葦,山石微塵,把其中任何一物都算作一條恒河的話,那麼就有無量條的恒河。再把這無量恒河裡的每一沙,算作一個大千世界,那恒河裡的沙子,大千世界裡的恒河的沙子,又是無窮無盡,那就有無窮無盡個大千世界。再把一個大千世界內的每一粒微塵算作一劫,那麼這個微塵難知其數,劫的數目也很難測量。再把這一劫之內所積的微塵,每一粒微塵再算作一劫,說真的,那怎麼算?就是很長的時間瞭。給大傢說就不要算瞭,不可思議的,這是不可思議的。你們瞭解一下這種比喻,這個比喻也就跟我們說無量的無量。然而地藏菩薩證十地果位,這是證十地果位到現在的時間,遠遠的超過上面比喻的千倍。何況還要經歷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更何況在聲聞辟支佛地的這個階段,無量瞭。這正顯示地藏菩薩廣修勝行經歷時間的久遠。時間久遠那功行必定深厚,所以現出這種種不可思議的妙境來。
摘自宏圓法師《地藏菩薩本願經》講義
-
6
-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