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發頭條歡迎您
發發頭條>佛教>仁禪法師:“信願行”這三個字,掌握瞭凈土法門所有的關要

仁禪法師:“信願行”這三個字,掌握瞭凈土法門所有的關要

時間:2019-07-08 17:01:15 來源:網絡投稿   編輯:佛教

“信願行”這三個字,掌握瞭凈土法門所有的關要

凈土法門的關要——信、願、行三資糧,雖然以信願為主,但實際上也沒有離開行,非常強調行。

要註意,這裡的“行”是指不離信願的身、語、意憶佛念佛的行,千萬不要理解成念佛功夫。念佛功夫是決定往生品位的,對此我們不是說不要,也應該盡量去追求。但是現在我們講信願的時候,這個行是不離信願的,就像雙胞胎兄弟,或者“伊”字三點(∴)一樣,是同時的,本來就是不能分離的,是不離念佛行的信願。

就像善導大師在《四帖疏》裡面講的,你如果發瞭願而無其行,那就是空願,不是真正的願,這樣的願就隻能種一個善根。我們凈土法門講的信願必須是真信切願,而有真信切願是必有其行的,是這樣的信、願、行。

在信願行中,以信願為本;信願中,又以信為本。就像《凈土教言》當中,一開始介紹往生四因,介紹完瞭之後,馬上就說往生二因,以信願二因就能往生。這個道理講完瞭之後,接著又說信願裡面又以勝解信為根本。怎麼生起勝解信呢?接著就介紹產生勝解信的三種障礙:未知、邪知、疑惑,這三者都要斷除。再下面就以大量問答來斷除我們的疑惑。有些道友如果對凈土法門的關要不是很清楚的話,可以學習《凈土教言》,其中講得非常透徹。

凈土法門雖然講信、願、行三缺一不可,但它是以信願為根本的,隻要有真正的信願就絕對能往生,或者隻要有勝解信就絕對能往生。講信、願、行三資糧都要具足、缺一不可也可以,講具足信願就能往生也可以,講有勝解信就能往生也可以,說三、說二、說一都可以。這樣才能真正理解凈土法門的信願行。

信、願、行三資糧,好像學凈土的人都知道,但是否真正都理解瞭呢?如果真正理解瞭,那麼凈土法門的所有關要就都理解瞭。

有真信切願就能絕對往生,就像前面提到過的,完全可以對應《觀經》裡面講的“具三心者,必生彼國”。“三心”中的至誠心就是真實心,深心就是信,回向發願心就是願,所以“三心”就是真實的信願,就是真信切願。而本師釋迦牟尼佛在《觀經》裡面白紙黑字、清清楚楚地告訴我們:“具三心者,必生彼國。”或者換句話講,就是蕅益大師的:“得生與否,全由信願之有無。”或者就是永明禪師《四料簡》裡面講的:“無禪有凈土,萬修萬人去。”也就是印祖《文鈔》裡面講的:“萬不漏一。”

這些祖師大德的開顯,其實都是根據我們本師釋迦牟尼佛在《觀經》裡面的講法:“具三心者,必生彼國。”而像善導大師對《觀經》也是這樣解釋的:“無疑無慮,乘彼願力,定得往生”,“必無疑也”。你真有真信切願,“無疑無慮”,是決定往生的,不是不定的。這是依佛的願力,實際上不是靠我們自力。這樣我們就知道瞭凈土法門的殊勝的關要,是出自於本師釋迦牟尼佛的金口玉言,不是後代祖師發明的,這一點非常重要。

或者就像《阿彌陀經》,裡面也是處處勸我們要深信、發願,說如果起信、發願瞭,就能絕對往生。《阿彌陀經》裡面再再這樣講,但許多人就像沒看到,這是非常可惜的。

比如這段經文:“聞是經受持者,及聞諸佛名者。皆為一切諸佛之所護念,皆得不退轉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依蓮池大師的解釋,甚至現生就可以不退轉。“聞是經受持者”,也就是有“決定信解”,信心不退,當然是絕對能夠往生的,現生不退轉。這也就像《觀經》裡講的“具三心者,必生彼國”,都是一致的。

這些凈土法門的關要非常重要,我們必須依權威的教證。首先是佛經,比如依《觀經》《阿彌陀經》經文;但佛經如果太深的話,我們就要依權威祖師大德的註解,比如阿彌陀佛化身、蓮宗二祖善導大師的《觀經四貼疏》,或者依蓮池大師、蕅益大師對《阿彌陀經》最權威的兩種註解。

現在有一些人,或許他也借口弘揚凈土,但是他反對這些佛經、祖師大德的觀點,那就說明他與佛經、祖師大德相違瞭,這樣的人你就不能依止、不能相信,否則就是斷瞭自己的法身慧命,斷瞭自己往生凈土的希望,那就太可怕瞭。對我們來說,要依權威、公認的、無可置疑的凈土宗祖師大德的著作。

摘自:《受持佛說阿彌陀經行願儀》

原文標題:理解瞭這三個字,你就掌握瞭凈土法門所有的關要!

文章轉自微信公眾號:凈土解行

閱讀全文
熱點文章更多>>